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澳门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作为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形式,城市生态旅游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又能够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章在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评价、分析了澳门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并对其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综合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探索人口高度密集地区的优化开发模式。文章分别从城市规模效应、城市空间结构测度与效应三个方面对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效应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展望。未来研究中亟需将城市规模效应与空间结构效应结合起来,构建城市综合效率提升导向下城市规模效应和空间结构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加强对中国超大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究如何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扩大超大城市适度规模区间,提升超大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伟 《经济师》2006,(10):92-93
文章主要通过对学术界中各种城市经营概念及内涵的分类研究,结合新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形势,分析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还对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两种提法进行了辩析,以求得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以山西省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确定旅游中心城镇的等级,按相应的等级进行旅游职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可按照中心城市确定旅游分区,发挥中心城市的组织和扩散功能;还应以城镇为中心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通道;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应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空间收敛视角下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收敛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6—2016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差异的演进特征进行定量刻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省域层面,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研究期内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2)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层面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出σ收敛特征,σ系数在考察期内都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总体差异逐渐缩小。同时,全国层面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地区分布还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但不存在条件β收敛;(3)土地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变量对不同区域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收敛过程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4)应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重要参照,通过规划约束、市场引导等抑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无序扩张。同时探索城市存量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指导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及新增建设用地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6.
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和排名,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静态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创新综合能力的特点,在对典型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颜莉 《经济地理》2011,(9):1470-1475
文章提出的我国城市创新体系创新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创新业绩和创新效率两方面对城市创新体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以我国目前五大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实践和实际数据对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与五大城市的创新实践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城市创新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实用性,如果实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进行监测和对策研究,对各城市制定创新战略、调配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发展创新环境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杰  周倩 《财经研究》2016,(9):75-86
文章基于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门槛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协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与二产/三产增加值之比也呈现倒U形关系;(2)城市“规模红利”的发挥受制于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结构红利”大小也受城市规模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虽然少数中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经初步出现规模不经济迹象,但绝大多数中等城市规模仍偏小,“规模红利”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同时绝大多数城市还未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的潜力,不宜过早“去工业化”.文章据此对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即要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鼓励城市规模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同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选取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山西省各市下一步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建星 《经济论坛》1995,(19):26-28
最近,省领导提出:不久的将来,石家庄要建成华北中南部的商贸中心,面向“三北”和全国的重要商埠,还特别强调,首先要抓好核心区商业的发展。湾里庙综合商业区已形成全市一级商业中心的雏形。因此,研究其发展经营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湾里庙综合商业区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现代城市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中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伟峰  张可  杨旭 《经济与管理》2010,24(11):41-45
当地需求、当地供给、公共制度、全球联系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四个重要的因素,其中公共制度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首要因素。采用全球500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方法,不但可以对多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还能比较同一城市的理论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从而找出城市间差异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2.
卢英华 《经济论坛》2009,(18):55-56
在现有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建设城市设计综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城市设计综合评价体系的概念和方法论框架,明确城市设计综合评价体系的定位和相对关系。论述了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及中国城市设计评价现状,并探讨城市设计综合评价体系的盟织机制和构成要素,分析城市设计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农业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农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快,为此,应进一步认识发展城市农业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有效地融入城市农业,合理布局和设计城市农业;同时,要加强城市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9,(2)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带来新一轮的城市综合开发浪潮。与此伴随而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政府诉求提升,正催动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变迁,梳理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3.0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为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质量强国、坚持质量第一、绿色环保GDP"的精神为指导思想,文章在传统城市发展综合效率三要素的研究基础上,引入了环境类指标,不仅使文章的研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国家宏观战略更加契合,还提高了城市发展综合效率测算的准确性。文章以我国4个直辖市、26个省会级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实证检验,测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效率,并分解为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研究表明,中国省会级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已经与香港近似;一些西部省会级城市的城市发展综合效率还相对较低;此外,很多大陆地区城市效率的增长率已经超过香港,具备了"后发优势",有望实现赶超。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合管廊的建设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城市用地,并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减少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对优化城市环境,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全国各大城市都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本文根据某工程案例,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城市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困境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步伐。本文将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以攀枝花市为例,应用层次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融合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模型对攀枝花市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软件实现对数据的求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正峰  董玉祥 《经济地理》2011,31(8):1364-1369
通过文献分析法,将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的萌芽阶段(1978—1993);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框架的初步形成阶段(1994—2000);城市土地优化配置技术和方法的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逐渐从优化配置的理论过度到优化配置技术和方法,城市土地利用空间配置的综合研究欠缺,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微观研究还有待加强。今后,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包括城市土地空间优化配置、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的外部效应、城市与区域土地利用关系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新区开发具有多种开发模式,如大型公共设施开发模式、"TOD"开发模式、城市公共绿地开发模式、住区带动型开发模式等,每种模式各有优劣.本文以仪征市城区东部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在新区开发中综合多种开发模式,以拓展空间、放大功能、彰显特色、强化关联、协调发展为着眼点,强化规划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提出开发时序,以达到多种开发模式共同协作,构建功能复合的特色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20.
刘峥  安雪梅 《经济论坛》2003,(21):64-64
1.促进了城市规划工作,提高了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城市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方案,是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协调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只有把规划搞好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序不乱,才能发挥城市的各项功能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或虽有规划但不能按规划严格实施,只顾当前,不顾长远,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城市综合开发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