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钻石模型"出发,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四个角度分别对福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敞开分析,从而得出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0-2013年共14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具有一定的单向性,即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明显,但高技术产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效果并不显著,呈现出具有替代性的冲突局面。根据结论,本文分析了相关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安徽省今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间良性互动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慧 《价值工程》2010,29(20):14-15
本研究根据1996-2008年的相关数据,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技术进步为研究对象,在对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和技术进步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回归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产业内贸易引发的技术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不单纯的引进和模仿他国技术,而是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提升高技术产品各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政府和机遇等方面对呼和浩特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呼和浩特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旅游产品体系建设、龙头旅游企业及城市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呼和浩特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艳  高亢 《企业经济》2012,(1):141-143
近年来,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其作为先导产业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焦点。通过构建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同时,以辽宁省为例,系统评价辽宁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芯片产业为例对高技术产业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产业扶持政策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扶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有所差异,早期政策对减轻企业税负作用显著,而中期政策在地方层面落实较好,促进了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对产业投资以及产业重组升级作用显著。鉴于此,本文建议适度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期限,扩大政策落实区域,提高政策精准度与效率,加强政策对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出台政策以帮助企业提升在专利和跨国并购方面的专业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创新创造竞争优势,标准巩固竞争优势,标准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标准与创新成果产业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克服高技术产业研发过程非合意产出难以度量的问题,以未达标专利数量作为非合意产出,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进行系统测度。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要素的大量投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研发效率水平却在逐年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入无效率与合意产出无效率,也即投入要素的大量增加并未有效推动创新产出的增加。(2)近年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较高,其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呈现L型趋势。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经营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顺应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各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并获得成功。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地的核心区域,南通川姜镇家纺企业积极引进虚拟经营模式,通过虚拟研发设计,进行虚拟生产,形成虚拟经营网络,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整合内外部资源,使区域内各个企业发挥了核心优势,使川姜镇的家纺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虚拟经营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顺应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各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并获得成功。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产业集群地的核心区域,南通川姜镇家纺企业积极引进虚拟经营模式,通过虚拟研发设计,进行虚拟生产,形成虚拟经营网络,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整合内外部资源,使区域内各个企业发挥了核心优势,使川姜镇的家纺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发展壮大到目前,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相比全国其他区域,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这种集聚有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文章主要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集聚的典型代表、集聚的载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最后,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竞争优势所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稀土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江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之一,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构建稀土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系统评价江西稀土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江西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范荣华 《企业经济》2012,(6):112-115
以河南省牛肉制品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河南省162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共收回140份有效问卷,经过实证研究与分析,以网络的视角探讨其产业集群存在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地理临近优势、加强企业相互联系、共享集群溢出效应等对策建议,旨在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及相关产业集群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研究——以海宁皮革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出口扩张的趋势强劲。但是,在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根植性差、低端锁定、遭遇国际反倾销、市场隔层陷阱等。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日益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企业必须创新本地网络和全球网络,以防范本地网络的锁定效应和整合利用两种网络的技术资源。本文立足于外向性产业集群研究集群创新网络,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网络创新代表了新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而协同是网络创新的关键促进因素。面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不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强调网络协同对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基于协同理论和网络创新的观点,高技术企业与KIBS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战略、管理、业务、信息四个界面进行有效协同,是增强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技术标准化水平,以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1995~2009年高技术产业行业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的计量方法对二者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标准化存在着相互的正相关关系;长期内产业集聚的发展能够促进技术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技术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运用双对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与安徽经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贡献率却呈下滑趋势,与其可以发挥的潜在贡献不相符.因此得出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因素制约的结论,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