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奇锐 《商界》2004,(7):20-22
受臭名昭著的非法传销影响。“直销”这一营销方式长期以来被人鄙夷甚至被禁止。但似乎一夜之间,直销成为了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主题词:直销将要登堂入室。写进国家法律文本了!只是,喧嚣中有太多的迷茫:直销的未来会怎样?直销与中国企业有什么关系?传统企业可以做直销吗?  相似文献   

2.
雨声 《经贸世界》2005,(10):46-47
没有人会否认目前中国直销行业已经进入了—个新的时期,因此有关各个直销企业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不绝于耳。不管是出于主动或是被动,“调整”几乎成为了直销企业共同的选择,商海浮沉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李溯婉 《大经贸》2003,(5):48-51
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直销”模式,尽管直销尚未有正式的“身份证”。按中国入世的承诺,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有相关直销法将出台。有分析指出,如果放开限制,中国大陆将会是全球第三大直销市场,2004年销售额会达到100亿元人民币,10年内会迅速达到惊人的800亿元人民币。但在这天到来之前,原本直销的企业,有的己彻底转型,大有好马不吃直销的“回头草”之势,有的在妥协中等待……  相似文献   

4.
等待戈多     
《经贸世界》2006,(7):1-1
6月,第二批直销牌照出台呼声最高的月份。 整个直销界就像水开前的临界状态一样,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也传出很多关于某几家企业会在几号几号拿到牌照的消息。但是,当我做完本期杂志,盘点在这个月直销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时候,“等待戈多”四个字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5.
马浩 《经贸世界》2006,(5):33-33
直销团队到底需不需要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培训旧在以前,肯定会有很多人立即站出来,表达“是”或“不是”的观点,但现在,由于直销条例中规定“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大多数人会选择对这个问题保持讳莫如深的态度。因为,除了企业培训之外,连直销团队的内训都被取消了,何谈和第三方机构合作搞培训呢?  相似文献   

6.
《商业文化》2004,(2):27-27
前不久,商务部有关官员表示,中国直销业相关法律有望在年内出台,该法律草案的核心内容是严格区分直销与金字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在管理方式上更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促进合法的内资与外资直销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培训到教育营销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春 《经贸世界》2005,(11):74-75
目前,很多传统保健品企业引入直销模式时,在管理上基本都处于失控或茫然状态,对直销团队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无从把握一一要么重金收买、树立崇拜,要么放任不管、欺哄利用等等,这些问题会导致直销团队缺乏稳定性,企业老总成为“救火队长”,一般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后果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8.
《经贸世界》2005,(3):62-63
本次直销立法,有一个颇具争议的法律问题——直销消费。由于其和直销方式、直销经营方法密切相关,所以这个问题对我们接受直销的程度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熊莉 《成功营销》2010,(6):17-17
12年后,雅芳重拾全直销模式。 在“贿赂门”和中国区“换帅”之后,雅芳一纸声明,做出了前线销售人员及市场部全力支持直销模式的决定,并表示将在18个月内完成此次从“店铺+直销”到“全直销”的转型。业内人士称,6000家店铺中只有极少数会被选中改建成形象店,其他的店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直销立法进程的日益披露,市场上传来了中国将对外资直销企业首先放行的消息。业界对此的质疑也由此开始。由于我国在执行WTO承诺过程中,部分政策存在着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如果一旦对外资直销企业首先放行,这是否会成为又一次超国民待遇呢?  相似文献   

11.
直销罗生门     
7月初,因公布“雅芳成为中国首家直销企业”而一夜成名的“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再次成为直销界关注的焦点。该网站“企业有关声明”一栏.突然出现了多家直销背景企业的声明。这些声明类似向政府及社会公布的自律保证书,内容基本为:如果获得商务部批准增加直销经营范围.公司承诺遵守直销法规有关规定。短短几天之内.发布声明的企业就从3家迅速增加到19家。  相似文献   

12.
直销条例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欲转型直销行业,并希望找到一位行业高手充当“操盘手”来执掌大局。但由于直销市场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稀缺,在“一将难求”的情势逼迫下,这些企业往往又退而求其次,聘请“网头”充当“操盘手”。不过,众多实例证明,这种模式遗患无穷。因此,笔在本中将提出一套“组合拳”模式,希望能够帮助企业破解“操盘手”迷局。  相似文献   

13.
“望梅止渴”的故事,说的是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如果将这个故事运用到直销行业中,在那一望无际的梅林中大嚼鲜嫩可口、甜润多汁的梅子,就是直销经营的最终成果,也是相关部门管理的终极目标。可是,如何才能走进“梅林”,途中会遇到哪些曲折?什么样的人才能最终走进梅林,是劳动还是投机经营甚至不法之徒……“梅林之惑”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2月22日,雅芳拿到中国直销行业第一批唯一一张牌照,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雅芳的情况跟其他直销企业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个“标杆效应”使得其他“该拿牌而没拿到”的直销企业多多少少受到了大众的质疑,那么,雅芳拿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因素?那些没有拿到牌照的、又不能不拿牌照的企业该何去何从?一纸牌照到底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还是契机……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经销商还是业界人士来说,既困惑又迷惘。  相似文献   

15.
胡鑫 《经贸世界》2005,(2):31-33
对于中国直销,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是不会让人遗忘的,以“专卖店十雇用推销员”模式生存的方式,是要写进中国直销的发展史的。如果1998年是政府对直销默许的开始,那么《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方式,也就成为政府对直销默许的经营模式。2004年9月,政府在“厦门会议”上公布的直销立法草案中,再次强调立法后的中国直销,将会延续“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模式。六年后,我们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模式对中国直销的众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供销商情》2006,(5):31-33
长期以来,由于非法传销与诈骗的骚扰,直销业态在人们的心中便有些暧昧。然而,直销的三部法规(《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和《推销员培训管理办法》的陆续全面实施,直销有望在法律的框架内走上正轨。新法规提高了注册资本金,严格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直销从此开始了“挣阳光下的钱”。那么,直销法带给直销企业什么样的改变呢?直销企业目前的状况又是什么样经营状态呢?  相似文献   

17.
唐和燕 《经贸世界》2005,(12):49-50
11月1日,《禁止传销条例》率先实施;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也将如期生效。原本闭口不谈“直销”二字的各大直销企业,纷纷表示“欢迎”之余,又拿出了各自的转型方案向政府表白心迹……未来直销市场的争夺战,就这样打响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直销相关法规的颁布,我国直销业已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时期。但从市场规模、行业规范的角度来看,我国直销业的发展仍然位于初级阶段。直销企业在直销员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直销企业和直销行业的发展。文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直销企业解决直销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直销企业应将文化与管理相结合,有效实施文化管理,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童文 《经贸世界》2006,(7):45-46
中国直销市场法制化进程的推进,预期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拐点;现代的管理体系及模型,为企业的营运、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参照可能。直销,是舶来品。新形势下直销本土化命题,是每个志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的企业必须面对的。[编按]  相似文献   

20.
罗婷 《经贸世界》2005,(8):28-29
虽然有人表示,“团队计酬不等于多层次直销”,但稍有直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层次直销一定等于团队计酬”。因此,在“雅芳试点”之后,《直销管理条例》将“禁止团队计酬”的传言,使业界惊惶失措。不过,记者最近证实,此传言是一场业界自己吓自己的“虚惊”——在多方力量的权衡与制约下,有关“团队计酬”问题的症结已经不是“开不开放”,而是会以何种形式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