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这是CPI自2010年7月以来连续13个月超过3%,同时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CPI衡量普遍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调控舞台上的主要角色.特别是在股市和楼市中的投资群体规模日趋扩大的情况下,每一项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的出台,都会引致资产价格发生变化,因而社会公众强烈地感受到货币政策的存在.在通胀率居高难降的时下,货币政策更是被调控当局寄予厚望.然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真的是医治通胀的一剂良药?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柱。根据西方经济学的IS-LM模型,若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能使经济政策的效果事半功倍;若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永定 《新金融》2004,(12):3-7
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中央银行无法直接控制最终目标,但可以直接控制中间目标,最终目标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利息率尚未完全实行自由化,中国并未把利息率作为中间目标,而是把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中间目标。提高利息率适是度收紧银根的一种方法,这有助于提高信贷市场上资金的分配效益,解决当前投资结构失衡、效益低下的问题,而利息率政策的调整应该与信贷政策、汇率政策的调整同步进行。除履行提供公共物品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外,政府的财政预算还应通过增加和减少财政赤字,在实行宏观调控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治理通胀应更多动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正视中国物价上涨压力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价格行政调控只能在短期有效;通胀存在制度性低估倾向。本轮物价上涨是近十年货币被动超发的累积结果,而宽松的信贷条件、长期的低利率则起到助燃的作用。为应对通胀问题,现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目标回归稳定物价本位,必须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用;长期来看,必须改革包括结售汇、汇率形成等一系列机制。  相似文献   

7.
8.
<正>“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无法用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的上限或政策利率等简单指标来界定,它受到生产关系、金融市场结构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稳定区域”边界受到挑战过去两年的金融市场非同寻常——通胀持续飙升,且具有突然性、全球性。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几代人未曾经历过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体系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近期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就是最突出的案例。高通胀和金融体系承压各有其具体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7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不利因素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1929年开始,西方各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状态,社会存在着大量失业现象,生产停滞不前,传统的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的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西方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了他的政策主张,他认为经济经济萧条是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政府必须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刺激总需求,才能增加国民收入,摆脱经济萧条。凯因斯认为,对于不同经济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效果不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辅以货币政策,能够较快地拉动总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通胀某种程度上是由几年前过多的货币数量带来的,目前对货币数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将有一定的政策时滞,通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应考虑将利率提高到正的水平上。从长期看,为了避免未来通胀再次产生,央行应将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避免因资产价格泡沫产生通胀。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13.
王立勇 《财政科学》2022,(11):42-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今后中国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任务,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也是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体系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工具体系更加健全,宏观调控理论不断创新,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体系和调控模式。然而,目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存在“调控失衡”现象,政策目标失衡,目标体系不健全、目标间关联机制不清,协调度不高;沟通协调机制不畅;目标与政策、政策之间的协调度较低,仍存在政策步调不一致和政策合成谬误,对政策效应叠加或抵消认识不足,导致政策“超调”和效果弱化。针对此问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目标协调、沟通和协调机制、总量协调、结构协调、工具协调、目标与政策协调、不同期限协调、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全方位提出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和框架...  相似文献   

14.
《浙江金融》2008,(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温家宝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无疑卓有成效,其通货膨胀目标制由"政府通胀目标—-透明的利率政策—-通胀预测和预期引导—-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四个核心要件有机构成。该文对各要件分别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探讨英国成功治理通胀的制度精髓和全貌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度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物价出现快速上涨态势。2011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下新高,通胀形势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进、需求拉动、输入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18.
《浙江金融》2008,(4):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温家宝说,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的有效性一直是宏观调控争论的焦点。本文剖析了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的绩效和问题,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协调搭配的空间和条件做了分析,并大胆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潜力、合理调配政策,可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的论断,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在5变量系统内检验了财政支出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货币现象,也是一个财政现象。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稳定通货膨胀水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