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教育公平是促进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催化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一定程度表现出失衡乃至不公平的现象进行分析,突出表现为城乡、区域、阶层、性别、民族教育的差异等,本质上说,仍是弱势群体的受教育公平问题。而实现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降低制度运行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恒久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公平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探讨教育公平的深刻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缺失成因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且分配失衙、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二元结构、效率与公平兼顾失当、教育弱势群体关怀缺失,文章指出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及制度创新才能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政治、经济、社会权益享有不公的主要原因在于法治滞后,主要是缺乏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部门法、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利益表达制度等,因此要从制定并完善弱势群体的相关立法、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加强执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弱势群体公平享有权益.  相似文献   

4.
汪杰锋 《品牌》2014,(11):268-268
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在于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起点、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所存在的有失公平问题,应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和着力改革教育招生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弱势群体子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雷旭平 《商》2014,(50):260-260
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社会持续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受教育情况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满足残疾学生参加高考的需求,2015年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这一规定不仅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残疾学生高考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这是对我国残疾人健康教育的良好践行,更是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做出的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6.
王玉国 《商场现代化》2008,(16):250-251
在现代社会制度中,中小股东作为处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弱势群体,其利益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法律价值的体现,我们有必要在立法、司法、事后救济等方面加强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与救济,以促进我国社会法律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不少缺陷,社会保障对调节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在变革过程中,对当前推进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工作应重点发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针对我国"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实际情况,探讨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从法律、法规层面推进社会保障,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李东福 《品牌》2011,(6):22-2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党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针对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享受高质量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刚 《商业研究》2006,(6):195-199
解决农村贫困是我国新世纪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制约农村发展的真正因素是农村教育权利贫困。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形成主要是制度上的原因,而且导致农村在贫困中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导入经济法的理念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农民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实现社会实质平等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0.
近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体上看,<纲要>内容全面,思路清晰,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好的,明确的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突出义务教育以及整个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明确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的基石,是河南省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存在的教育投资不均衡、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教学质量不均衡等现象,提出了改善这种局面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10,(7):29-29
近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体上看,《纲要》内容全面,思路清晰,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好的,明确的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突出义务教育以及整个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明确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我认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市郊弥牟镇和大弯镇的特殊群体——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选择问题的实证案例及其理论分析,揭示了非正规就业是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合理的再配置形式;城市政府现行相关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导致非正规就业制度成本上升,无助于这一群体生计的可持续性。城市政府应积极看待非正规就业的正面功能,以新的制度安排促进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弱势群体创造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公平机会。  相似文献   

14.
龙厚 《中国电子商务》2014,(13):128-128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显著加强;教育资助制度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晰。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的差异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差距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而教育公平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层的发展。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进行研究,找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情“差异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国力增强,民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高,教育公平成为民众关注焦点,成为各级政府着手解决的问题。基于我国现有国情推广差异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公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成都市郊弥牟镇和大弯镇的特殊群体--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选择问题的实证案例及其理论分析,揭示了非正规就业是大龄、文化程度低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合理的再配置形式;城市政府现行相关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导致非正规就业制度成本上升,无助于这一群体生计的可持续性.城市政府应积极看待非正规就业的正面功能,以新的制度安排促进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弱势群体创造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公平机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安服务分为基本类预防型服务、非基本类预防型服务和打击补救型服务三类,其公平原则分别对应为: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我国目前社会治安服务存在基本类预防保障型服务均等化不足、非基本类预防保障型服务制度供给不足和打击补救型服务对弱势群体关注度不足等问题,应当通过细化分类供给、推进政府供给的均等化和完善服务评判机制等促进服务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和我国实际,总结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文章主要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设置原则、结构特征和课程质量的评价方面作了适当分析,重点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吕伟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45-46
廉租房制度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住房保障的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有效解决我国城镇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的廉租房制度实施有几年了,但由于各种原因,廉租房制度步履维艰。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我国逐步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居住权利,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