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从"经济人"假设出发,由此构建西方经济学大厦。然而,"经济人"不只是作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种分析工具,"经济人"假设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和道德意蕴。斯密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个人追求私利会增进社会的公益。然而,斯密对"经济人"的道德求证,在理论和社会实践中都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本文揭示"经济人"行为产生的道德根源,并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企业拖欠银行债务的现象及危害。经济学中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认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居民户、厂商或政府)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地方政府本身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质,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本文首先通过对地方政府行政支出低效的理论模型进行一定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地方政府行政支出现状和有效性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探讨经济人假定的起源与含义,给出国内较为权威的经济人假设的理解。对斯密之谜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结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著作观点一致。最后,探讨经济人假定的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农户生产行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拟从现代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出发,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现代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现代经济学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总是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偏好的不同,经济人做选择时会用自己的效用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总会选择在他看来效用更大的那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6.
渔业产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在以下两个前提假设的基础上来探讨渔业产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与制度的关系的。第一个假设是 :人类社会总是存在不同主体 ,包括集团和个人 ,制度的变迁和创新不可能在单一主体的社会里发生。第二个假设是 :不同的经济主体 ,包括集团、个人以及政府官员都是作为不同经济利益主体而存在 ,符合经济人假设 ,只是他们追求利益的形态不同而已。一、关于制度与经济行为的理论说明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就是约束人们经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它包括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等。一般所指的制度是制度安排 ,它包括正式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选择理论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与个人选择相区别的集体选择,是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生产,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个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它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人”假设出发,把经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行为与政治市场中公共选择行为纳为同一分析模式,即经济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从“利己心”的范畴出发建立了分工和交换的学说,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发展到今天的理性预期,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1)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替代方案;(2)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3)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收益的方案。在经济人理性假设前提下,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对私利的追求最终会实现社会最大公利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9.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赵显人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流通经济人协会会长于培顺对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报送的课题报告《培育棉花经济人队伍促进棉花市场繁荣》上作了如下批示: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内不断加深,但其基本理论框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研究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还是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还存在一些争议。通过对经济学派基本脉络的把握、经济人假设的讨论及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森林资源功能与效用问题及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问题,为我国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现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本文就对农民工经济收入进行分层的标准所使用的理论假设和对农民工经济收入分层化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张俊峰  张海鑫 《农家之友》2009,(20):122-123
本文的重点内容将是通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是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发展的。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外部性等原理来研究经济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同时寻求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基本的动因是经济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银川市农村地区农地制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理论界流行的关于中国农地制度的四个命题,即理性经济人假设、农户微观决策模型假设、农地交易费用假设以及乡村干部具有进行土地行政调整的偏好等命题与银川农村实际状况并不契合。这启示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15.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会计信息也不例外。企业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企业会提供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促使对会计信息的产生加以管制。若缺乏管制,自由放任的经济行为导致市场失灵,这就需要有一个代理者协调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维护市场平衡,这个代理者就是准则的制定者。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博弈形成了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相似文献   

16.
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公共合约”,监督经营者对一般通用会计规则的遵守和对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的外部权威,是以委托人信任为前提的。然而近年来,随着虚假审计报告的频频曝光,独立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公众的质疑。曾有着百年基业的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的轰然倒塌,更引发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独立审计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试图从人性假设的视角,对独立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为独立审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性的思考。一、人性假设理论在独立审计中的应用1、经济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率先在理论研究中提出了“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农民分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分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冯中朝分化是事物发展的标志。经济人的分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和表现。农民分化是农村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分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对于研究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原则导向和美国会计准则转向原则导向的制定背景和目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得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坚持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结合,实现两者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原则导向和美国会计准则转向原则导向的制定背景和目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得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坚持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结合,实现两者的动态均衡。  相似文献   

20.
运用行为经济学,提高农业政策的效率和幸福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本上是以古典经济学的两大假设,即经济人和收入增加即福利增加为基础,以激励和支持为手段来帮助农民致富。但近年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发现,在现实世界中经济人并不多,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收入。因此,在农业政策制定和执行中运用行为经济学,依据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考虑影响农民决策/选择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设计政策目标和激励措施,制定符合现实人心理和行为的政策,不仅可以增强政策激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大政策的幸福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