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共有房产的应有份额 按份共有属于共有的一种类型,我国法律对此已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处分或者转让。”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第93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因此,共有人对共有物享有份额是按份共有最重要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2.
相龙 《房地产导刊》2005,(20):76-76
9月24日,新一轮的《物权法》草案研讨在海淀区政府举行。物权是指人们直接支配“物“的权利。“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明确物的归属,定分止争是物权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明晰产权、物有所属是物权法的核心。物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利,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物业纠纷等许多问题,其实质无不涉及产权关系的明确、权利人财产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国土经济》2007,(3S):76-79
《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一些法律专家评价说,中国制定物权法,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事基本法,《物权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起着核心和支架作用。《物权法》的基本功能是明确物的归属,定纷止争、物尽其用。它将物分为不动产和动产,而房地产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不动产《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规定,在诸多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了改革创新,今后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2条规定:“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物权法》第101条规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部基本法,《物权法》的出台对我国日后相关立法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部以调整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利用为主体内容的法律,《物权法》对房地产法律部门的重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有学者认为《物权法》的出台将架空房地产法中的私法体系,而将房地产法“醇化”为专门调整房地产纵向管理关系的房地产管理法。诚然,《物权法》中大量关于不动产的内容与现有房地产法中的规定有重合交叉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权法》的出台就掏空了房地产民事法律体系,恰恰相反,《物权法》中关于不动产权利的规定正好补充和填实了现有的房地产民事法律体系,进而为我国房地产法的完善,尤其是与民事立法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一、不动产物权的变动规则概述物权法首次提出了动产和不动产的划分(第2条)。不动产是那些不能移动或移动后即损坏其完整性、损害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而动产是那些可以容易地移动、转移而不损害其价值的物。两种不同的客体对应两类物权最主要的差别,体现在了物权变动规则上。根据物权法第6条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房屋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变动中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是一种以牺牲财产静的安全为代价而保护财产动的安全的制度。随着不动产物权交易的日渐频繁,不动产物权交易已越来越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当前维护不动产物权交易安全的迫切需求,我国2007年《物权法》明确肯定了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本文试通过对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立法例比较研究,以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为出发点,通过对其构成要件的比较,指出对于动产善意取得与不动产善意取得应该分开规定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明确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和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议。以期在立法上不断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陆丰 《上海房地》2009,(1):56-58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物权法作为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物的权利归属和利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房地产作为不动产物权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法律关系也是物权法调整的重要内容。根据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应通过登记予以公示。因此,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制定物权法是为了实现财产关系基本规则的统一、完善,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精神的具体措施。物权法如果没有就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原则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尽合理和完善,那就不能算是一部好的物权法,公民、法人及其他合法组织的物权就不能得到妥善保护。尽管专家学对于不动产登记制度论述颇多,笔还是不赘浅陋,就物权法起草当中涉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中,除合同(如房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抵押合同、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等)之外,因生效法律文书而取得房屋权利的情形也时常发生。二者区别在于:前种情形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是生效要件,即仅签订合同而不完成登记,房屋权利不会发生变化,此种模式学理上称为“登记生效主义”(《物权法》第9条);后种情形属于公权力行使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非生效要件,生效法律文书本身即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登记的意义在于便于将来处分房屋(《物权法》第28条、第31条)。  相似文献   

13.
<正>《物权法》作为我国调整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其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关系”两章的内容直接涉及物业管理,它的颁布为物业管理提供了民事法律依据,它给物业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笔者仅就《物权法》有关规定对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突飞猛进.非所有人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情况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动产的租赁关系和租赁权价值评估业务逐渐多了起来。不动产的财产问题也突显为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两大范畴,人们对物质资料的使用过程被划分成对法律上的物的“所有”和“利用”两大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知积产权”?一般说来,财产有三类: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其中后者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通常义分为两部分,即“工业产权”和“版权”。根:M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对卜列各项知识财产的权利: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在设立抵押权后,抵押人能否处分不动产抵押物,我国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一直持保守和谨慎态度,往往过于看重不动产抵押权在担保债权实现方面的功能,对抵押人的权利作了种种限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到物权法立法的几个草案,均将抵押人处分不动产抵押物视为“不轨行为”,在法律条文尤其是运作程序上层层设“卡”。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于二00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物权法中关于不动产异议登记的规定,对于房地产登记有重大影响。其中,关于不动产异议登记的规定,与上海市原执行的《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以下简称“登记条例”)中的同类登记规定有显著的差异,使相关部门在办理异议登记时实务及操作产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就笔者的理解和认识,对两者的差异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是民法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财产归属和支配关系为内容的法律。物权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产权,与每个人的经济活动休戚相关。房地产是人们主要的财产,各种房地产权利更是与物权密不可分。而今《,物权法》已经正式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理应给予这一重要法律以充分的关注。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关注《物权法》的内容以及对我们的工作将产生的积极影响。自从梁慧星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问世以来,已经历时8年。其间,对《物权法》草案已经进行了多次审议,并且通过媒体公开向公众征求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自然人、法人将自己的构筑物等不动产财产推向市场,以求将合法的财产以资产、资本的身份为自己带来剩余价值。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构筑物等不动产进入市场的前提是登记。《物权法》的实施为构筑物登记创立了法律上的依据,也成为我们房屋登记机构的一个新课题。近日,我们蓬莱市房地产管理处为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办理了码头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成为蓬莱市第一例码头为抵押物的构筑物抵押权登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国土资源管理影响重大。国土资源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物”,规定土地产权和矿权保护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物权法》最重要的内容。《物权法》全面肯定了《士地管理法》确定的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肯定了近年来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所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土地管理成果。同时,《物权法》确定的不动产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等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