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网络群体事件是网民思想情绪和群众利益诉求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反映出一个时期网民的所思所想。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有的能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的最后却失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同。失控的群体性事件,不少与当地政府千方百计掩盖真相,或是迟延公布或公布虚假信息有关。对网络舆情热点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和谐的网络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入手,要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必须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舆论;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2.
贺彬  纪新青 《中国市场》2015,(11):45-46,56
县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舆情应对,妥善应对网络舆情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县级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情,不仅是对自身形象的改善,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一种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现状,并以山东泰安D县为例研究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进以及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为县级政府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钰茹 《商》2014,(9):257-257,243
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虚拟性、交互性及匿名性等特点为中国公民提供了表达个人意见和情绪的公共空间。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是以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扩散,所以一旦某个信息进入人们的关注范围并展开讨论,单个事件极易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其发展途径和消退方式不同于现实空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其网络舆情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引导是执政行政能力的现实体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与政府的舆情引导密不可分。在新形势、新科技面前,管理者必须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切实掌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承担起舆情引导者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贫富差距过大和阶级固化、利益纠纷、官员腐败、公众表达渠道不畅、维权意识与法律素养不匹配等。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的"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扰动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政府部门要积极做好有关工作,以减轻和避免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法治观念;健全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畅通社会公众舆情表达渠道;增加政府行政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快速开展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6.
《商》2015,(51):156-157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往往通过互联网得以放大。学生是重要的网民群体,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发表评论、表达诉求,一旦向非理性方向发展,极易引发校园网络群体性事件,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对此学校应从提高互联网风险意识、提升网络舆情掌控能力以及建立互联网安全应急机制入手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25日,镇江市发生一起因加油站油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群体性消费投诉事件。在处理这起群体性事件中,工商部门快速反应、加强协同、突出重点、注重舆情,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可能升级的群体性危机。据统计,事件处置期间,共登记各类涉事车辆706辆,其中705辆汽车投诉纠纷通过协商解决,1起纠纷进入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公民有更多的渠道和能力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极大的加强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给公民和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渠道,但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公民极强的参与热情,更容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针对瞬间爆发并快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尤其是县级及基层政府如何快速应对,并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是现代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县级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国民众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的主要途径。由于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以及信息公开的滞后,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善治的兴起,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决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商》2016,(3)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从而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以及高发,这对于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政府群体性事件危机处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于这些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全面的掌握以及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危机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梳理学者提出的政府群体性事件危机处理策略,从而给政府更好的处理群体事件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 《中国市场》2015,(11):203-204
本文从当今社会网络背景出发,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定义,总结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传播内容的突发性三个特征。从影响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的智力引导因素和非智力引导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最终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史慧 《商》2016,(5):56+2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都处在巨大的转型时期,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舆情危机的处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新媒体不断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这就使得网络已经成为群众意愿最常态的表达方式,成为做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社会舆情最主要的表现阵地就是网络。但是在网络上发生的舆情极易成为虚假的新闻和失真的信息,对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社会舆情的主要特点,加强自身建设,采取有效的社会舆情危机处理方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分析社会舆情,促进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保证社会建设进程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网络舆情治理要给予更多重视。网络舆情的发展与蔓延,会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治理、加强个人治理、发挥政府作用等不同方式,实现对网络舆情发展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具有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对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一种考验。据此,尝试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简要概述,并探究其生成原因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周腾飞 《商》2014,(25):58-5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经历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这一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交织,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地域不断扩大。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梳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以及政府对其的公关应对,找出政府危机公关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并提出政府公关在处置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贾梦莹 《商》2014,(24):191-191
由于网络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随着社会转型,受众网络使用深度不断加强,网民的公民意识不断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在一定时期内将从偶发事件逐渐转变为一种常态事件。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成因和政府应对策略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应急处理这些网络舆情事件中暴露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  相似文献   

18.
张郁 《适用技术市场》2013,(12):190-19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迅速增加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公众在认知上所存在的偏差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危害社会安定。通过对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所存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应对和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日益迅速。而消防工作也需要面临各种网络舆情事件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影响消防队伍的形象。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灭火救援工作中网络舆情事件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网络群体性事件如果管控不利,极易诱发现实中的公共安全事件,因此对虚拟世界中可能引起强烈反响的群体事件进行有效的探测和预警,为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技术、隐空间理论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探测和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挖掘出网络中隐含的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有害群组,监测他们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的规律,并采用可视化方法对其进行图形化展现。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实用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