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孟繁宏 《活力》2009,(11):111-111
尽管萧红故去已六十多余载。但她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仍然熠熠生辉,馨香飘远。意念流长。萧红是一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乡土作家,她的作品充满着北大荒的地方色彩和乡野韵昧。她的作品不仅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还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2.
王景 《总裁》2008,(12)
萧红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她却用快乐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她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阅读她的作品我们会思索到很多东西,从而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善于表现自己艺术风格的女作家之一。她是一个敢于向传统小说创作规范进行挑战并善于建立自己独特的“小说学”的作家,她的创作突破了一般作品的传统模式,她以画家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绘画的构图技法和想象力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用于作品的结构布局、形象描写、表现主旨等方面,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呈现出语言淳朴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爱情     
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萧红,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很有感慨。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女人……”后人在评价萧红时,常常感叹这位才女作家红颜薄命、情路坎坷,当我回顾萧红三段主要的爱情经历时,却产生了某些疑问。  相似文献   

5.
修思禹  何力  孙冕 《英才》2014,(11):102-103
一部《黄金时代》,没有赢得票房,却引来争议,有人为萧红的个性叫好,有人讽刺她是"贪吃的贱人",还有人评价说,她的思想还来不及成熟,人便走了……太多人对她的人生、感情指手画脚。可是,你我皆不是萧红,皆不在那个时代,怎知道萧红的"黄金时代"是停留在哪一刻?抑或是从未到来?在今天此消彼长的文化快餐年代,"萧红热"也许并不能影响什么,但却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特立独行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并不现实的理想便奋不顾身,是失去理智的冲动还是面对心灵的勇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应该停留在"幼稚"的纯粹阶段,还是学会"成熟"互利互惠?在人情被商业、商品化的时代,是否还有人相信纯情?当感性与理性对峙,要如何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6.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9月,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呼兰河传》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创作.直至1940年12月底,香港《星岛日报·星座》才将这部作品连载完毕. 在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的序中,"寂寞"一词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他用他的寂寞来为萧红的寂寞叹息.他用"寂寞"概括了萧红,"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精神"寂寞的环境"寂寞的死亡"……"寂寞"用来作为萧红的人生写照似乎并不为过.一个短促却坚韧的生命,在那样一个困顿又颠沛的生活环境下依然坚持写作,恐怕正是因为寂寞,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份坚持.  相似文献   

7.
当前是一个青春文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于文学的追捧热爱程度无可比拟,青春文学作为当前重要的文化形式备受时代推崇。而向前追溯,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又有些优秀作品及作家存在呢,在此不得不讲到一位作家,那便是萧红,萧红的小说具有着明显且深沉的情感意蕴,其娴熟的小说人物刻画能力及笔端隐晦的文字表述,无一不折射了其所成长的那个时代的黑暗,揭露了社会的苍凉。本案从萧红的小说思想着手探究,系统阐述了萧红小说的思想内涵特征及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萧红的作品里,描绘出一幅幅旧中国北方大地上农民日常生活画面,看似平淡地日常叙事,但在这平淡的生活背后却是作者心中痛彻心扉的悲剧体验: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无知与麻木,对爱情的漠视与蹂躏.通过对这一系列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剖析,作者真切的描绘出当时女性的生存悲剧,从而给古老沉闷的封建制男权社会以猛烈的抨击.  相似文献   

9.
六年前,公司发起一次征文活动,她的散文以清新优美的文笔和职工们耳熟能详的生活题材打动了几位评委,从二百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负责宣传工作的晓柳,读了那篇文章,记住了她的名字. 为了通知她到宣传部领取奖品,晓柳按她在散文后面留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她的手机.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那边却一直无人接听.过了一会儿,晓柳的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条短信:“您好!对不起,我是聋人,无法接听电话,有什么事吗?请发短信告诉我,谢谢.” 什么?她是残疾人,却写出这么好的散文?晓柳很吃惊,也感到心疼,有一种迫切希望与她沟通的冲动.  相似文献   

