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常态下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需求具有增长性、主动性、多样性、针对性等特点。首先,从企业、行业和政府3个维度剖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其中,企业维度包括企业资源、研发强度和企业开放度3个因素;行业维度包括研发密集度和竞争程度2个因素;政府维度包括财税政策、创新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制度3个因素。最后,定性阐释了各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研发意愿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评论》2007,(4):151-155
西方经济学家从契约的角度对企业边界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经典理论学说。其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理论是技术决定论、交易成本决定论、产权决定论、监督成本决定论、激励成本决定论。这些理论洞悉了技术、交易成本、产权等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但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很难解释当前企业界发生的并购、合作、外购、业务交换等现象。未来企业的边界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特征,企业边界决定理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择业是人才流动的关键步骤,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的特征,提出了包括研发因素和非研发因素两个方面的12项因素假设;并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JP〗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择业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位社会声誉、收入、生活环境、研发文化和培训这5项因素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择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通过节约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影响着企业边界的变动。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往往集中体现于外包行为。笔者首先通过选取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企业和行业作为样本,针对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外包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企业边界逐渐扩大;技术进步与外包行为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开展外源性研发的前提条件是,围绕特定产品或技术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资源互补的社会网络。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越多,其外源性研发的绩效就越好。政企间的网络联系会影响企业可调用的网络资源,进而影响企业外源性研发的绩效。利用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外源性研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政企间网络联系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将政企间网络联系纳入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研究边界,揭示了政企间网络联系对我国企业外源性研发绩效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创新动力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为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企业外部规制结构因素"、"企业内部规制结构因素"和"企业的市场及竞争因素",后者包括技术发展阶段、行业特征、市场需求、政策、竞争态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根据天生国际化经典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实际,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实证分析以研发密集度、员工教育水平、管理者海外背景和管理者行业经验表示的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较低、研发质量不高等原因,研发密集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以高素质员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者海外背景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响,管理者行业经验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一般均具有所在行业多年工作或研究经验,熟悉行业国内外市场和技术情况,海外背景的管理者面对中国市场可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研发离岸可以采取控制离岸与离岸外包的模式.研发离岸模式的选择应结合离岸模式的特征,考虑研发活动本身的性质、行业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与经验、东道国政策等因素.在两种模式成本要素的动态变化影响下,短期内控制离岸是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而长期来看,离岸外包的成本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甚至超过控制离岸的成本.但企业可以采取区别研发活动性质进行离岸研发和提高供应商效率等方法改善两种模式的长期平均成本.  相似文献   

9.
张振刚  胡琪玲 《技术经济》2012,31(8):26-32,95
将行业对外资开放程度、内外资企业间技术差距和本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纳入研究框架,利用1995—2010年我国13个高技术产业子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与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对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与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相比,其影响相对较小;较高的外资开放度和较大的技术差距都会对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产生不利影响,但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是否存在主要取决于本地企业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与研发行为-基于民营企业调研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我国民营企业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总经理和企业员工三个层面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在控制企业治理特征、产品特征和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企业法人代表、企业总经理和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的可能性越大。在考虑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内生性后,人力资本对企业研发行为同样表现出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企业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超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基因和复制酶等生命特征,认为创新网络的形成像生命的起源一样,也是超循环的结果,是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具有自组织、自增进、相互增进和协同进化等特点,探究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理,为做好创新网络的治理,促进创新网络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表明,研发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分别选取技术整合和组织整合机制作为中间变量,对研发能力转化为创新绩效的过程进行研究,并以广东部分制造业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整合能力在研发能力影响产品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从组织整合机制子维度看,协调能力和社会化能力调节研发能力对技术整合的影响,同时,社会化能力在技术整合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中也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支持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控制权配置是私募资本融资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利用不完全合约融资理论,本文以蒙牛乳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营企业引入私募资本融资中的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单次融资的角度看,在私募资本融资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直接影响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而且间接影响后期公司控制权的相机配置。从不同融资阶段的角度看,随着企业家人力资本逐渐外化,相对于前轮融资,私募基金在后轮融资中掌握更少的控制权,而企业家掌握更多的控制权。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学术界对私募资本控制权配置影响因素及其变迁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马里斯关于企业利润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前提假设不适应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增长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可能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多元化对企业收益的波动具有负效应,即多元化降低了企业收益的波动程度;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之间的拐点已经出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为什么普遍采取多元化经营这一模式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家在企业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本质是对于企业机制的创新。由于企业家的企业机制创新活动,是利用既有条件以计划机制取代价格机制的过程,具有结构化的创新空间和创新路径,因此存在着企业家作用机制。企业家作用机制既不同于企业机制,又不同于企业家机制,是指企业家在企业机制建设中的创新活动机制,研究这一机制对于依靠企业家转变企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溢出效应、R&D合作及政府补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纠正技术研发的负外部性(溢出效应),政府一般可以选择3种政策工具,即专利制度、R&D合作以及政府补贴。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向厂商R&D提供补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考虑3种博弈情况(即R&D竞争、R&D合作和垄断),当溢出率较小时,最优R&D补贴提高了R&D的水平、增加了研发产出和厂商利润。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研发,具体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在产权保护越弱的地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证实,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也受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使得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其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发有助于驱动科技型企业建立创新机制,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从杠杆率角度,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2010 -2015年创新投入数据,探讨杠杆率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强度效应,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杠杆率削弱了研发强度效应,对于高杠杆率企业,增长机会对研发强度效应的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研发强度提高,则企业价值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影响企业选择外部资源实施研发创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溢出、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技术吸收能力、技术的生命周期4个维度,对高科技企业关于外部资源研发以及内部独立研发两种研发渠道的选择展开分析。对于溢出程度较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构成威胁、吸收能力较高的技术,企业倾向于采用外部研发机制;反之,企业倾向于采用内部研发机制。外部研发适用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但是各阶段企业外部研发的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