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非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几乎都是廉价低端"中国制造",少见具有价值的"中国品牌".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的区别,并提出了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品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8北京奥运会在全球打造了一个真正的品牌:"中国"。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年,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年。后工业时代,企业销售的不但是产品,更是品牌。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正成为中国的一个国家品牌标签,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当今世界,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难以想象。 自今年入夏以来,国际媒体关于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愈演愈烈,从农副产品、宠物食品、牙膏到玩具等,"中国制造"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道德、监管缺失的报道也是随处可见,虽然其中的报道有些偏颇,政府也做了有力反驳,但是它无疑给中国敲了一次警钟,"中国制造"面对世界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品牌"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4.
培育中国企业国际知名品牌是实现中国战略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然选择,无论对中国经济,或对中国国际形象都会产生积极的深远意义.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文章主要从文化视角来探讨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过渡到品牌的竞争。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本土品牌在附加值、品牌信誉、品牌战略重视度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为本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培育本土品牌需要重视市场调研,运用科学的营销手段,培育情感价值,践行社会责任并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品牌规划体系。对于中国本土品牌的培育而言,在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6.
王冰  尹璐璐 《中国经贸》2005,(11):65-71
在当今中国进入新品牌竞争力的时代,国家领导对振兴民族产业,发展自有品牌,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指示,寄予厚望,中国新品牌论坛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此举标志着中国新品牌工程及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中国名牌专家、新品牌工程发起人、本刊总编辑万力先生向与会领导、嘉宾和企业代表介绍了中国新品牌工程的基本情况,他说,现在许多大名牌的运转速度明显减慢,而有很多正在成长中的新品牌企业却在加大马力飞速运转,虽然他们还没有大名牌那样的知名度,但是他们却以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过去的12年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存活下来,中国老百姓也享用到了品牌多样、价格适中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由中国贸促会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举行。《参考消息》报社社长兼总编张铁柱、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张铁柱:企业"走出去"靠实力、品牌和诚信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历史发展的机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
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镜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走上街头向人们询问这样一个问题,请迅速说出一个中国品牌的名称。"日本有索尼,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中国有……"在街访中,很多人能够细数出很多国家的代表品牌,但是却说不出一个能够代表中国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宋晓轩  廖志英  王宴 《发展》2007,(8):88-89
一、著名品牌可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在原油涨价、企业员工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大趋势下,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已渐行渐远,企业品牌就成了比对手卖价更高的惟一竞争手段。成思危先生在"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讲演中举了一个精彩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品牌是企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品牌的核心是企业创造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中蕴含着企业的核心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和忠诚不单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更是建立在对品牌文化的认同上,维系他们与品牌长期联系的是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情感因素。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国企业品牌文化的创造方式和途径,提出中国企业在同外资企业竞争中,应注重应用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品牌文化创造时,重"道"、重"知止"、重"术",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品牌国际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品牌都将面临着一个更加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做出了很多尝试.本文对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主品牌谋求突围,外资品牌专注"集体圈地"2013年4月,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家厂商参展,展出整车约13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1辆,亚洲首发车49辆,概念车69辆,新能源车91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同台竞技,本届展会无论是在规模、质量还是展商数量上都创下历史新高。2013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已经称冠全球。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发出了"盛  相似文献   

14.
"有钱人开宝马,没钱的开中华,想赚钱的开金杯。"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祁玉民曾在中央电视台"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论坛"上巧妙地回答主持人关于谁会开自主品牌车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汽车消费是多元的、多层面的,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化的市场格局,中国市场既能容得下合资车华晨宝马,也能容得下自主品牌中华和金杯。如今,华晨汽车旗下不仅有"中华""、金杯"两大自主整车品牌以及"华  相似文献   

15.
水墨画、中国红、织绵丝绸、京剧脸谱……如果你以为奢侈品的中国元素仍是这些的话,那就太out了!如何将"ChinaChic"(中国风)进行到底,成为各大奢侈品牌的必修课。众所周知,今年是龙年,代表中国形象的"龙"图腾成为欧美奢侈品牌的利器。但"龙"元素也是最常出现在奢  相似文献   

16.
框架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传播学中信息传播等领域,品牌的形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媒介框架、文本框架和渠道框架会不断干预文本的形成从而影响传播效果。从框架效应这一视角出发,以"中国品牌"的网络形象传播、建构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框架效应在中国品牌形象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传播要素和过程进行探析。框架效应使受众对于品牌形象信息或品牌信息文本产生预期,并影响这一预期。建构框架效应下品牌的网络形象传播模型,以增强品牌网络传播力,提升品牌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及中国品牌发展现状及新趋势等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批专门从事品牌研究的人员用了7个月的时间,对年销售额10亿人民币以上的106家企业(包含国有、股份制、民营)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中国品牌战略发展报告》。本文即围绕此报告,针对中国品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展开。  相似文献   

18.
姜华 《福建经济》2002,(1):16-17
中国品牌亦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锤炼出了像海尔、实达、康佳、红塔山、美的、TCL等一批闪亮的知名品牌。然而,又有谁知道中国有多少企业豪情壮志,在纷纷擎起品牌这面大旗东拼西杀、南征北战之后又销声匿迹了呢?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口不过700万的地级城市,却涌现了4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中国驰名商标,上百个省级名牌产品,如"正泰"、"德力西"、"报喜鸟"、"法派"、"奥康"、"康奈"、"红蜻蜓"、"美特斯·帮威"、"高邦"……这个名牌集中度全国无出其右的城市,就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温州.本文从几个温州企业创立品牌的过程,浅谈品牌的创立对企业的意义以及在打造自身品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他们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华为和海尔,可以视为中国企业的两大"样本"。说它们是"样本",一则这两个企业或低调或高调,企业文化迥然不同;二则这两个企业走出了两条国际化路径:华为的"技术道路"与海尔的"品牌道路"。眼下,中国几乎所有的规模型企业都确定了自己的国际化目标。但是,TCL、明基的经历告诉我们,国际化这条路并不好走。在研究者看来,国际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品牌双主导型市场",而中国企业缺少的恰恰是技术和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