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禁令无法阻挡服饰风气趋于奢靡,《金瓶梅》所反映明朝万历年间服饰上的“僭越”风气已经相当严重.从《金瓶梅》中女子服饰的视角,阐述了明代官员夫人、丫环、甚至妓女们服饰僭越现象,并用现代服饰发展观分析了僭越现象产生的必然原因,僭越现象是人们着装的一种基本趋势,是服饰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金瓶梅》,是一部说不尽道不完的衰世奇书。本文仅从四个层面上进行了简略的论述:导论、性描写、骂语艺术、讽刺技巧。  相似文献   

3.
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中出现了大量的媒妁群像,她们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些媒妁群像是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发展流程中演变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类。她们不但具有传统民俗中媒人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沾染了明代商品社会特殊的烙印。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民俗媒妁现象的历史流变中,来探讨《金瓶梅》中出现的各类媒妁形像。  相似文献   

4.
小说《续金瓶梅》在结构安排、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上,都颇具特色。虽然作为叙事文学而言,这些艺术手法存在种种缺陷,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通过一系列具体描写彰显了"天下之财,贵于通流"的思想观点。作品对"贵于通流"的货币思想从货币流通能催发资本主义萌芽、能破坏封建自然经济的秩序、能瓦解封建政治构体、能夭折贪图腐化的商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形象揭示。  相似文献   

6.
清初张竹坡批评的《第一奇书金瓶.梅》“康熙乙亥本”系列,现存有三个版本:康熙乙亥本、皋鹤草堂梓行本和在兹堂刊本,统称为“康熙乙亥本”。本对这三个版本的刊刻地点分别进行了考证,其刊刻地分别在江苏苏州、徐州和安徽合肥,并考察了这三个版本的来历与渊源,探明了它们刊刻和流传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7.
《剑侠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剑侠故事为题材的文言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至今关于《剑侠传》的研究一直被学界关注,本文主要是将前人研究以研究内容归类,论述前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山西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被李彦廷导演搬上了银幕。在影片《喊山》中,李彦廷导演通过镜头使意象比小说中的更加鲜明,加重了作品的象征色彩。影片通过喊山镜子手绢野花粉浆等意象,表现人性的回归、哑姑的苦难命运、腊宏的暴力,表现韩冲的善良,以及质朴的爱情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管子>在赋税制度、国家专卖、货币杠杆、信贷、贸易、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将<管子>的理论依据归结为利益驱动和市场调节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重要的韵学著作,现存版本众多,唯原本不可见,因此,如何对待各种版本的差异和确定其可靠性,就成为研究《等音》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论文对三种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高奣映的《等音声位合汇》最为可靠,并通过著作中在不同音位上重复出现的30个字进行归类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同时,这30个重出字还反映出另外两个情况:当时的入声韵正处于消失的过程中;因为"角音"在官话中已经不存在,作者难辨"角音"和"徵音"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美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犹如一面镜子,反射出美国纽约社会的林林总总,包括富人的阴险与狡诈,穷人的辛酸与无奈;也反射出了纽约底层人物的人性美及纯洁的爱;哲理性地折射出了纽约人的生活与心理。  相似文献   

12.
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把宗教理想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把具体的社会现实赋予抽象的宗教理想。小说中的地点、人物、事件、寓言均取材于班扬生活的时代或亲身经历。班扬通过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角色塑造,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的形成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作为公共领域特殊形态的报刊公共领域,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报刊必须具有公共性,二是读者的理性参与,三是公众所讨论的是公共政治问题。邹韬奋主持《生活》、《大众生活》信箱栏目遵循了这些原则,使之成为公共领域。这是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诗人翟永明的组诗《桃花劫·哀书生》和新疆作家胡康华的长篇小说《粉墨》,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分别记录了痴迷于事业的"书生"惨遭迫害的年代:1969和1970。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历史现象,写出了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和这个社会曾经有过的病态。从书生梦断,知识分子集体失语、整个社会良知被屏蔽;到书生梦续,仅有"八个样板戏"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再到书生梦碎,站错了队再也站不回来,将翟永明笔下的冯喆和胡康华笔下的宁为玉对照起来读,更能体味诗人和作家的不同、诗歌和小说的不同,也更能理解两部不同体裁作品的共同寓意。  相似文献   

15.
《方氏墨谱》既是民间工艺与文人文化共同构建的视觉文本,也是徽派版画文人化的范本。墨谱在极具形式意味的视觉生产方面完成徽墨商业目的的转向,却在明代时代风尚与审美结构中,生成新的清雅近古的审美范式,并影响了徽派版画整体风格的转变。《方氏墨谱》强化了徽派版画与明代审美范式间的紧密联系,对其视觉生产在徽派版画发展过程中文化建构的重新定位及明代审美范式的审视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IMF2007《决定》的通过引起人们对汇率政策与外部稳定问题的高度关注,从IMF2007《决定》的理论出发点分析,它过份强调汇率政策对一国实现外部稳定的作用,缺乏科学性。因为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对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与绩务危机中的一国政策运用不公有新认识,并不能推广到全球失衡案例上来。为此,汇率政策与外部稳定问题,尚需深入论证。  相似文献   

17.
18.
阙迪伟的小说《雨季的错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颇有特点。与那些反映了广阔社会生活的作品相比,《雨季的错误》不枝不蔓,意蕴单纯而集中,主要是对乡村农民的精神贫困问题作艺术上的观照。受意蕴单纯集中这一内容特点的制约,《雨季的错误》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色是聚焦法的运用。另外,小说中典型环境的设置也颇可称道。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阅读世界里,《古炉》和《百年孤独》是相似的,相似的漫长、复杂和厚重,是本大书。《古炉》似乎切近些,毕竟是中国的事情,更因为有前几年读过的《秦腔》打底子,也有《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的遥望。  相似文献   

20.
在存在主义戏剧《禁闭》中,萨特将自己对现实荒诞性的理解转化为"地狱"情境的特殊安排。地狱布局有若一间陈设为第二帝国时期的客厅,它没有镜子和刑具,灯火通明,不分昼夜,在这个全封闭的空间里,三个鬼魂形成了互相追逐的三角关系。剧中呈现的地狱情境与人们对地狱的常规想象大相径庭,却是一种反映了现实生活经历又富于哲理意蕴的情境。文章主要从地狱情境的特殊性着眼分析《禁闭》的自我主题,以期把握这一情境所体现的道德意义和形而上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