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1998-2004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不同地区税收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征税努力程度是现阶段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税收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现阶段市场化指数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税收规模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2000-2010年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统计模型,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市场化、经济增长和国内私有投资之间的挤入挤出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市场化率作为一个宏观层次的二层变量解释了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不同省份之间变异的29.8%,较好地解释了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挤入效应强度在不同省份的不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仅直接对国内私有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还会增强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其它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率每增加1个单位,经济增长对国内私有投资的挤入效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0.22个单位。同时研究还发现,FDI对国内私有投资挤入挤出效应在不同省份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对泛珠三角区域大部分省份产生了挤出效,市场化程度对FDI与国内私有投资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1980—2003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总结和批判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作用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实证研究,并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存在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算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效率情况,进而采用Tobit模型探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值不高并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水平、外资依存度对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而过高的投资规模会抑制数字经济效率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教育投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对Dowrick和Rogers框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在一个框架中同时分析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修正Dowrick和Rogers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1-2005年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既有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作用,同时也有新增长收敛机制的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收敛机制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状况与区域间引资差异,文章从FDI区位选择理论出发,在收敛理论基础上,构建FDI收敛模型,考察空间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对FDI收敛的影响。研究显示,首先,1997-2019年中国各省份FDI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存在一定的集聚效应;其次,收敛特征方面,在华外资不存在显著的整体α收敛,各地区FDI存量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减趋势,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这意味着地区间引进外资具有“追赶效应”,FDI低存量地区具有较高增速,并且,引入空间效应后的收敛系数和收敛速度都有所增加;最后,影响因素方面,除了FDI空间溢出有利于区域间引资均衡以外,传统的战略资源状况、一般性资源状况、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引资收敛的积极作用仍值得重视。文章据此提出了重视空间聚集与空间溢出效应、引导区域间错位发展、落实全国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引资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依据中国30个省市1952-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对省际区域经济周期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区域进行聚类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从波谷个数来看,全国各省份至少出现了10次波谷,最多的省份甚至有14次;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来看,全国各省份均呈现出收敛趋势,且东部省份的收敛速度和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从省份之间短期波动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共有44组省份(全部对象共计900组)的相关系数未能通过统计检验(P值取5%);聚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东部省份的聚集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两阶段古诺博弈模型演绎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视角,分别实证分析了先发省份与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是负向的;政府干预对先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强,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政府干预对后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弱,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随着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先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效应会随之弱化,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效应会随之弱化.此外还发现,适度的政府干预与提升市场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否存在影响,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和空间经济收敛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省域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和空间经济收敛模型下,地方政府债务均能加快省域经济收敛速度,即地方政府债务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空间经济收敛模型下,地方政府债务对省域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更大,欠发达地区追上发达地区时间显著缩短;考虑地区异质性后,东、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加快了经济收敛速度。基于此,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举债,严格把关有关债务投向的决策和监督,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2015,(8)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线。国内外学者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就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泰尔指数对省域流通经济差异的收敛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其收敛速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特征,即本地差异的形成也会加剧邻近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各省份2005年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投资环境呈梯形分布,大致分为三个梯度,分为A级、B级和C级投资环境。根据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利用影响因素在不同梯度间的扩散效应,提出了东部在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改善,发挥其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三个阶段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政策路径,运用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改革"对旅游业发展、就业、收入分配、人们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旅游经济区域具有显著差异性,研究结果为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从经济联系品级圈、经济联系可达性和经济联系互动量3方面,定量分析江西省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江西省在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品级圈中为三级中心省份;江西省与其周边省份的可达性较好,而与贵州、云南两省交通联系亟需改善;空间距离对江西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互动量影响显著。依据获得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广 《商》2014,(28):191-191
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经济收敛分析方法,以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378个县为基础,就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gI、LM—Error、LM—Lag及稳健LM—Error、稳 健LM—Lag检验分别探讨中国省、市、县级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及其表现形式。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绝对母收敛和条件β收敛,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经济收敛理论的基础上,对安徽省1991-2011年区域经济的收敛性进行β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该阶段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是引入工业化、市场化和地区虚拟变量后,该省呈现β条件收敛。另外,该地区在被分为三大区域后,除了皖中以外,皖南和皖北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俱乐部收敛。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缩小省域经济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经济增长中收敛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附加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进行变换得到可以检验经济收敛性的回归方程,就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沿海省份经济之间不存在绝对收敛,只存在阶段性的条件收敛,条件收敛性的结果表明投资效率对沿海省份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同样对外开放程度在90年以后对沿海省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区域市场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形成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江浙粤三省颇具典型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浙江模式中的“体制引擎”和“发展引擎”较具典型意义,对全国其他省份的市场化发展具有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孟婷  陈超  洪立 《北方经贸》2014,(11):34-35
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是今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笔者采用TOPSIS模型比较了我国不同省份CO2排放总量的差异并进行了定量分级,采用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比较了各省份CO2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异同。并分别就不同的类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鑫生  郭龙飞  李芳 《财贸经济》2019,40(4):100-115
本文使用能够由企业判断反馈的、具有省域区分度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测度了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开埠通商历史作为工具变量,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视角,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各省份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在控制关税等因素的情况下,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大幅提升我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不同地区贸易便利化作用的差异也揭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效果;虽然贸易便利化会带来贸易转移效应,短期抑制省际贸易,但是它能够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省际贸易,从而提高国内经济相互融合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