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从哲学、伦理学的层面和高度来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范式,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它经历了一场“范式革命”,并引领新的生态伦理范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张璐 《天津经济》2007,(7):34-36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以与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极力推崇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的两种模式即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从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志峰 《中国经贸》2014,(21):103-104
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循环利用为核心。金融业通过独特的运行方式,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而循环经济则为金融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为其创造新的空间及利润增长点。基于循环经济与金融两者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对基于循环经济的几种金融创新模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2012,(1):33-40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和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忠健 《特区经济》2007,(8):130-131
循环经济是一种顺应历史的、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被循环经济所取代,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循环经济对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障碍基础上,相应提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耀宏 《改革与战略》2008,24(1):15-16,32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是基于高能源消耗和支付巨额生态环境成本而获得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当前我国亟需采取循环经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追求“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对造成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严重水污染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几乎与此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铅锌铜钨资源税8月起大幅上调,业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将大幅提高资源税税率的改革已拉开序幕。一个是污染排放,一个是资源利用,恰好是“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传统单向线型经济模式的尾首两端,而政府对此重拳出击,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表明中国“工业化的增长模式”已经导致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如何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发展“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闭环反馈式循环,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似乎是一个最佳答案。 在此,本刊特编发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循环经济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循环经济立法起草小组组长冯之浚的一组文章,以期读者从循环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循环经济与和谐文化的关系中,洞悉循环经济的本质与真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放眼世界,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政策不仅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向、潜能和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而且通过各种国际标准与资质、产品绿色标志、环境保护义务等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