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式制度的局限性促使我们考虑基于企业家文化价值观的非正式制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深层次解决问题。通过对587位企业家的调查,证实企业家文化价值观五维度中的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集体主义都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面子关系、权力距离不具有显著影响。不确定性规避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需完全通过企业文化、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来发挥作用;长期导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需完全通过宗族式、等级式企业文化以及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来发挥作用,部分地通过灵活式、市场式企业文化来发挥作用;集体主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需部分地通过企业文化、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来发挥作用。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家文化价值观与企业文化、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应积极培育中国企业家阶层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使其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和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家问题日益突出起来。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成为了引人注目的话题。那么,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里首先要对“企业”的概念加以限定。我们可以将企业粗粗地分为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所谓古典企业,是出资者与经营者合二而一的企业,这时的企业家实际上是资本家。而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出资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企业,因此,企业家包括了个人大出资者和高级经理人员,特别主要是指那些职业经理人员。  相似文献   

3.
秦奉禄 《经济论坛》1994,(13):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脱颖而出,企业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但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看,企业家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选人用人观念滞后,不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领导同志和组织管理部门仍未冲破传统的选用企业干部的思维定势,程度不同地存有“用行政领导的标准选拔企业家”的思想;“厚德轻才,求全责备”的思想;“论资排辈,凭关系用人”的习惯思想;“四平八稳,老实听  相似文献   

4.
郑英伟 《经济论坛》2012,(5):158-16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关注文化建设,但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都注重管理制度和人文关怀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很少注重和提及企业文化中的法律因素.西方的法制文明相当发达,他们的企业中法律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同步发展的.相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却缺少法律文化的意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人治”传统依然存在.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视角,用宏观分析的方法来构建企业文化,以期引起中国企业家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文化价值观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欣 《经济管理》2008,(5):79-84
现代企业中,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企业家文化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关系的角度,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企业家文化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取向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各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刘悦春 《经济论坛》1999,(12):18-18
一、对“企业家”涵义的再认识作为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开拓创新、进取敬业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企业家,就不会有成功的企业。而当前我国国内对企业家这个称谓也有不同的认识,一般都以为企...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持是影响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文章首先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和企业家商业关系资本 ,在此基础上使用178家江苏地区文化企业实地调研数据 ,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文化企业财政支持可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对文化企业财政支持可获性具有正向影响 ,但在统计上不显著;企业家商业关系资本对文化企业财政支持可获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且企业家商业关系资本的作用明显大于企业家政治关系资本 ,这表明地方政府在决定是否对文化企业给予财政支持时 ,明显淡化了以往侧重于通过行政权力主导补贴资金的传统做法 ,而更多地遵循了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公共财政资源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曲力秋 《新经济》2002,(5):100-107
中国(大陆)为什么出不了大企业家?这是一个问了许多年而且还会问下去的问题。“素质低下”、“传统文化糟粕”是近十年来国人在试图解答这一问题时提出的两种最居主导地位的说法。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然而,放眼周边的华人社会,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并不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等。在南洋,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在企业界,70%~80%的企业家都是华人。可见,中国人从文化传统、个人素质来讲,并不是不具备成为大企业家的潜在可能性,然而为什么在大陆没有出现这样的大企业家?本专访试图从超出企业家个人因素之外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9.
七、盛田昭夫 企业家的职责是通过创新来创造需求。这对于理解企业家、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非常重要。 有的企业家通过创造“不同的方法”来创造更大的需求。像亨利·福特、大野奈一和萨姆·沃尔顿,就是通过创造低成本生产方式,而斯隆则是通过多元化,创造了更大的需求。 有的企业家通过创造“不同的产品”创造新需求。这方面的代表则是小沃森和盛田昭夫,但他们都不是发明家。 在企业发展史上,发明家转为企业家的人不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研究企业经济的过程中,我感悟到“玩企业”实际上是“玩哲学”。尽管大哲学家不一定是大企业家,但大企业家一般都是大哲学家。不过,在大企业家的思维里,对传统哲学上若干重大关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突破”。实践是理论的最高评判。过去我们总讲理论指导实践,现在倒过来是理论服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首先服从实践,而不是相反。地形变了,地图必须随之改变。这样来应对理论,我们叫做改变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斯特曾说过:企业家是“一个经营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①风险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风险,为了使企业更好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网络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主体参与式创新,可优化创新网络的关系嵌入,两者是驱动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重要因素。结合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理论,采用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以贵州茅台和均胜电子为案例研究对象,按照“情境—过程—结果”逻辑,探析企业家精神与关系嵌入互动过程中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一般过程。研究发现:①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表现各异,企业家精神和关系嵌入的作用亦存在差异;②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遵循位点移动,整体呈“倒U”型;③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表现为市场导向为主的内部驱动路径和技术导向为主的外部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群狮子被一头羊带领,会变得如同一群羊;一群羊由一头狮子带领,就会变成一群狮子。具备战略智慧和高素质的企业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彼得·社拉克说,“当今世界,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企业成败存亡”。一些成功企业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各种优良品格和素质中,最具光彩和魅力的,是他们的现代文明素质。这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基石。因此,培育企业家文化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企业家文化是企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品德信用、个性气质以及为适应市场经济所具备的领导能力、领导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总结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美国的管理学者纷纷远渡重洋探讨和研究日本企业为什么能有这样高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通过对日本企业发展的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很多技术装备都是从美国引进的,也没有什么诀窍。最终美国学者发现日本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不仅高度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的”经营资源以及战略、结构、制度等“硬性”管理,而且更为重视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管理界有三句名言:“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因此成功的企业家首先重视对人的管理,注重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功的企业家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相似文献   

16.
赵天铭 《时代经贸》2010,(14):222-222
随着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日趋成熟,现代企业的价值观赋予了人更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企业价值观在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发展,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抵御不良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能力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动态竞争力”的概念,指出企业能力应与动态环境相适应。但是已有研究所没有考虑的是:由于企业在自身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而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能力与之相适应;同时,由于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家能力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匹配对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分析企业家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角色,试图初步构建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能够对处在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文化伦理价值支撑。应当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和谐等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以儒家的“诚”“和”为坐标,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培育能肩负民族振兴希望的新一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6)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起到的作用,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研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精心打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用于实践,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通过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组成要素,分析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从而探究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程明  陈辉  吕鸿江 《经济论坛》2003,(22):85-86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探讨。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治理结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看作企业体制中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软件”。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企业、大机构在创建初期或在改革之前都把确立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