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林宇 《中国广告》2012,(5):102-103
不管是国家形象片,还是城市形象片,均是一种软实力、软形象,其影响力、影响方式也是软性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相似文献   

2.
基于品牌认知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本文以世博会德国国家馆为对象进行受众体验设计与国家形象传播的综合研究.通过对其场馆设计和传播模式的分析,得出通过场馆设计进行国家形象的植入性传播结论,对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关成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大部分学者单从政府角度或旅游者认知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政府和旅游者两个视角相结合的城市旅游形象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信息收集的方法,分析了当前成都政府网站、旅行社网站对成都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以及旅游者对于成都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从旅游者角度出发,以游客对于成都的认知——景点和美食两方面设计出新的成都城市旅游宣传口号:"巴适成都景、美哉川之味",并进行了相应的网络宣传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名人旅游形象广告是旅游市场营销方式,以受众认知为基点,对其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受众个体因素与此类广告认知之间的关联情况及受众消费评价,以分析广告传播效果,并尝试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会展形象识别会展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是会展客户(受众)借助会展理念、行动和符号,对会展活动形成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是受众通过亲身体验、人际交流、宣传媒介等而形成的。从会展机构的角度来考量,会展形象识别是在结  相似文献   

6.
秦小辉 《现代商业》2008,(15):286-287
在媒介生产中,主持人形象建构与呈现是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闻联播"换脸"事件进行内容分析,研究探讨主持人形象的本质以及与媒介形象之间的关系,发现媒体在报道上的"形象偏向"和对受众的认知态度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燕 《商场现代化》2012,(19):23-24
"自我"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一种自觉,是内心世界对周围社会环境与自身存在之间辩证性的一种觉察。而服装作为人表达自身形象和确认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正是自我认知外在化的的一种表达。本文拟从社会角色、心理意识、个性需求三个层面入手,阐述以上着装自我认知对服装消费心理的影响,并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给予服装营销领域以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
某种程度上,国家的外交活动可视为是在维护自身对国家形象的认知行为。纵观中国外交史,国家形象认知的主体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精英阶层";因此,中国外交史可视为一部"政治精英"基于对国家形象的理解而有所作为的对外交往史。在朝贡体系中,中国千百年来树立起的辉煌国家形象深入人心,外交过程中封建王朝时刻在维护这个辉煌的国家形象,并且这一形象深深影响着近代、现当代国人的心理。基于中国外交史以及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的崛起一直有着一条重要的规律——曾经处于并意在重新回到东亚地区主导国地位,而且这条规律在外交史和当代国际政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品牌知识是消费者视角下的品牌资产核心要素,品牌知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的过程.本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品牌知识的形成过程,认为品牌知识由品牌认知、产品认知、品牌价值认知以及品牌态度这四个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将品牌知识形成过程分成了四阶段和三层次.  相似文献   

10.
品牌视觉是品牌价值理念和品牌信息的载体,是品牌价值和品牌信息的有效体现手段。对于任何一个交互界面而言,受众都首先识别形状、颜色、版式等信息,然后才能具体理解文本。微信交互图文排版因为具有植入高清无损素材的优势,所以可在推送中达到1∶1像素级还原品牌VI的效果,受众在识别图文中的形状、颜色等信息时更清晰准确地传达了品牌视觉形象,有利于受众对品牌的调性的感知和理解,并且加深了受众对品牌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心理上接受的过程,要经历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阶段。按照广告心理学的原理,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阶段性、渐进性的过程,前一阶段认识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认识是前一阶段的继续。为了提高企业广告媒体成本投入的效率,提高营销宣传的效果,必须充分认识消费者对广告媒体在传播旅游品牌中的心理认知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促进策略,提升企业的广告媒体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文 《中国广告》2001,(12):78-80
只要读过一两本"广告学"之类的书的读者,对"广告通过媒介到达受众"这个句子就没什么困难了,在与其他广告人进行话语交往时,对方不会干瞪着两眼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这个陈述句是一种结构性描述,说明了"广告"、"媒介"、"受众"这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同样的一个陈述,肤浅的"大众型"理解和深刻的"专业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把它当作一个现成的知识和理所当然的东西,而后者则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知识都是局部的,都是一定的人群通过相互交往获得"主体间性"的结果,并能够意识到现象本身和关于现象的认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事情。也就是说,上面这个句子只是在读过几本相同的"广告学"的书的读者人群之间通过相互交往获得了一定认同的"话语",一旦离开了这  相似文献   

13.
诗歌英译,对于诗歌意境美学准确把握和体验是优质译文的先决和基石。本文追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义理,深入探讨其中概念范畴、认知隐喻等重要概念,并将这一西方语言学中的概念运用于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学体认,从意境赏鉴和其英译思维形成过程双重维度,探讨隐喻思维对于诗歌意境美学英译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城市旅游服务信息设计的新方法用以提升游客体验、传播城市形象。在研究游客认知行为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城市旅游信息,分析游客认知与旅游信息之间的关系,将信息识别、设计表达、形象传播等纳入信息设计过程。通过游客行为分析得出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的架构,包含信息服务过程、信息平台搭建、信息传播的方式。结论:以游客认知为基础的城市旅游信息设计可以从使用、体验、传播等方面深度挖掘需求,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完善信息的表达与传播,改良旅游服务体验,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地沟油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地沟油的质地是"分布"的,收集和处理是"分布"的,来源和使用单位是"分布"的,监管是"分布"的,分布式认知理论以及强中心收敛机制对地沟油治理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信息收集渠道充分应用分布式认知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强中心收敛机制,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实时传递信息、快速行动的治理体系,旨在使地沟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宗煜  徐红琳 《商场现代化》2006,(12):102-103
广告是企业用来对目标客户进行直接说服性沟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本质是向目标受众输出负熵的过程,目标受众通过负熵的输入,减少了其认知系统中的广告熵值,降低了目标受众对广告企业观念、商品或服务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在目标客户认知系统中的混乱程度。  相似文献   

17.
施皇震 《中国广告》2008,(10):32-32
从某种意义上讲,奥运会成为了许多商家在中国实施长期品牌推广战略的障碍。为了使自己的品牌认知与奥运挂钩,企业甚至忽略了自身品牌的独特定位和目标受众,忽略了品牌应有的持续一致的形象诉求。奥运会结束之后,商家将转而重新审视并致力于针对自己的目标受众,努力将品牌含义中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激情、价值观与消费者的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认知、需要和期望。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江苏13个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了解与期望,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比较低,且受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信息关注程度、对食品安全信息关注程度和年收入的显著影响,消费者期望通过可追溯体系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等认证"、"品种来源"和"生产各环节的卫生状况"等信息,并期望由政府职能部门(工商、质检部门)或专业权威机构提供可追溯信息。  相似文献   

19.
张岚  侯国林 《商业研究》2014,(3):186-192
世界遗产地形象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游客对于遗产地形象的认知、对于游览遗产地的满意程度,将有助于提高遗产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培养旅游者对遗产地的忠诚度。本文以中国安徽宏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外三维耦合结构的形象测量模型,分别建立由"功能型"、"混合型"和"心理型"构成的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通过抽样数据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运用多因素回归方程验证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感知对于重游决策意向的影响,旨在提出世界遗产地开发建设和保护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能力"对于创新思维.拓宽思路具有重要的认知作用.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叉推动了认知的发展.本文则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将其付诸外语教学实践,试述培养"隐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