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长期看,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向市场经济转轨,城镇住房问题将愈益突出、到2015年我国人口达到15~16亿时,全国城镇人口将达到12亿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口全部城市化、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国情,必须从长计议、尽早动作。为了使中国城镇住所事业能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速制定住房法。我认为,这部住房法至少应包含如下基本内容:(-)实行最低住房保障。首先应制定最低住房标准。依据中国国情及联合国人居大会要求,中国的最低住房标准应该是每人一间房、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8~IO平方…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政府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从6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办法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80平方米或60平方米两种套型,高层、小高层建筑面积最多可以放宽10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近日,《扬州市市区住房保障规划(2008-2010)》正式制定出台。《规划》指出,今年起到2010年,扬州市将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0套、25万平方米(其中共有产权住房300套、1.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700套、3.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中国招标》2008,(9):7
2月23日,青岛市建委公布了全市《2008年度住房建设开工计划》,青岛市本年度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住房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360万平方米,按平均套型90平方米计算,共计约15万套住宅。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化发展来预测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城镇人口3.7亿.预计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5%,全国人口14亿,城镇人口增至6.3亿;预计20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全国人口16亿,全国城镇人口增至9.6亿.本世纪前20年城镇人口增加2.6亿,按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0平方米计算,共需为新增人口建设住房52亿平方米,平均每年需建设住房2.6亿平方米.后30年城镇人口增加3.3亿,仍按人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计算,共需为新增人口建设住房66亿平方米,平均每年需建设住宅2.2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7.
楼市     
1.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将我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到45万元。2.放宽首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认定标准。职工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第三次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不予办理。3.降低首付款比例。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对购买144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  相似文献   

8.
《十二条》:顺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促进住房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一是两年完成城镇拆迁250万平方米;二是两年采取多种渠道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90万平方米;三是加快城区非成套房改造、老小区整治、城中村改造。两年投资100亿元。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住宅建设,并且发展很快,20世纪50年代,年均建设住宅25万套,20世纪60年代建40多万套,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年均建设住宅140余万套,约1.3亿平方米,在3700万住户中,自有住房约2300万户,租房户约1400万户,约有290万租房户住的是公建住宅,日本住宅的供应渠道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公共住宅、民间住宅和住宅金融公库贷款建设的住宅。公共住宅包括公团住宅、地方住宅。民间住宅则由民间经济力量投资建设,日本住宅建设的特点是:小巧实用、住宅质量好,居住环境优良。  相似文献   

10.
《山东建设》2006,(8):6-7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2003年以来,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印发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明确了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有关问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由一系列基本法律规则所构成,通过立法将因丧失工作岗位,没有生活来源的失业者获得物质帮助的内容制度化,成为推进社会保障,调动全社会力量对付失业问题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规则具体地落实了创立失业保险项目的立法动机,也是具体经办社会保险事业的机构的可操作的行为准则,体现日本失业保险法律规则的文献主要是1947年的《失业保险法》和1974年制定的《雇佣保险法》以及1966年制定的《雇佣对策法》和1947年的《职业安定法》等,其中的特殊给付规则具有日本的特色,反映了日本立法者对处理失业问题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2.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11,(10):50-50
从长期政策来看,尽快出台《住宅法》,确定住房的基本居住功能,对全国住房进行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住房财产税及遗产税税收制度,坚决地限制住房投机炒作。  相似文献   

13.
谷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条件的改善程度是人们迈向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人均GDP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超过20平方米,按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宁春华的看法,到200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截至1999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为9.8%,尚比国际平均水平偏低约8个百分点;而且,我国居民距离人均GDP15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的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住房消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3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将致力于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10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比现在再翻上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迅速增加将大大改变家庭消费结构,同时也会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对住宅消费而言,从生存型,温饱型的居住空间向更加宽裕的温暖型的居住条件转变,消费对住宅产品的消费诉求和以往相比将会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4.
《山东建设》2005,(16):15-17
为规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完善廉租住房工作机制,我们制订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5.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城镇居民住房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有相应的居民住房指标来衡量。根据国外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规律和阶段划分,我国目前正处在住房需求数量快速增长阶段,突出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的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7.51平方米。到2020年,人均GDP将买现5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将进入到数量和质量并重阶段,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趋势将有所减缓,对居住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浦东新区加快旧住房成套改造成效显著,三年来已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不成套旧住房1.26万平方米,使3000多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和环境,从而走出了一条旧住房成套改造的新路,为本市;日住房成套改造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在改造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就浦东新区旧住房成套改造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一)浦东新区原有50~7O年代建造的不成套旧住房50多万平方米,其中可改造的不成套旧住房17.7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原杨浦、南市、黄浦区和川沙县的十多个街道、镇,由于房龄长、结构差、居…  相似文献   

17.
沪港观点     
燕青 《沪港经济》2012,(9):13-13
人均住房36平方米 8月5日,北大发布报告称,全国2011年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相关评论:平均数只是个枯燥而冰冷的数字,它看着丰满,但到目前为止,公民的住房现实依然是骨感的。显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数字的丰满,而忽略了还有不少人连5.6平方米的住房也没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住房保障制度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产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市场经济背景、供给形势和政治背景具有相似性。日本住房保障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确立了最低限度的国家保障义务,赋予了低收入国民以住房保障权和提起异议权,建立了动态公平的入居和退出制度,建构了服务中低收入国民的多层次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建立了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金融扶持等系统支持的耦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这些经验,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过程中,实现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动态结合。  相似文献   

19.
近日从《中山市黄圃镇住房建设规划(2007~2010)》公示草案中获悉,至2010年,黄圃镇规划建设各类住房39万套。?黄圃镇规划期内建设的3.9万套住房,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3.3万套,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0.6万套,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在政策性住房当中,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含租住房)20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公示草案指出,此次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20.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住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缓解居民的住房困难,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引导住房消费.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发展房地产业;199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