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家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库集中支付工会经费方式,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所有预算单位支付工会经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按照预算级次上报用款计划,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拨付到工会。按照这一规定,一个预算单位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用于经财政部门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范围和授权额度内的资金支付,该账户除经财政批准支付工会经费等特殊款项外,不得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国库收付系统.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改革,各个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这样就能够对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资金控制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内部控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分析,作者就操作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国库收付系统。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改革,各个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这样就能够对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资金控制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内部控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分析,作者就操作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河北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沧州市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了由会计集中核算、财政集中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形成了以统一账户为前提、资金统管为手段、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截至2009年10月底,市本级209个预算单位和所辖20个县(市、区)1397个县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规范的零余额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5.
刘敏 《会计师》2012,(15):73-74
<正>近几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国库收付系统。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改革,各个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这样就能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资金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国库集中支付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饩包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审核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财政部门在同级人民银行设立的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部门存代理银行设立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财政专户和特设专户。  相似文献   

7.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是当前我国采用的财政国库支付方式,也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的根据,国库集中支付代管资金是指预算单位除了保留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以外,取消其他所有的实有资金账户,在财政部门实行单一银行账户实有资金统一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库集中支付下财政代管资金的管理方式和现状,对预算单位财政代管资金核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监督》2003,(7):28-2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历时三年,总的来看,试点进展顺利,运行平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初步建立,资金收付方式日益规范,收付效率明显提高,财政监督明显加强。但在国库动态监控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试点单位和代理银行在资金支付清算中出现了违规或不规范操作问题,有的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表现之一:违规将财政预算内资金转拨到原有的实拨资金账户。一些试点单位违反《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财政预算内资金转拨到本单位或下属单位原有的实拨资金账户。试点单位一般是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转拨资金,这是改革试点资金支付中涉及单位最多、资金数额最大、发生频率最高的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减小新旧体制转换震动,顺利推进改革,改革初期,我市财政部门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同时,保留了预算单位原有的实有资金账户。从近年财政管理实践和同级审计反馈情况来看,在这种新旧账户并存并行格局下,容易出现预算单位将财政资金从单位零余额账户划转到单位基本账户进行二次支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富强 《时代金融》2008,(11):125-127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在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中执行,加上财政零余额账户的使用,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对国库集中支付的作用、产生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以后的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结合江苏省的情况,作些探讨。财政支出零余额账户,即财政开设在代理商业银行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账户,包括财政开设在商业银行的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授权支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预算单位账户的零余额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但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削弱了人民银行对预算拨款的监管,与现行金融法规相冲突,存在着代理银行垫付资金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极稳妥地推进市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要按照"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积迅速完成市直与财政有经费缴拨关系的预算单位进人国库集中支付。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为强化财政资金监督,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促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市财政局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是科学合理地定位零余额账户的性质和功能。二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将原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以及基  相似文献   

1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它把财政资金由传统的层层划拨改为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的公共财政管理方式.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及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直接全过程监督和控制.通过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了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监管,一定程度地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增强了政府对单位资金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级财政资金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一)逐步完善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唐山市自2000年启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市本级经历了从统发工资开始,到集中支付试点、扩面、所有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到2004年9月份,建立起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了“零余额”清算制度,272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改革范围,实现了所有基层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正在成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正确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及其运转方式,特别是零余额账户的申请、开设、业务衔接等管理问题对于开展实际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国库收付系统。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改革,各个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这样就能够对预算单位的银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现金游离于系统监控之外的现象,现金结算制度也存在着“凑票报销”、“虚开发票”、设“小金库”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公共财政领域实行了以改革现行现金结算模式为主的公务卡改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代理银行先付后收的清算方式与《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相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代理银行为财政部门开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财政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开出支付令,代理银行无条件将资金直接从财政零余额账户上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并根据当日资金支付额向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提出清算要求,营业终了该账户余额为零。代理银行这  相似文献   

19.
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堵塞漏洞,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搞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审计,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搞好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注重对预算执行部门账户的审计国库集中支付的重点就在于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改革支出拨付程序等,所以搞好预算执行部门账户的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1.检查预算执行部门是否按规定只在一家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是否在其他银行还开有账户(对开设的…  相似文献   

20.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取消了各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外资金账户,支出一旦发生,财政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不存在非单一账户下出现的多个转账环节.财政资金在实际支付之前,都是财政可统一支配和调用的资金.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率和使用效益。本文仅就在具体操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