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碳排放权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低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以下简称:纳入门槛)指强制要求参与碳交易的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基准量,它是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纳入门槛设定直接影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和排放总量,并与排放配额分配、碳交易活跃度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碳市场履约成本等密  相似文献   

2.
<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是碳市场制度的基本要素。碳市场总量是指碳市场排放配额(许可)的总量。碳市场总量的设定确保了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是碳交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碳市场总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配额分配的合理性和配额的市场价格,如果碳市场总量设定较宽松,可能会导致碳市场配额分配过多,从而使配额价格过低。碳市场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3.
窦勇  孙峥 《中国物价》2015,(2):42-45
通过分析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总量目标、覆盖范围、测量报告与核算(MRV)体系、配额分配、市场运行、管理体制等要素,总结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特点,提出了广东省试点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完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直购行为下企业围绕碳排放权价格的讨价还价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阶段基于项目交易的碳排放权成交价格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碳排放权市场建设落后和国内外企业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CDM排放权交易价格较低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升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范庆泉  梁美健  乔元波 《财贸经济》2021,42(11):101-115
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是构建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基础.当前"效率兼顾公平"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混淆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既无法实现各地区碳排放边际成本的均等化,又可能产生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本文构建了包括多区域的一般均衡模型,厘清碳排放成本与排放权要素报酬的辩证关系,设计区域分离和全国统一两种类型的碳交易市场,比较两类市场中地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差异,并给出区域间碳排放权再分配的可行方案.主要结论为:全国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减排总成本的最小化,这是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性的体现;基于各地区实际排放成本分配排放权的方案,会减少碳排放成本下降地区的要素报酬,进而降低该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地区实际排放量占无约束时初始排放量比重与总量约束比例的大小关系是碳排放权再分配的主要依据.当全国市场某地区的实际排放量与初始值的比值远高于总量约束比例时,该地区分配的碳排放权高于其实际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但还很不完善,存在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碳排放源难于监测、政府监督管理碳排放力度不足、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产权法律界定不清、排污收费标准较低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完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建立严密灵活的碳排放权监管体制、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配置、界定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完善我国碳排放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体制等措施来实现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典型定价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增多,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介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兴起和发展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测量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价值估价方法、实施总量控制和初始合理分配相结合的配额机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期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定价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碳排放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具体指政府通过设定某一区域的碳排放量上限,按规定免费或有偿将碳排放权分配给各排放单位,并允许各单位对实际排放量与所持有排放量配额的差额进行商品化交易。该制度具有优化碳资源配置、最低成本实现污染控制目标、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等优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具市场化、最高效、最具发展前景的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的一项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东省是国家第一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2012年9月11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广州联合交易园区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2030年左右达到排放峰值目标的重大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碳排放交易相关政策文件,实施了7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针对排放权交易试点会计处理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适用于北京、重庆、广东、湖北、上海、深圳、天津等七个试点地区的参与排放权交易机制的重点排放企业和参与碳排放权买卖交易的其他一般企业.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使法律界定下的碳排放权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且可以进行交易,由此产生了碳排放权价格问题。碳排放权的供给方转让一定的碳配额给需求方以获得利益;需求方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碳排放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得到碳配额,这个过程中,碳排放权如普通商品一般具有了交换价值。将碳排放权内化为企业的成本正是对科斯定理的应用,以最低成本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控制的有效手段,而双向拍卖机制作为一种高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广泛应用于各种金融及其衍生市场中。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传统的单向拍卖模式效率较低,而双向拍卖机制的引入可有效提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本文在全面回顾和分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及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碳排放权双向拍卖机制,并阐述其交易规则及效率,以期对我国未来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碳排放基本需求,既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环境,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建立健全包括总量控制制度、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和监督与评估制度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短期内以免费分配为主,远期采取拍卖分配方式,过渡期采取混合的分配方式;第三,实施碳排放权分级管理,由中央负责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增加地方政府在排放配额管理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促进形成碳定价机制,有助于激励排放企业以更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在"两省五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21年7月16日,...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抓手。上海是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之一,2013年11月,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覆盖17个行业、191家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温室气体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50%以上。2014年6月30日,上海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以100%的履约率圆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4年中央改革办将"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和分解落实机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建立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重点改革任务重点督办。一、必要性与紧迫性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已经成为建立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碳排放权交  相似文献   

17.
碳贸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开展以二氧化碳(CO2)为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贸易(以下简称"碳贸易"),能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近年来随着碳贸易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碳排放权的属性、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国际碳贸易市场体系、中国碳贸易研究等4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刘海英  钟莹 《商业研究》2023,(1):98-107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市场化手段。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SDM-DID)和中介效应检验对其减排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存在高-高排放、低-低排放地区聚集的空间特征;两种碳减排政策在考虑空间关联性后仍然具有显著的减排效果,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试点省份周边地区能借助试点省份的政策红利实现碳减排,而“碳税”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存在“污染天堂”现象,碳排放权交易能通过促进工业结构低碳转型、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减排,“碳税”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邓红梅  严良 《商》2013,(14):334-334
由于全球气温的逐年上升,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总量控制与碳交易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因而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碳配额分配的角度,对我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侯雅婷 《商》2014,(43):82-82
随着对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碳排放权市场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利益集团的重视。本文通过决策表并结合欧盟排放交易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研究机会成本,以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