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专家说地铁     
《楼市》2005,(12)
杭州市副市长杨戌标地铁,不可替代的历史机遇地铁对杭州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单核城市,向“一主三副”的大都市形态发展;对进一步充实“住在杭州”内涵,打造更为理想的人居环境;对更好地保护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机遇。这对疏解老城区的人口数量,降低老城区的建筑密度,保护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杭州市规划局局长阳作军走,住到郊区去地铁可对杭州“两疏散”格局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即疏散主城区人口和主城区住房。地铁的建成使市区人口和住房疏散到郊区后,三个副城和六大组团随之就能很快实现…  相似文献   

2.
陈亮 《东南置业》2004,(79):27-28
前言:在福州城市中心区用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下,城市由二环路沿线向外拓展,在新区中寻求房地产业发展空间是大势所趋,这必将更多地依赖于城市快速路及相配套路网的规划建设;同时福州城市远期实施“东扩、南移、西拓”构建“跨江滨海”的城市发展战略也将更多地以依赖于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组成的骨架道路网;未来城市快速路将更显著地影响城区人口向近郊区疏散的趋势,决定郊区高尚居住区和休闲度假区的布局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0年和最新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2010年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近10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研究表明,北京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老城区人口依然在增加,仅有西城和崇文区出现了人口净减少,其他区域人口都在增加,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从市区到郊区递减;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区基本为100%城市化,没有出现中心衰退,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增长主要是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且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在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最后探讨了它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越博  孙宁 《价值工程》2021,40(36):1-3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发展已经由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进入存量优化的新阶段,而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小城市的持续更新中遇到许多特有的问题,西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的小城市就普遍存在老城区街巷空间的衰败,这些空间严重影响城市的更新发展.本研究以庆城县老城区为例,提出城市街巷空间更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类似小城市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为西北地区小城市发展更新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13):23-26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后灾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避难疏散作用的发挥。为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Arc GIS软件从可达性、服务面积比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昆明市东川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北部城区严重缺乏应急避难场所,存在较大的服务缺口。  相似文献   

6.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7.
郊区县居住小区,北京人的安居乐园?吴军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市区人口必然要向郊区疏散。除了拆迁户外,郊区县十几万元一套的房子也使一部分迫切需要住房的人,或自己购房或随单位分房走出城市。根据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城市总布局的基本方针是:“改变...  相似文献   

8.
城市新商业空间的区位和类型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及新商业业态的大量出现,新商业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在中国城市中迅速涌现,对传统商业空间和城市整体功能空间结构带来一定影响.新商业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核心区、老城区边缘、城郊结合部的快速干道附近和郊区新城,主要包括便利性和日常用品消费空间、选购商品消费空间和高档多功能消费空间等三种主要功能类型.新商业空间的业态、区位及功能类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规律可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后郊区时代都市区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1990年代美国都市区空间的发展态势:半数以上传统郊区衰退、继续向远郊、乡村蔓延、部分郊区和老城区复活而呈现的马赛克空间结构;并从房地产和城市空间竞争角度探讨了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成因;最后,剖析了美国后郊区时代都市区空间管治的一系列对策,包括成立协调机构、引进管治新理念、制定综合区域规划、制定相应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办公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北京城市写字楼2009年调研数据的空间统计,研究北京市办公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模式.研究发现:北京市写字楼总体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布重心向北倾斜明显,主要分布方向为"西北-东南",空间离散程度逐渐加大,显有逐渐向近郊及远郊推进的趋势.同时,北京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的过程,"西北-东南"向的空间格局标示着北京城市办公功能空间布局的主导方向;其演变模式先后经历了离散-极化-扩散-稳定四个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心城区内部已形成的办公集聚区的空间承载量有限的情况下,办公活动将向外扩展,办公活动郊区化将对缓解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平衡城区与郊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再组织——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步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纷纷掀起新城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以此来扩展原有的城市空间,并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新城的发展也成为周边小城镇发展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理念在我国小城镇规划领域开始探索应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在镇域规划中初步探索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应用方式。实践表明,TOD模式应用于小城镇规划中,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土地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的交通组织、均享性的公共设施布局;TND模式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小城镇的居住组团模式的运用、城镇空间尺度人性化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正处在从粗放阶段向提高品质转变的时期,老城区的低碳化改造更是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重点所在。不同的老城建设条件、自然条件不同决定了千姿百态的老城不可能改造成一种或几种相似的形态,本文主要探讨老城向着低碳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开发模式转变模式,而非“改造完成后的相对固化的空间模式”,并力图找出老城低碳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寻理想的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具有时代性,记录着社会发展的足迹,不同的时代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当一个时代结束,那些曾经辉煌的城市区域社会作用减弱,面临着没落和冷清.城市不仅需要扩张的增量式发展,同时也需对老城区进行存量式的发展.近年来,老城区更新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意在以大连市二七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讨论老城区整治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曾经拥有城市独特资源的老城区日益衰退,老城区的有机更新及传统风貌保护成为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太平街片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以太平街片区(老城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由城市快速建设引起的景观风貌物质化问题和由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景观风貌变化的非物质化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演变中的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和道路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明朝、清朝、民国和现代(2008)四个时期节点,基于空间句法并兼顾传统的统计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老城区用地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系统通达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南京老城区2020年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通达性,验证南京老城区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王璐 《企业导报》2014,(23):60-61
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主要内在驱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德州市城市空间向外扩展,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的组团形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抗战防空疏散的近代重庆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于安全需要,以战时首都重庆为主的后方城市开始了向乡村疏散的"自救"过程。在疏散的同时,乡村也迎来特殊的建设机遇。几年下来,疏散促使重庆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开始了城市化的发展。疏散过程中形成的新的聚集点,成为战后规划卫星市镇的首选,奠定了今天重庆主城区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9.
韩国汉城都市区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化过程中 ,当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并占主导地位时 ,城市要素和职能开始自城市中心向外围移动和扩散。在郊区化阶段 ,城市性用地由中心城向外不断扩大 ,原先受农业支配的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地域。与此同时 ,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 ,功能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而形成由中心城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都市区的出现是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但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都市区也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20.
改善与优化老城区的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西安市老城区交通问题,以减少老城区内交通量和优化出行环境目的,提出了改善老城区交通及优化老城区空间环境的几点对策,希望对整合西安市道路资源、缓解和改善老城区交通压力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