10.
严海艳  严纪杰 《活力》2010,(12):318-318
在中国,女性地位长期受压于男性权威。虽然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在创作时,一度大胆地“自我解剖”,譬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日趋严峻,女性作家不得不“及时”调整心态,去创作一大批反映国恨家仇的烙有鲜明政治印痕的作品,萧红的《生死场》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萨拉·奥纳·朱厄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20世纪末英美文学界兴起的生态批评浪潮使人们开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她的作品.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一只白苍鹭>探讨人类应以文明的方式与地球生物圈和谐共生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提起陈斯嘉,可能你不认识,但是说起潮汕国际机场SWA地标式装置艺术作品,许多人都有印象.这件雕塑表面采用剪纸图案,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件作品的作者正是陈斯嘉和她的父亲陈传生. 陈斯嘉是美国潮商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这位新锐旅美艺术家,出生于汕头.陈传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汕头剪纸非遗传承人,受父亲的耳濡目染,陈斯嘉从小也是心灵手巧,喜欢艺术.2011年,陈斯嘉毕业于美国天普大学泰勒艺术学院绘画与雕塑系.2018年,她设计的雕塑作品在众多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克菜蒙市地标性雕塑.  相似文献   

13.
当我漫步在"重庆市首届艺术博览会"众多书画家作品之林时,来自天津市女画家王俊英的作品一下就进入我的眼帘。我站在她的作品面前,逐一浏览观赏她笔下一幅幅来自生活的自然画卷,很快就坠入她作品绚丽多彩的墨色情趣之中。画家笔下《报春图》描绘出高昂的金鸡报晓,其精彩之处就在于富于变化的墨色用笔神韵,清淡处无笔胜有笔的自然高光洗练,敦厚处的自然留白层次韵味,真是令人神  相似文献   

14.
鲍若玉,中国内画研究会会员,内画大师。1984年拜老庄先生为师,研习书画和内画。20年来孜孜以求,绘画几乎构成她生活的全部。其不断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多领域广泛涉猎,不断加深修养,其内画作品逐渐形成了清新脱俗、端庄典雅、干净利索的艺术风格,多件作品收入香港《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新加坡《中国内画精品选》、  相似文献   

15.
重读简·爱     
一个又穷又聪明又有志气的孤女,自走出校园以后,她就一帆风顺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的收入不多,但也够添置家什衣物.她的朋友也不多,但和同事们相处融洽.她的工作并不难,不需要太高的智力水准,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而已.  相似文献   

16.
李鸿军 《乡镇论坛》2013,(35):39-39
费皤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侯家庙乡小慢岭村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两年里.她看到一些农村妇女农闲时节无所事事.用“东家长西家短”甚至打麻将赌博打发时光.于是她在业余时间学会了十字绣.闲暇时教给村里的妇女们。一段时间后.大家绣制的精美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  相似文献   

17.
提出<倾城之恋>中成就白流苏婚姻的不是作品结尾处所写的是因为香港这座城的倾覆,而是一种无奈,是白流苏甚至张爱玲自己的无奈.这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这是由白流苏的地位所决定的,包括她在家庭、爱情、社会中的地位.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白流苏的地位进而得出她所成的婚姻其实也还是渺茫的,充满泪水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18.
提起内画大师鲍若玉先生,内画界的业内人士可以说没有不知道的.她凭借着从上一辈大师那里传授下来的技巧和自己女性特有的细腻,将自己的内画作品,创作的是惟妙惟肖,深得业内人士和广大收藏爱好者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山东企业管理》2014,(10):89-89
01《生死场》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鲁迅最欣赏的女作家。《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  相似文献   

20.
王田 《活力》2012,(10):185-185
《包法利夫人》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性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作品讲述了一个将自己人生全部意义与价值寄托在婚姻与爱情上,但婚姻不幸,又先后被两个情夫抛弃,不断欠债最终无路可退自杀身亡的悲剧女性一爱玛的一生。包法利夫人,她的第一次是以爱玛的名义出场,她隐忍着父亲因病痛而产生的坏脾气,她的指甲白晶莹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