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李延芬  李红玲 《商业时代》2012,(24):142-1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我国政府在2009年下半年正式提出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并有潜力发展成为地区支柱的产业。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入手,在对云南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现有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完善了扶持政策,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能力是重要且关键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持续优势,为我国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11,(1):33-3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规划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也已正式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的旺盛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谁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阐述了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发展辽宁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要采取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PPP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通过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新塑造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对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效益持续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支持无疑对"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成长起到了决定性支撑作用。全面评估"十二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对于更好实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在近几年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和前瞻性的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均有重要意义。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波动性大、不稳定、规模小等问题,无法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在政策方针、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尤其是财税政策。财税政策是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实施产业政策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能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面临问题多样,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显现出不同的发展问题。在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解决发展问题时,政府是不可忽视的角色,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经过分析归纳,提出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体现在政策、市场、技术、产业结构四方面上的作用,并提出政府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产业特征、产业选择、产业发展规律等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勇  熊名宁  肖旸 《商业时代》2012,(31):108-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本文研究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趋势,结合最新出台的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提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志海 《商》2014,(6):210-210,189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和社会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篝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及其现状,并提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商》2016,(6)
<正>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概念。为了尽快形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的题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中指明了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集,具有资金需求大、融资风险高的特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是金融支持的一种创新,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基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机理,应健全法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护,培养专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才,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然而非效率投资问题一直普遍存在并制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可知,媒体关注和会计信息质量确实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效率投资产生显著影响,所以以2015-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旨在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解释媒体关注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效率投资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和作用机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发挥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确实可以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具体路径为正面媒体报道能有效缓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足;而负面媒体报道反而抑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度投资。且会计信息质量在媒体关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有两大特征:一是战略性,对国民经济有着战略地位,起着引领和支撑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二是新兴性,直接应用最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有望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曾婷 《商场现代化》2014,(2):129-12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未来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着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融资服务体系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对投融资服务体系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新投融资模式,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级金融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于今年9月21-22日主持召开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温总理在会上指出,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新兴产业,既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乔良  李圣状  李晓霞 《商》2012,(13):160-16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产业,七大支撑产业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各省级和区域发展正积极利用各地区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针对这一发展现状,从加强能力建设和打造支撑体系两个角度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1)
目前全球正掀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热,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其次详细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路径和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扮演的角色进行理论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政府从引导、激励、规范和服务等四个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