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经济适用、节约环保、可以循环利用的园林绿色体系,是实现园林绿化节能最大化、效益最优化、效果最佳化的必然要求,这对于典型干旱荒漠气候带的克拉玛依,探索并致力于实际应用,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旨在通过建设节能节水的节约型矿区园林结构的实践,探索矿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及本地园林绿化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以开源节流、控制成本为目的,以建设宿根花卉扩繁体系为突破口,进行了节约型园林结构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2.
宁艳杰 《北方经贸》2014,(6):25-25,27
如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急剧恶化等严峻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顺应历史发展之势,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为全国人民绘制了一副美好的愿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实现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建设"美丽中国"应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倾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中国传统园林积淀了几千年华夏文明,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思想活跃的今天,把握好继承和发展,促进园林景观设计方向的健康发展,是倡导人文生态设计理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给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湖北民族地区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在分析绿色营销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绿色营销是湖北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竞争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推进绿色营销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纲领.生态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张静 《商》2013,(8):245-2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也是党的十八大的灵魂所在,就是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更深一层次的定义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同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绿色大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创建绿色大学将成为21世纪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绿色大学的内涵特征、内容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宣传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在城市文化宣传中,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建立城市文化形象,可有效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对于历史文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宣传,也要保证科学理性,要紧密结合城市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人文自然特色,使城市形象脱颖而出,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把握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建设集低碳、环保、智能、集约为一体的绿色城镇势在必行。本文在介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绿色生态城镇化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苗青 《消费导刊》2009,(23):42-43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文明发展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类生存面临严重挑战,将环境与发展、环境与文明放在一起考察成为各国发展现代化的共同课题。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的真正实现,保障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商》2014,(41):73-7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篇章系统进行论述,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正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福祉,因此,公众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当代、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本文以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疆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现实承载,地处北疆的克拉玛依是新疆布局中重要的区域发展重心、交通运输枢纽、战略承载载体和综合产业集聚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新疆油田矿区抢抓机遇,突出质量效益中心,体现创新驱动效果,推进精品矿区建设。立足老旧石油小区,不断探索实践,焕发生机活力,让改革发展成果再次惠及民生。实践证明,环境改造思路得当,方案可行,措施具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科学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紧扣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的一项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绿色发展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引领之一。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生态文明简单来说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理论形态。现阶段,林业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对于林业部门来说,林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生态文明视阈下林业部门应当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11)
当前,国家对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愈来愈重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好城市在发展中沉淀下的文化遗产,在旅游中注入文化氛围、文化内涵、文化精神,推进文化旅游强市的建设,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文化开发的重镇,本文正是以景德镇陶瓷为例阐述陶瓷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深入发展以陶瓷为特色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张耀东  王苏欣 《商》2014,(41):46-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崛起之路,建设山清水秀的河北。本文研究独立学院“绿色人才”培养助力河北省“绿色崛起”的可行性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和问题导向的交合,需要人们从对中国古代生态理念、西方绿色运动及其理论、国际社会的绿色理念获得灵感和借鉴,需要人们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得到理论支撑,需要立足现实,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中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柳州是国家文化名城建设试点城市,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与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需求仍不相称。应从市基本情况出发,科学选择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合理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引导、保护和市场化指向的促进作用,制定出具有柳州特色的政策体系来指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柳州成为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其对策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和法律体系;改造三大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产业崛起;积极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微观上重视教育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更加严峻的现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思想,为全体人民描绘出一幅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实现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美丽中国"建设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之中。建设"美丽中国"应通过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以及强化经济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作用等途径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国家或区域发展的中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区域。和谐规划就需要从政策高度,以广阔的区域视角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为切入点;而和谐城市应是以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城市发展应符合客观规律,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应协调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与风景名胜应合理保护与利用,城市文明与城市特色应充分实现和展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应依法进行,成为充满繁荣、祥和、法治、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以和谐规划促进和谐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