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密云水库上游的土石浅山丘陵区,以片麻岩、花岗岩为主,土壤类型为洪积物母质上发育的褐土,偏酸性,很适宜栽植板栗。但由于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秋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含水量低,又缺乏灌溉条件,板栗栽植后成活率低,为此,我们就提高板栗造林成活率做一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造林模式的生长状况差别较大,科学的造林配置模式,会提高水土流失区域的林草覆盖、加快植被恢复、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文章通过研究试验地不同造林配置模式中人工植被的生长状况,评价结果可以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选择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豫西黄土丘陵区是河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复杂而剧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土地覆被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带来水土保持功能的改变.而目前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覆被与水土保持功能的特征关系缺乏数据和理论支持,影响了水土保持部门准确掌握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制约了相关应用研究并影响水保措施的实施.此研究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绥德地区约有占总土地面积20%的荒坡。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作为宜林地,用以造林。这类土地较本地区的农耕地埂为破碎、干旱、陡峻瘠薄,为黄土或红色土,生有白草、狗尾草、鬼箭、阿尔泰紫莞、草木樨状紫云英、高蔓草藤、旱卢苇藁属,羊厌厌、杜柳、达乌里胡枝子等杂草灌木,因而在造林技术上,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就有关造林季节、树种、方法等几方面的问题研讨如下。一、造林季节:应依据各个季节的降水、土壤水分、霜冻及树种的造林特性来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本地区全年降水约400~500公厘,初霜约在十月中旬,终霜在四月中旬,十一月中旬士地开始结冻,三月中旬解冻。全年降水分布及土壤水分(0~30公分及0~10公分)变化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次试验针对某工程渠线段黄土沿深度方向对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黄土地基湿陷变形做出评价,为今后该地区黄土工程地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饱和原状黄土三轴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邢义川  吴培安 《水利学报》1996,(1):47-52,46
作者用组装的非饱和土三轴仪,以武功黄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非饱和原状黄土三轴压缩试验方法,并通过对5种饱和度、在5个围 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初步分析了非饱和黄土破坏时水气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入渗过程中,单位土壤对钾离子的吸附量相等,吸附量与参与吸附的土壤总量成正比,当土壤钾离子含量不同时,对入渗过程有明显影响,入渗时间相同,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位置都随钾离子含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4种禾本科植物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苏丹草、高丹草、巨菌草、绿洲一号4种禾本科植物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长状况,给该地区水土保持植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天水站龙王沟试验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4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分蘖能力、物候表现、植株高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等田间管理水平下,巨菌草和绿洲一号出苗及各个物候期时间相对较晚,但生长天数较长,当年分蘖能力表现为巨菌草苏丹草绿洲一号高丹草,生长末期平均株高最终排序为巨菌草绿洲一号高丹草苏丹草。在未给予最佳水肥条件下,4种植物在该地区均能较好生长,但表现不同,巨菌草和绿洲一号在生长天数、植株高度和分蘖能力方面较苏丹草和高丹草更具优势,可以考虑将其作为该地区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应用固结仪进行压缩试验,对不同含水量、不同干密度的试样进行PS加固处理的结果表明:PS材料可明显提高土体的抗压缩特性,但受土体干密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各向异性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针对取自北京市郊某施工现场原状黄土试样,在保持土样天然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对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原状土样开展了固结不排水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原状黄土黏粒含量相对较低,砂粒含量则偏高;其抗剪强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对于固结不排水试验,...  相似文献   

11.
