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运用加入多边贸易成本的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成本的下降具有时间非线性特点;地理距离、历史联系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越近,运输成本越低,历史联系越紧密,信息成本越低,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逐渐减少,说明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贸易成本的下降,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Effort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a country’s real income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failure to account for the endogeneity of trade. Frankel and Romer recently use a country’s geographic attributes — notably its distance from potential trading partners — to construct an instrument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trade on income in 1985. Using data from the pre-World War I, the interwar, and the post-war periods, we find that the main result of Frankel and Romer is confirmed throughout the whole century: countries that trade more as a proportion of their GDP have higher income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ndogeneity of trade. We also find that the OLS estimate of trade’s effect on income is biased downwards in almost every sample year. However, this result is not robust to the inclusion of distance from equator (latitude).  相似文献   

3.
安全标准与农产品贸易: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农产品贸易引起争端的安全标准的大量存在,表明市场自身力量不足以纠正失灵,农产品市场的独有特征构成安全标准广泛实施的理由。文章测算了十年间一项具体农产品安全标准—黄曲霉素最大允许含量标准,对一组发达国家和一组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水果/坚果类产品的贸易影响程度。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进口国协调采用国际标准将产生更大的贸易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4.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国际贸易网络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以2000—2016年跨国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构建国别贸易网络指标体系,衡量一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并由此对接中国企业层面出口数据构建企业出口网络指标,再进一步在引力模型中研究企业贸易网络对出口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将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引入到引力模型后,模型对于企业出口动态的解释力更强。企业当期的一阶、二阶和高阶贸易网络指标提高一个单位,会使得企业—市场下期成功出口的概率分别提升4.86%、4.70%和8.93%,出口额分别增加68.55%、65.25%和128.86%,成功存活的概率分别提升5.97%、5.76%和10.90%。在基准回归中加入扩展地理距离项与控制不同层面固定效应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会根据不同层面的目的地网络信息进行调整,网络信息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产品异质性。动态分析表明,相较于地理距离,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对企业出口动态有着更强的解释力。本文提出了将网络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0-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2002年间,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规则的阶梯形”变动特征;从地区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收入分配形成了“递减式梯级”格局;从高低收入省(自治区、直辖市)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呈上扬的“飘带”状,且处于较大状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福州跨境电商进口特征分析,构建福州跨境电商进口贸易引力模型,结果发现中美贸易战对福州跨境电商进口的抑制作用有限,其中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福州跨境电商进口额下降1.29个百分点;福州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与福州跨境电商进口额正相关。福州应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升级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效率;提高监督服务水平,维护跨境电商市场稳定;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增强跨境电商服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理论历经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五个阶段,主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依据不同的假设,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不相同;贸易结构从行业间贸易、行业内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下的企业分工演变;贸易结果是国际贸易得以持续展开的效果,生产力提升是最终的结果。基于三个基本问题,比较各种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各种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牛婧  魏修建 《财贸经济》2020,(6):128-143
地方官员在职业生涯中的流动轨迹形成了一种地区间的关系网络,对地区间贸易往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5—2016年地级市层面市委书记的个人履历信息,构造了测度地区间关联的多种指标,在结构引力模型的框架下识别了官员流动对省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地区间关联显著促进了从官员当前任职地到其出生地和上一任职地的贸易流出,但对于相反方向上当前任职地的贸易流入却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官员流动对关联地区间贸易往来的促进效应将会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在干部人事管理的正式制度下,仍然会利用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在省际贸易中采取策略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30年对外开放实践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量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传统贸易政策的贸易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利用外资(FDI)却表现出极强的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态势。贸易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通过推动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来促进贸易与宏观经济协同增长。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经济结构演进对贸易政策的内生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双边贸易和贸易效应引力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通过建立两个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中贸易转移效应远远大于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之间的差额逐年增长。最后,本文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分析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两国(地区)间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农药残留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其中尤以我国传统特色出口农产品——茶叶受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最为典型。日本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自2001年起,日本不断提高进口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中日两国茶叶贸易发展的障碍。文章在简介日本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体系、定量分析茶叶在中日两国贸易中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日茶叶贸易的影响,并探讨了化解日本茶叶技术壁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经济学的传统视野中,自由贸易协定曾经一度占据贸易自由化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但当第二波区域主义抬头之时,传统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面对区域贸易模式变化、双边贸易协定增加、非成员国福利损益、国内政治因素制约以及多形式一体化共存等新现象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文章就自由贸易协定研究方面的新问题,对当前学界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外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以期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外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关系中的国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14个主要投资国1984年至2004年对华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了贸易的增长,但是各国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却有着明显差异。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是贸易促进型的,我国澳门地区、马来西亚、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的外国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  相似文献   

17.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是对贸易流量的结构性分解,深入剖析二元边际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理解贸易增长的性质、福利含义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等贸易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的研究成果:(1)在对二元边际的概念界定进行整理;(2)总结关于测度二元边际结构的经验研究;(3)二元边际对贸易福利的作用机制;(4)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发现国内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valuat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mbodied vs. disembodied idea flows in explaining income gap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aps. Trade is used as a measure of embodied idea flows and telephone call traffic a measure of disembodied flows. Since both trade and telephone traffic may be endogenous, this paper uses the geographic, linguistic, and colonial components of trade and telephone traffic as instruments to identify their effects on income and TFP. The results provide little support for the embodied object models when both trade and telephone traffic are included in the regressions. Telephone traffic has a quantitatively larger effect on income per worker and TFP than trade.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相似文献   

20.
医疗行业是保障国家民生发展以及为经济贸易事业注入新活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医疗行业以及医药企业的发展,医疗器械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凸显了医疗器械在防护和治疗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选取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现状以及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根据分析结果对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稳步发展提出应对措施,以规避出口贸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