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为背景,就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进行分析,同时,就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基于人民币篮子汇率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琦 《北方经济》2008,(20):77-79
本文基于人民币篮子汇率制度,采用修正的M—F模型研究了在人民币升值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使用效果,得出财政政策的使用效果较货币政策更为明显,搭配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比单一运用一项政策的理论结果要好,并可以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搭配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者紧缩性财政政策搭配紧缩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内经济的变化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内外均衡往往难以实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预期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安全中的重要议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如何影响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具体就转移视线战争而言,国家会选择对何种实力水平的对手挑起冲突来转移内部风险仍存在分歧:如若对弱国挑起冲突,并不能起到凝聚国内民众的作用;若挑战强国,又会面临冲突失败或冲突升级的风险。这种选择困境导致理论的碎片化和实证结果的冲突,因此需要纳入更加细致的情境框定系统以理解内外冲突关联中国家实力对比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将冲突对象选择过程置于不同国内危机烈度的情境下,作者构建了一个在实力维度上的冲突对象选择理论,发现国内危机烈度不仅重塑决策者对于不同实力对手的偏好,也限制了其策略选择的能力。国内危机烈度越高,决策者越不会轻易对实力弱小的对手挑起冲突,反而倾向于挑衅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这既详细区分了国家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在冲突决策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又进一步突显了特殊情境对策略选择正当性的重塑。运用统计方法对1920—2000年跨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黎 《特区经济》2007,226(11):66-68
近年来,中国的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目的是为了维持宏观经济内部均衡。但是,随着我国进出口顺差的持续增大,用于调节外部失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却一直没有调整。因此,这两者搭配是否合理值得研究。本文对中国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吕建黎  徐炜 《特区经济》2006,(3):186-18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必须按照WTO的规则大幅度地降低关税,这势必给国内经济均衡带来巨大冲击。而汇率政策作为调节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在缓解这一冲击中发挥作用值得研究。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汇率政策与关税政策之间的搭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吕建黎 《特区经济》2008,228(1):59-61
为了解决中国由于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内部失衡,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出现频繁变动。而用于解决由于外贸持续顺差所带来的外部失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却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对中国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搭配是否合理的研究就成为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是,国民经济在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软着陆"之后,尤其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条件、各种经济因素互相交织作用的情形下,开始步入高速经济增长后的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足,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制约因素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过剩经济"的一系列特征,通货紧缩表现出内生强化性迹象.以上种种现象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就开始出现的,极大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就其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以期得出正确的政策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配置政府掌握的经济资源,形成不同建设政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格局,是又好又快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供给和建设政策需求是一对相互独立又紧密关联的范畴,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就是在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追求政策均衡的过程。本文在追踪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的基本思路,初步构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均衡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量化后的政策,本文测量了政策之间的协同问题,并利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了政策协同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政策量化标准具体的操作手册,并得出一些新的结论:第一,经济增长与政策力度强相关;第二,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政策目标协同对经济绩效没有贡献,原因在于两者协同在政策层面的缺失;第三,财政税收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而金融外汇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公立医院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公立医院在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医院自身的内部控制,建立公立医院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十分必要。本文以若干家公立医院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有关研究结论,并对公立医院如何进一步加强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孟凡强 《南方经济》2018,37(6):120-131
基于单群体演化博弈理论,文章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群体扩散机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变异行为的群体演化存在"体制内维权"与"体制外抗争"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而演化趋势的方向取决于初始状态中"体制外抗争"群体在总体中的比例。"体制外抗争"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稳定策略均衡,仅凭"惩罚式"抑制将难以达到最终的制度均衡,设法提高"体制内维权"策略的个体收益支付以及群体收益支付总和,才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劳资关系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的管理导向作用,在制度设计上设法提高体制内行为的收益,从而改变博弈参与人的预期,使其体制内行为比例超过一定的社会阈值,进而实现劳资关系向新的稳定均衡演化。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与东盟(10+3)税收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 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 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 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 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 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5.
16.
学者们从我国婚姻观的历史嬗变、西方婚姻观对我国婚姻观的影响等角度对婚姻观进行过探讨,然而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婚姻观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笔者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了两国婚姻观差异,旨在增强读者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韩炜  彭靖 《南方经济》2021,40(10):85-102
创业网络对具有新进入缺陷的新创企业以及创业者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表现为"知识源"作用,也表现为"印记源"作用。印记理论指出个体或组织在其容易受到影响的时期,外部环境的显著特征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个体和组织将打上环境特征的烙印,并且这种烙印将持续影响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印记理论,利用对一家创业企业的归纳式纵向单案例分析探讨创业网络不同的结构属性经由何种印记过程,继而影响创业者学习方式的选择。结果表明:当创业网络表现为封闭、半开放以及开放的不同网络结构时,经由不同结构属性导致的结构印记和认知印记过程差异,影响着创业者实验式学习、观察式学习以及协同式学习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问题,同样,西藏“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构建和谐西藏的关键。本文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西藏“三农”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对西藏“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成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三农"创新创业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学者们对"三农"创新创业关注颇多,但尚未对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历时梳理,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发展脉络。文章基于话语历史分析框架、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话语分析,以此透视中国"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历史演进。研究发现,随着历史阶段的逐步推进:(1)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围绕"农村"和"农业"的主题,对"创新"、"创业"及其部分同义词的提及率逐步甚至迅速上升,这在话语上佐证了政府日趋重视"三农"创新创业;(2)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民"的关键性有所降低,对其他创新创业主体和形式的提及率逐步上升,表明"三农"创新创业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内容逐渐丰富;(3)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话语中的政策态度从"加快"、"实行"逐步过渡到"稳定"与"完善",说明"三农"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已逐步形成。研究揭示了社会历史演进情境下"三农"创新创业政策的发展规律,深化了人们对核心"三农"政策及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历时性认识,而本研究对话语历史分析及语料库分析方法的引入也为政策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通过外部融资支持渠道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传导机制,并利用中国23个行业的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发展通过外部融资支持提高了对外部融资依赖较强行业的比较优势.相应地,政府应加大金融系统对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的融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