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依赖于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依赖于一系列宏观经济平衡条件。从货币金融方面看,也即要求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相互平衡。为着正确、有效地控制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量,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就非常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打算考察我国经济中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货币需求的相应变化,并从中引出必要的政策结论。  相似文献   

2.
1992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为了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国家在1994年采取了"软着陆"的调控措施,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93年增长59%回落至28%,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回落37.5个百分点,现金货币流通量从上年增长35%下降到24%。使1994年的经济发展仍保持了快速运行。但1994年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大幅度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准货币M1及广义货币M2供应量过大的问题为1995年物价继续滞留高位提供了条件。从目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在调控时加以注意。一、既要控制当前投资的过快增长势头,又要防止导致经济增长大幅度滑坡的过度调控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该不该是金饭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周刊》2004,(46):20-23
从报考2005年公务员的一些相关数字可以看出,公务员热已然近乎爆棚,甚至演变成了一项全民运动。公务员热的根源何在?为什么会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金饭碗?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货币统计口径下(M0,M1,M2),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M0,M1,M2分别与GDP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宏观上来说,广义货币供给量比狭义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也不能忽略狭义货币供给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它们也能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全面综合考量不同货币层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众多人士认为,近三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大幅顺差导致央行被动投放了基础货币,这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由于央行的对冲操作,在2004-2006年,基础货币的增长率可以说已得到基本的控制。至于为什么市场普遍感觉流动性仍然偏多,主要推动因素是货币乘数的持续扩大。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保持较少的超额储备比例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对于调节宏观经济协调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对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内涵,并对国内外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的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怎样控制货币供给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呼吁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范围,创建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单位。请解释,什么叫特别提款权?为什么要创建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单位?——上海读者  相似文献   

8.
泰国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始发国,马来西亚是重灾区,危机前两国都推行钉住汇率制,危机后两国的汇率安排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钉住汇率制与货币冲击关系如何?为什么钉住汇率制在80年代能够创造“东亚奇迹”而在1997年却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后泰国与马来西亚汇率安排为什么会不同,其深沉原因是什么?它们的成效又如何?这些问题目前尚无人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钉住汇率制是容易引发货币危机,但容易不等于必然爆发货币危机。当前中国正实行钉住汇率制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实行钉住汇率制,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很有意义,而且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如何有效防范货币冲击和货币危机?在金融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政策来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争议城镇化     
新一轮城镇化正扑面而来。但是,要新型城镇化,还是要控制房价?这是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城镇化最终就是造城和造房子,各地方兴未艾的"园区热"、"集聚区热"、"新区热"、"试验区热"、"国家规划区热"就是明证。为什么中央政府对城镇化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呢?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这样做有利于增加GDP和财政收入,有利于争取优惠政策,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一议题,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经济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连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于2003年7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过热了吗?我们将在本文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供热企业既要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的供暖需要,又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必须对企业的运行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然后通过节能降耗提高供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造成供热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和降低供热企业运行成本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压力现状分析及其缓解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自当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表明中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正式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那么为什么我国选择在这一时间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呢?它又面临着怎样的前景呢?下面就以上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并试图寻求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货币超量投放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就像输血急救一样,只能在流动性缺乏的情况下取得短期效果;血液本身并不是药方。中国货币存量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天量数字背后透射出何种经济问题?货币有没有超发?如果是,超发了多少?货币超发的"老虎"是从哪些"笼子"跑出来的?超发货币流向了哪里?超发货币引发了哪些问题?超发真相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GDP增长  相似文献   

14.
黄杨 《环球财经》2010,(4):122-123
一谈到金融学,很多人会本能地想到这是一门“俗学”,但仔细想想,货币本身也是文明传承的一部分。货币作为经济的血脉,保证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货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5.
闸门控制系统故障直接影响着水闸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到水闸工程效益的整体发挥,同时闸门运行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不同的,要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出现的问题,只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能将故障排除。文章对水闸闸门开度显示异常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希望能为以后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进入5月下旬,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攀高。7天期同购定盘利率(银行间市场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之下仅仅停留了3天,就又冲上了3.9%的高位。这到底是为什么?当然说明央行有意收紧货币。但笔者实在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还要“收紧货币”,因为中国经济不是“热”而是“冷”。按照“逆周期操作”的调控原理。我们现在不应当紧缩货币。就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现了货币趋紧、至少是紧平衡状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人民币汇率再度刚性升值。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急速突破6.20之后屡创新高。这样的情景我们已经见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5月1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8月23日起,又一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利率下调对苦斗谷底、处境艰难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利率为什么要下调?利率下调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企业如何用好利率下调的政策?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供企业界参考。 一、利率下调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宏观上看,经历三年的宏观调控后经济过热的突出矛盾已经向总量经济大体均衡方向转变。这种转变要求货币利率政策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18.
沈立人 《特区经济》1995,(9):17-18,27
<正> 正确评估经济形势是检验前期工作的标准和展望今后走向的出发点,更是进行任何重大决策的依据.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是好是坏,该喜该忧,离不开对“软着陆”的基本剖析.“软着陆”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良好的经济态势.“软着陆”的提出及其目标提出“软着陆”是在1993年.“着陆”是针对“起飞”而言.1992年后,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给人以“起飞” 的感觉.“起飞”,一般地说,当然是好事.好不容易“起飞”了,为什么又要“着陆”?因为“起飞”过速,前进中带来新的矛盾,是不够正常的,是难以持久的.这在过去已有不少经验教训.长期以来,几番大起大落,经济工作一直忙于或大或小的调整,经济发展也一直处于周期性的强波动之中.每次挫析,都要造成损失、付出代价,大家记忆犹新.有人质疑,认为已经高速增长了,说明有可能,为什么不行?实际上经济增长应当是长期的、持续的,如果只是一时上去了,随即掉下来,那是欲速不达,并不是理想的“起飞”.判断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恰当,流行的语言往往以冷或热来描绘.冷热适度,属于正常;“过冷”或“过热”,就要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国GDP达到了11.9%的快速增长,为了防止经济从偏热到过热,包括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国家采取了一些政策来调整,比如控制投资、控制货币供应、减少顺差等,调整的结果一定会使GDP增速低于11.9%.从市场的角度看,应该对这些政策的调整结果有个预期,没必要看到现在GDP增长降到10.4%就惊慌失措.实际上,10.4%的GDP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济工作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货币投放过多,另一方面银行资金十分短缺,企业资金供应紧张。症结何在?这就是经济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即资金“体外循环”现象,大量货币脱离银行信用主体,不正常游离于银行之外循环。原因何在?既有资金市场不完善,拖延结算资金等问题,又有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其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整顿,也影响了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因此,有必要采取疏导、管理、调节、控制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