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凤林 《金融经济(湖南)》2010,(7):90-91
本文以上海燃料油期货合约为研究背景,选取其2007年期货合约价格以及相应现货市场价格,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得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具有协整关系,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也存在因果关系,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期货市场所承担的价格发现、风险规避等功能对稳定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价格发现功能处在期货市场功能的核心地位.一个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期货品种未来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是该期货市场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概述,然后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合约在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5月1日之间的426个样本数据,通过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建立有关天然橡胶价格的VAR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间的联系进行协整分析.其结果显示:天然橡胶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天然橡胶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3.
期货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在金属铝的定价过程中,期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发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借助VEC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方差分解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铝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沪铝期货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对金属铝而言,存在从期货价格到现货价格的单向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4.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在期货市场的发挥程度直接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为检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本文借助于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大豆期货价格与最后交割日的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以大豆期货市场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契机,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田东县金融改革试点前后的时间序列,利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采用农户入户率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指标,研究田东县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贷款利率定价的因果方向性问题。结论表明:田东县纳入征信体系农户入库率与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农户入库率的上升是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的原因,但反过来不存在因果关系。在田东县涉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银行(后简称农合行)是支农贷款的主力军,故以田东县农合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四个景气指数预测效果的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气指数是识别和预测经济发展周期的重要途径,是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之一。我国从1999年公布景气指数数据,几年来,企业景气指数、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对经济的预测效果如何?本文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说,这4个景气指数对经济预测是成功的,但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相对而言。企业景气指数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广东省1995-2008年的家具出口总额和GDP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广东省家具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广东家具行业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一定时滞效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金融》2007,(4)
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81~2005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中的平方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固定资产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与通货膨胀变动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前者领先后者1年时间。此外,本文就固定资产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广东省1995-2008年的家具出口总额和GDP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广东省家具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广东家具行业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一定时滞效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白糖CSI现货数据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白糖连续的收盘价,借助协整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从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视角对期货市场在我国白糖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白糖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而从长期来看,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互引导;期货市场在我国白糖市场价格形成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此,我国应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完善白糖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以期货价格为主要参考的多层次、高效率的白糖市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期货市场在碳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常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两种主要商品EUA、CER的期货价格关系.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公共因子模型对欧盟碳期货EUA与CER期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EUA、CER这两种主要碳排价格指标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均扮演着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同时EUA期货价格引导CER期货价格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中国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绩效,本文利用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OLS、B-VAR、ECHM和EC—GARCH四个模型和套期保值绩效的衡量指标,对中国期货的小麦、大豆、铜和铝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1998~2004年中国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周数据来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研究显示,金属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比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都要高。考虑了协整关系的ECHM和EC—GARCH模型的套期保值比率和绩效比没有考虑协整关系的OLS和B—VAR模型高,样本区间外的套期保值绩效优于样本区间内的绩效。本文认为采用ECMH和EC—GARCH模型进行套朔保值是最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大连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的日收盘价为样本,运用重标级差来研究期货市场价格的非线性特征.从统计结果来看,样本序列呈现出尖峰、胖尾等有偏特征,其H值大于0.5.这说明期货价格波动并不遵循有效市场理论,期货价格时间序列具有持久性趋势.同时发现,连豆期货存在着一个大约516天的非周期循环长度,这进一步证明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非随机性. 相似文献
15.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联动关系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热点,新兴市场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受到跨市场信息冲击更为明显。我们采用1分钟高频数据,应用ARIMA(p,d,q)模型将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场收益率分离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然后把这两个变量引入到二元GARCH(1,1)模型的条件均值方程中,分析预期信息和非预期信息对于两市场的冲击效应,进一步通过模型的条件方差方程来探讨市场信息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冲击不对称效应,尽管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仅在短期内成立。 相似文献
16.
商品期货市场尾部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的尾部分布与相关特性作了研究,发现:两交易所的日间收益率数据的样本峰度比正态分布要高,尾部呈现Frechet分布(或厚尾)特征,而且伦敦金交所的厚尾特征比期交所的更明显;两序列的右尾有限相关度显著,但渐进不相关.而它们的左尾不仅有限相关度显著,也表现出很强的渐进相关度. 相似文献
17.
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Granger)检验、GS模型对我国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期货市场的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模拟生态学中种群间动态关系的Lotka-Volterra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同股票现货市场在交易规模方面的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在交易规模方面存在竞争性的交易转移效应;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相关规则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在交易规模方面由竞争关系转变为共存关系,出现交易引资效应。同时,研究还发现,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关系由竞争性转变为共存性的重要原因是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股指期货市场期现套利交易的盛行。 相似文献
19.
期货市场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引入的一种制度设计,作为能实现效率增进的市场中介,它具有特殊的禀赋要求和强规模经济特征。本文将期货市场的优势获得源泉区分为效率边界、国别相关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三个层面。扎根于中文交易环境、中国交易习惯和特定区位,中国大市场的母市场优势,以及强准入规制、结构性调整及对外资准入和境外交易的限制,都使中国具有相对强的国别相关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优势,这也是当前中国期货市场优势的主要来源。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所能达到的效率边界和竞争力水平尚有赖于市场的扩大和竞争来显现和增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渐形成,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分散需求日益增多.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推出、农产品指数期货产品的丰富为通过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和套期保值创造了适宜条件,本文在总结借鉴美国、加拿大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供给、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期货与保险的监管协同、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手段,提高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能力,将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