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结合企业并购活动近几十年来的实际效果,提出了财务协同效应在并购后的企业中的重要地位,针对财务协同效应的意义对如何界定财务协同效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联系财务协同效应在企业中实际发挥的作用,详细阐述了提高财务协同效应效果的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28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把总体样本按行业细分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信息行业的跨国并购为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机械行业的跨国并购毁损了股东价值;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战略并购是相对于财务并购的一种并购形式,在战略并购中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企业协同效应价值评估、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的非财务影响因素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应根据行业特征改进方法体系、应进一步量化非财务指标和加强实证分析,为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深入研究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调整期,企业会选择并购来实现转型升级和改善绩效。以2005—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前后企业资本绩效和财务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比较分析并购科技型企业与并购非科技型企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在短期内抬升了股价(资本绩效),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财务绩效)下滑;导致资本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场和投资者动机,而与并购事件性质和并购企业经营状况无关;导致财务绩效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并购规模和企业财务杠杆,并购规模越大、企业财务杠杆比例越高则财务绩效下降越明显;并购科技型企业与非科技型企业的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财务绩效上,并购非科技型企业财务绩效下降明显,而并购科技型企业无明显下降。并购企业应选择能为本企业带来新技术和新管理经验、能真正产生规模正效应的目标企业进行并购。  相似文献   

5.
采用会计研究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不能提升盈利指标,但能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并购在短期内具有协同效应,尤其对于相关并购,协同效应更为明显;对于第一股东绝对控股的企业,其并购往往能改善盈利指标,但实际上容易转移企业的现金流。此外,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的盈利指标不太适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自由现金流和EVA等价值指标相对适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根本动因在于利润最大化,其一般动因是获取战略机会、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管理效率、获得规模效益、买壳上市,其财务动因有:财务协同效应,避税,筹资,价值低估,投机,企业增值,信息论和财务预期效应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的溢价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竞价者的压力和协同效应的高估是导致收购方超额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溢价支付过多会大量转移收购方股东的财富,抵销并购可能带来的协同效应,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为并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目标公司的实际价值进行详尽评估的同时,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规避溢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协同效应,是企业实现并购预期和战略目标的基础。从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来看,许多企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并购的谈判和交易上,而对并购后整合问题关注不够,致使不能实现预期的协同效应。我国企业在追求并购协同效应时,必须研究它的适用性,并从企业战略、财务经济、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实践它。  相似文献   

9.
并购行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8~200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考察并购行业模式与收购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行业相关性并购较无关性并购对收购企业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效应。同时,将对应于企业价值指标、有关并购价值创造的经济学假设分解成五类财务因素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指标变动特征的异同,揭示出规模经营、交易内部化和市场势力是影响收购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从动因和风险的角度分析并购重组行为,认为并购既能产生协同效应,达到规模经济,也会因各种原因给企业运营带来风险。企业应避免并购的盲目性,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充分发挥企业并购的规模效应,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行业竞争的加剧,使房地产后营销理念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体现了巨大的作用。加强房地产后营销理念研究,对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满足和改善购房者需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成为影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房地产市场供给失衡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ISM模型以及感应度、感应度系数和带动度、带动度系数分析了广西房地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房地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业目前还不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必将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决定了陕西房地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房地产企业面对其开发项目的区位、质量、环境、价格等要素的整体考虑,促使房地产的供求结构合理化,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构建合谐社会刻不容缓,本文侧重于研究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以寻求解决陕西房地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链条长、影响广,对多个产业部门的投资、布局、升级都有深远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整有利于这些产业部门要素成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合理化、过剩产能的消化和控制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租赁业等服务业部门和电气设备、金属加工、化工等制造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最大。为了更好地发挥房地产市场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要保障制造业用地,控制土地要素成本上涨,发挥技术进步在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执行更高建筑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促进房地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房地产业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与征收房产税预期的双重影响下,东北三省房地产市场较全国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波动,呈现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时停滞的局面。对此,本文在东北经济以及房地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东北三省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房地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前景,对房地产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判断。最后,本文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及房地产业与东北经济协调发展这两个角度,提出合理破解房地产业与东北经济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波动型"上升态势,具有支柱产业的特征;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所发挥的整体作用与国民经济总量密切相关,房地产投资不能离开土地等要素而单方面发挥作用;房地产业受到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带动,且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持。总之,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的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市1980~2004年房地产业的FD I为样本,系统分析了FD I与我国房地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内FD I对房地产业增长的影响通常存在4年的滞后期,格兰杰检验则说明FD I不是导致房地产业增长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旅游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提出产业组织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后继环节关联行业——物管行业规模随之急速膨胀,物管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对行业发展的瓶颈效应迅速凸现。打破瓶颈,深入研究并探索与物管行业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是房地产物业在新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运筹学基本原理对此瓶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行业知名企业的实证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测试,实践证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