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都是在90年代中后期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都是定位在曾经“稀少”的中高端人群,起初“曲高和寡”.也都是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与哈根达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歌猛进”。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是“面对”着消费者.而不是“背对”着消费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星巴克是世界领先的咖啡零售商与烘焙商,在霍华德·舒尔茨的经营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自1999年进军中国市场起,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发展,仅仅几年,星巴克在中国成为了时尚的字眼。星巴克的成功离不开它的营销策略。文章从营销视角解析星巴克在中国的成功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兴咖啡品牌COSTA在华逆势增长,咖啡巨头星巴克正面临来自对手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日前.存媒体报道有关“昨巴克在中国‘暴利’”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讨论近年来.关于洋品牌国内外定价不一,同一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外的现象,饱受消费者诟病、星巴克们是否太“暴利”,经媒体曝光,  相似文献   

5.
姚玉莹 《中国报道》2007,(4):116-117
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入住故宫6年了,许多人对此已见怪不怪。然而2007年的春节前,这家故宫里的星巴克遭到各方的“口诛笔伐”,源于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博客“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该博客在很短的时间竞得到了数十万人的点击,并令社会各界围绕该话题展开了如潮般的评论,但论点只有两个:支持与反对。因此,这段意外风波让当事人双方都比较烦。星巴克连连喊冤,称自己是被故宫请去的;而故宫却声称,每年参观故宫的外国游客有160万,“其中相当数量的游客确实对咖啡有需求”,况且这也是一种“以园养园”的有效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进入中国市场11年之后,来自瑞典的全球最大家居巨头宜家(IKEA)决定重新定位自己的在华形象。过去几年,宜家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08财年宜家中国的销售不到全球收入的2%。2009财年,宜家中国区销售总额增幅为16%,  相似文献   

7.
陆艳 《北方经济》2011,(10):49-51
宜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零售商,其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未能在中国内地市场得到成功复制,国际标准化战略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开拓。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研究宜家中国市场标准化与本土化战略的权衡过程,以期对我国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国连锁企业--星巴克在中国运作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博妮 《辽宁经济》2004,(12):50-51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型国际商业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的星巴克咖啡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发达的世界营销网络、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在给中国零售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罗威 《宁波经济》2014,(8):59-59
宜家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的扩张一直不温不火,目前在中国仅有10家门店。尤其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扩张相比,宜家显得过于缓慢。但据报道,宜家本财年截止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20%以上。同时,宜家开始加速在中国的扩张,计划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每年在中国新增三家门店。  相似文献   

10.
星巴克(Starbuck)是100多年前美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的主人公,20世纪70年代,三个美国人把它变成一家咖啡店的招牌来推广美国精神,自那以后,一杯一杯的星巴克咖啡使整个世界为之着迷。星巴克的成功是一个令人称道的壮举,是一个令人惊羡的奇迹,它从美国西雅图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了拥有5000多家门店、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世界咖啡巨头星巴克在中国又有了新举动.委派3位要员进驻上海的星巴克大中华区支持中心,其中包括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及营运副总裁。业内人士认为,星巴克总部此举彰显了其扩张内地业务的野心。  相似文献   

12.
要不要为中国而变,也许是宜家这两年在中国市场上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当保罗&;#183;麦卡特尼的歌声,回响在星巴克;当鲍勃&;#183;迪伦的琴声出现在了星巴克;当雷&;#183;查尔斯的面容,也出现在了星巴克里的时候,很多星巴克的常客并不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4.
郭莉 《首都经济》2009,(11):52-55
"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5月3日】此前的优点一下子全都变成缺点,一切都将发生逆转……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而言,2008年可能成为这样的“噩梦之年”。  相似文献   

16.
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开始,被誉为“咖啡王国”的星巴克早早地入驻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摆起了“摊儿”。但是他们并不是来卖咖啡的.而是专门来向大家推广一种咖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工作后,他用十一年时间学了两个大专、一个本科;他的“创新工作室”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不少难题;他的团队拥有16项国家专利成果,其中有8项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30岁,他成为中国石油集团新疆油田公司的技能专家;31岁,他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他成为新疆油田首次技能专家评选中惟一一位少数民族技能专家。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全球主义者》3月7日】对中国经济来说,过去的10年是非常奇怪的10年。这还是一种相当保守的说法。从硬着陆到经济严重过热再到降温,从销售廉价的低端产品转为向高端市场进军,中国的神秘崛起——它也常常充满矛盾——激起了世界各国分析家的想像。  相似文献   

19.
当其他外资银行还在作壁上观的时候,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在2005年宣布斥资31亿美元购进中国银行10%的股权,率先参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重组。这家欧洲第二大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弗莱德·古德温(Fred Goodwin)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透露说:投资中行曾被股东们认为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赌博”。  相似文献   

20.
最近“做空中国”的口号,在国外的媒体上时有出现。据报道,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近日开始低调叫卖囤在手里的、总价约50亿元的两块中国上海的地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