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40-42
1994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处,次年分行正式成立。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迈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收购了香港本地注册、经营陷入困境的上市银行——香港友联银行,后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行香港分行正式并入工银亚洲。四年来,工银亚洲不断在改革中前行,目前,它是香港资产增长最快的银行、香港银行业盈利增长最快的银行,并进入了香港银行业最低不良资产比例的银行队列。  相似文献   

2.
朗月 《中国金融家》2011,(5):119-120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是近十年来香港资产增长最快、盈利增速最高的银行,并已迅速跻身香港中型银行领军行列。作为工商银行的海外旗舰,它的发展成就了21世纪初香港银行业的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3.
5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工银亚洲签署有条件重组收购协议,将工商银行香港分行的主要业务并入工银亚洲,对工银亚洲进行整合重组,这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资产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实现间接上市,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工银亚洲董事张建国先生(以下简称张)目前就此事接受了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简称工银亚洲)收购华比富通,从2003年初甚嚣尘上的传闻.到当年年底签字画押尘埃落定.再到目前基本上整合成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经过整合,2005年10月底在香港立法会通过“私人法案”后.华比正式并入工银亚洲.成为单一法人,两行可共用一个业务系统及客户资料库。对于客户及市场而言.这代表两家银行完成合并.银行需要为市场和客户提供统一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财富》全球论坛香港年会即将召开之际,从全球各地来到香港的政商要人们透过香港传媒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蔽银行行长兼工银亚洲主席姜建清博士5月7日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1年5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与中国工商银行正式答署有条件重组收购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现有业务的主要部分并人工银亚洲,据了解,这次重组涉及资产130亿港元,将于7月3日前全部完成重组整合事宜,这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首次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平台实现间接上市。  相似文献   

6.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2):F002-F002
2004年12月30日,工商银行控股的香港上市银行——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下称“工银亚洲”)就收购华商银行股权事宜分别与工商银行和中信嘉华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根据收购协议,工银亚洲将全面收购工商银行和中信嘉华所持有华商银行全部股权。收购完成后,工商银行持有工银亚洲的股权将由目前的57.53%增至约64%。而中信嘉华实际上是代表工商银行持有华商银行权益,因而中信嘉华不会就转让其持有华商股权收取款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是一家在香港成立的持牌银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作为一个成长中的银行,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业务量和业务品种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1,(17):23-23
近日,在亚洲权成资产管理杂志《亚洲投资者》(AsianInvestor)举办的评选活动中,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郭特华女士获评“亚洲资产管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25位女性”,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获此殊荣者。《亚洲投资者》杂志是英国最大的私营出版集团Haymarket旗下FinanceAsia所属的重要出版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所属上海市银行博物馆精品成功赴港展览。"从钱庄到现代银行"展览开幕仪式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孙持平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工银亚洲有关负责人、香港本地官员、商界、  相似文献   

10.
国内国际金融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30日、工商银行控股的香港上市银行----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下称“工银亚洲”)就收购华商银行股权事宜分别与工商银行和中信嘉华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工银亚洲将全面收购工商银行和中信嘉华所持有华商银行全部股权。收购完成后,工商银行持有工银亚洲有股权将由目前的57.53%增至64%。而中信嘉华实际上是华表工商银行持有华商银行权益,因而中信嘉华不会就转让其持有华商股权收取款项。国内国际金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证券导刊》2011,(47):32-32
亚洲知名资产管理杂志《the Asset》(《财资》)近期在香港公布了“2011年度亚洲各地区最出色固定收益投资人”奖项名单,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江明波、固定收益部总监杜海涛再次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2.
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入主了当时的友联银行后,就将其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详见本刊2000年9、10期有关报道),直接打出工商银行的牌子,用工商银行的品牌来经营,彰显工商银行作为控股大股东对工银亚洲的承诺和支持.2001年7月,工商银行又将运行良好、业绩优良的香港分行的优质资产注入工银亚洲(详见本刊2001年7期有关报道),进一步凸现了工银亚洲在工商银行海外业务布局中的旗舰地位.如果说,此前的友联银行不过是维多利亚湾的一只小舢板的话,注入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资产的工银亚洲则已经是一艘初具规模的巡洋舰了,而要成为远洋舰队的旗舰则必须在此基础上迅速提升实力.  相似文献   

13.
从1992年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海外机构开始,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的国际化之路走过了整整20年。截至2012年上半年,工行的海外网络布局已增至33个国家,在五大洲建立了239家分支机构,为工商银行向跨国金融机构迈进提供了战略支撑。亚洲:同根文化之旅1992年工行在亚洲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设立了首家代表处;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工行顺势进入韩国、日本、香港等周边市场;1999年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工行加快了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资本运作,工银亚洲、工银澳门、工银印尼等已迈入当地主流银行行列。  相似文献   

14.
观察21世纪初的亚洲银行业,中国的银行规模最大,新加坡、香港的银行最强,澳大利亚的银行最稳,韩国的银行最弱,印度的银行最封闭,东盟的银行最具有发展潜力,台湾的银行潜在风险最大,构成了亚洲银行业最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柏晶伟 《金融博览》2004,(11):54-54
亚 洲开发银行在 9月 2 2日发布的《2 0 0 4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中指出 ,由于出口增长强劲 ,消费和投资也有所复苏 ,亚洲发展中国家 2 0 0 4年的整体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 7% ,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实现的最快增长 ,超过了 2 0 0 3年6 5 %的增幅。亚行预计 ,2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用卡》2010,(7):59-59
工银亚运信用卡 中国工商银行亚运信用卡简称“工银亚运信用卡”,AT商银行与第16届亚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合作发行的全国性联名卡,AT商银行作为2010年亚运会银行合作伙伴,为2010年亚运会提供的银行卡业务服务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1,(44):24-24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已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发的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业务牌照,至此,工银瑞信香港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意味着资本可以自行找到传统银行无力提供的项目。在亚洲经济增长表现出减缓迹象之时,黑石集团正在加大对亚洲市场的赌注,正募集资金成为该地区史上最大房地产基金,截至2013年6月时筹资达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工银亚洲收购华比富通一事,继2003年8月21日双方签署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谅解备忘录之后,终于在今年元旦传来了新的消息,双方已于2003年最后一天签订了协议敲定了这笔买卖,整个收购交易预订于今年4月30日完成。工银亚洲收购华比富通,从当初甚嚣尘上的传闻到如今基本上尘埃落地,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回顾其中的过程,不难看出,这是工商银行为将工银亚洲打造为海外业务旗舰而迈出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境外培训的统一安排,笔者于2008年至2009年在香港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总行和工银亚洲对我们培训计划的精心安排使笔者受益匪浅,对香港经济及金融环境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先进银行的先进经营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香港尤其突出,金融服务业占香港GDP约18%。香港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金融密不可分,完善的金融体制和银行服务为百姓生活提供了各种所需。自从1845年东方银行(香港)成立以来,香港银行业经历160多年商业银行运作史,特别是经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使运作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