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家利益观教育应当成为其中心任务之一。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利益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并以之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雯 《黑河学刊》2013,(2):99-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伦理精神。民族精神的社会和伦理功能表现在: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凝聚;激励民族奋进。在讨论爱国主义的道德意蕴、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伦理关联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最后,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3.
丁祥艳  林春逸 《发展》2006,(11):101-102
一、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的时代意义 当前,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立,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依托。在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当下,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利用它的资源优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彰显其特有的时代价值,对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所崇尚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青年一代只有把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其血脉,彻底清除反爱国主义的精神灰尘,才能确保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人、社会主义的举旗人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民族院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主要是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动因。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五四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而要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一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教强国之路;四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进步精神,不断地解放思想;五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是使人们认清历史,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活动。当前,我们必须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的智育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伦理道德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李波 《理论观察》2003,(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包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的优良品格,爱好和平的固有天性,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等内容。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教育是历史学的传统功能之一,但其内容仅限于伦理和爱国主义两方面。市场经济下历史学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了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民族气节、伦理道德、民族与社会团结、国情、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教育,而且它们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爱国主义主题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伟 《理论观察》2005,17(1):31-33
爱国主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研究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和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姜朝桂 《魅力中国》2010,(7):110-110
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团结、民族兴旺的号角,是动员和鼓舞人民为祖国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本文着重从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服务,提升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寻龙之魂,探民族之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拟从——感知祖国的博大,激发爱国情;了解英雄故事与祖国的腾飞,感知民族精神;了解英雄故事与祖国的腾飞,感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传承,从我做起;活动总结四个方面入手,运用丰富多彩的视听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于耀洲 《理论观察》2008,(5):141-142
达斡尔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历史的民族,其爱国主义传统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达斡尔民族先进文化之上的民族心理素质的作用与影响;达斡尔民族是善于把握时代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真理的民族;达斡尔民族杰出人物对本民族爱国主义情结等优秀素质形成的楷模作用与影响;重视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由于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旅游活动是人的文化行为,旅游业在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发展旅游业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长达14年的抗H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顽强不屈的抗争,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创造和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极大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团结抗争。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突出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李燕杰 《上海改革》1995,(10):25-26
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暑期,必须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讲究艺术,要明确制高点,抓住兴奋点,选准切入点,引导人们热爱祖国的锦绣山川,志士仁人和灿烂文化,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更要教育人们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化为献身祖国四化大业的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万群 《老区建设》2013,(14):52-54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号召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说教式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策略与预防方法对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理性爱国的现实需要,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路径选择是重塑爱国教育话语体系,搭建爱国教育新媒体平台;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营造爱国宣传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我国边疆地区的大学生多数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且大多生活在祖国的边疆,处于抵御侵略和防止颠覆的最前沿,与内地相比,战争时期直接感受着战火硝烟,和平时期直接面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各种腐蚀和诱惑,因此,增强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来培育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体的途径有扩展国防教育内容,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加强军事训练,培养他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营造有利于增强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氛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