影响重塑黄土湿陷性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卓莉  党进谦  袁克阔 《人民长江》2009,40(21):76-78
以陕西杨凌Q3黄土为例,通过对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压实度重塑黄土土样的单轴压缩试验,总结了黄土湿陷系数随初始含水率、压实度和外力变化的规律,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湿陷系数与含水率、压实度和外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经过模型检验后证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作为判别黄土湿陷性的一个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隋军  高振宇  张颖  张弘  张雪娇 《人民长江》2020,51(5):197-202
为了研究石灰掺量对黄土压实特性与渗透特性的影响,以甘肃省庆阳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石灰掺量下的标准击实试验与不同掺量、不同干密度下的变水头渗透试验,并对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了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改良黄土的最大干密度drmax越来越小,对应的最优含水率wopt越来越大;当石灰掺量从0增加到3%时,最大干密度drmax的减小幅度最大;素黄土与改良黄土的饱和渗透系数ksat均随孔隙比e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半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不同掺量下的拟合曲线相互平行,但截距有所不同。结合电镜扫描结果对黄土的微结构从定性及定量角度分析可知,大中孔隙的数量及面积决定着黄土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填方体黄土在侧限压缩状态下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变形特性,以延安新区某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原状、重塑黄土的高压固结试验,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重塑黄土的压缩特性及结构性变化规律,探明黄土的初始结构性、结构屈服压力与压缩指数之间的关系,考虑黄土结构性参数建立了修正的黄土一维压缩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增减湿和压实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黄土的初始结构性和压缩特性,含水率的增大导致结构屈服压力和初始结构性的减小及压缩指数的增大,初始结构性参数与结构屈服压力及压缩指数均呈线性变化关系;重塑黄土的压缩变形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压缩指数随结构屈服压力和初始结构性的增大而减小;在同一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的初始结构性参数明显大于重塑黄土;在增湿作用下原状黄土初始结构性的削弱程度远大于重塑黄土的削弱程度;采用结构屈服压力和压缩指标表征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之间的初始结构性参数关系函数,计算模型显示,随着压实度的增大,含水率的变化对黄土压缩指数和初始结构性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对结构屈服压力的影响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HEC固化剂加固黄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体化学加固是利用化学材料发生反应生成凝胶并胶结土粒的特性来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对黄土而言,化学加固后改善了土的结构状态,不仅使土的承载力提高,而且使其湿陷性、崩解性和压缩性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也大为改观。采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制的HEC新型土体固化剂进行黄土加固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剪切、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性、湿陷性、崩解试验对HEC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影响固化黄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HEC固化黄土的物理、力学、水理等方面的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添加固化剂后的固化土湿陷性虽变小,但固化土样为重塑样,重塑后湿陷性亦显著减小,因此,仅从消除湿陷性方面来说,HEC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杜进新  余雄飞 《新疆水利》1995,(4):27-29,37
本文通过新疆吉林台风积黄土的动三轴试验,主要研究了该种土料在两种固结比下,动强度和动孔压的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土料既具有砂土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粘性土的特性,因此,对这种土料的抗震稳定性应给予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外加电场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型土壤改性加固技术,具体操作步骤是先以一定量的石灰和硫酸钠为改性材料掺入黄土中拌和均匀,然后根据设计的干密度对混合土料进行压实,再对压实土样施加一定强度的外加电场处理。养护完成后对土样进行无侧限压缩试验、直剪试验、高压固结与湿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压实重塑黄土相比,混合土料经电场处理后其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且在各压实度条件下均无湿陷性。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分析了新型固化技术加固黄土的机理,为外加电场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体的变形与强度一直是岩土力学领域的两大主题,土体破坏的宏观表现就是变形。因此,在外荷载等因素作用下,土体的变形特点与过程也可以从宏观上反映土体强度变化的本质。基于对陕西杨凌原状Q3黄土进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发现其割线模量随应变的增大而呈幂函数减小。在临界剪切速率的前后,割线模量随应变的增大而减小的幅度变小。在同一初始含水率下,围压越大,弹性模量值也越大;初始含水率越大,不同围压下的割线模量随轴向应变的变化曲线越稀疏。高含水率下的曲线变化趋势比低含水率下的曲线变化趋势要平缓。  相似文献   

18.
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作为一种成功的加固方法已在许多软土地区广泛应用,但涉及到黄土沟壑区湿软地基处理的研究较少。以陕北黄土沟壑区某公路为实例,进行粉喷桩复合地基载荷现场试验,并对加固前后地基土体的变形和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地基承载力、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桩土应力比、变形模量等有关参数。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黄土沟壑区的湿软地基,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变形模量,从而较大程度的减小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假设黄土垂直节理形成分为2个阶段,通过野外现场考察、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结合黄土的湿陷性和裂隙产生的力学机理对黄土垂直节理的成因做出了探讨。结果表明黄土垂直节理的形成可分为 2 个阶段:①内裂隙形成阶段 , 开始沉积时,由于地形的起伏导致黄土厚度上的分布不均匀,在降雨时产生不均匀湿陷,从而导致产生内裂隙;②裂隙扩展阶段 ,内裂隙形成后黄土继续堆积,顶部压力的增长致使裂隙顶部土体受到拉应力作用,当达到其抗拉强度时裂隙就会沿竖直方向产生扩张而形成垂直节理。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证实了假设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杨凌地区黄土三轴渗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杨凌地区重塑黄土不同干密度下的常规渗透试验和三轴渗透试验,对比分析了围压和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用指数函数对围压和渗透系数的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并推导出了饱和黄土干密度与渗透系数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围压和干密度的增大,渗透系数减小,但其对渗透系数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于密度与渗透系数呈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