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软件工程师 薪酬水平:年薪6-15万元,职业前景:作为职场中的长青树,软件工程师仍是2005年人才市场上的热点。据中国人才热线专家指出.该行业竞争加剧,此类人才将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只有高端软件工程师和复合型人才是2005年职场中的宠儿。  相似文献   

2.
服务外包最大的期待是:人才。印度的服务外包人才从1998年的19万发展至今已有160万。这个数据对于中国而言是个挑战。2005年,IBM公司曾带着20亿元的订单来到中国,需要1万名软件工程师,但就因为中国没有这么多外包人才,这份订单只能转移印度。  相似文献   

3.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强省”的需要:人们常说: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升辽宁产业竞争力和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全面升级的潮流中,更是亟需有现代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软件人才为例,国务院在《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领》中指出:到2005年,软件人才要达到80万人。而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软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IT行业飞速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令IT行业头疼的人才问题也随之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要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大约是7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据统计,上海IT人才缺口至少上万人,北京软件企业快速增加,软件工程师行情看涨,深圳今后10年需要42万IT高级技能人才,这就使国内IT培训市场日趋火热.  相似文献   

5.
王青 《辽宁经济》2001,(10):47-48
一、中国与美国若干方面问题的对比分析 1.中美信息产业的人才资源比较。 我国信息技术人才资源贫乏,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专门人才、科技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拔尖人才,在人口中的分布密度比美国的人才密度低得多。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在就业中的密度是美国的1/4,而拔尖的人才密度仅为美国的1/230 据1985年统计表明,中国有信息技术人才20万人左右,其中微电子技术人才占 3%,计算机技术人才占 25.6%,通讯技术人才占71.4%。 到1985年底,中国拥有的13万台计算机中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纾缓,受危机重创的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币值止跌趋稳,经济复苏的迹象也日见明显,然而,亚洲地区近来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矛盾现象:从事简单劳动的失业者在不断增多的同时,各种专业和管理人才则更加缺乏。当前亚洲人才短缺几乎涉及各行各业。从企业的高级经理到行销人员,从高级工程师到银行家,从大学教授到信息技术专家,这些专业和管理人才即使高薪聘请也难满足需求。马来西亚官方称,到2000年,马来西亚至少短缺7000名工程师、3万名助理工程师。人才短缺已开始对亚洲的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据…  相似文献   

7.
(一)科技活动人员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2003年河北科技活动人员为11.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7.9万人。万人R&;amp;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3.9人,在全国排第19位。2003年我省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237.3人,在全国排第17位,平均每名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年限为6.9年。在全国排第12位,科技人力资源综合评价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14位。  相似文献   

8.
《发展》2008,(7):157-157
在己经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国际软交会上,商务部人事司司长王志平在此间表示,“橄榄形”的人才结构依然困扰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王志平说,当前业界稀缺的是两端——高精尖人才与低层次“实战型”的人才;通过正规大学教育,集中在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上,也就是“橄榄”的中部,则较为充足。这种不合理的结构成为软件业最大的烦恼之一。  相似文献   

9.
国家人事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下个世界初我国急需以下人才:   1.税务会计师 (会计类 )国税和地税的分征等因素,使会计师的需求幅度增加较大,相关的热门人才为电脑软件及硬件,相关的热门人才为业务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会计师。   2.电脑系统分析专家 (电脑类 )为某一行业 (如银行、医院、政府部门等 )的需要而设计电脑软件及硬件,相关的热门人才为电脑程序设计师、网络管理专家。 3.电脑软件工程师 (工程类 )尤其是需要相关的环保、土木和工业工程师。   4.环境工程师 (环保类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陕西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分析在陕西,一提到人力资本,可谓令人自豪。首先,有雄厚的科技资源。据统计,陕西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30万人,其中:自然科学科技人员40.77万人,社会科学科技人员4253万人;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62万人。全省现有科研机构1076所,其中大中型企业所属417所,普通高等学校362所;民营科技机构也有8000多家。通过陕西与全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以及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劳动成果一一专利项目批准量比较,可以看出,陕西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按照计算,陕西科学家和工程师与全国相…  相似文献   

11.
朱奕 《北方经济》2001,(6):39-42
北京:凡受聘于软件基地或软件企业,可直接办理调京手续;上海:来求职只需带着行李和“头脑”;深圳:取消人事计划单列制度,取消下达人才引进指标制度,取消人才引进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京)软件谷地处南京主城南部雨花台区,紧邻河西新城与南部新城,规划总面积70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中国首条软件大道,汇聚了IBM中国软件授权培训中心、戴尔、中兴通讯、华为科技、东软研发、文思创新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249家,软件人才5.05万人,  相似文献   

13.
张樨樨 《改革与战略》2010,26(7):175-177
在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才集聚的非均衡发展已十分明显,并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向,迫切地需要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人才集聚发展模式。国外典型地区的三大人才集聚模式,即市场主导型、政府扶持型及单一计划型人才集聚模式的特征与优缺点的分析,对于我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世界     
1150万欧元法国政府积极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4月5日宣布,法国政府将以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今后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他们架起中日交流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IT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齐鲁软件园,来自日本的10位桥梁工程师与山东省6家软件企业签约,正式成为山东首批IT桥梁工程师。这10位桥梁工程师中三位是木田培训学校的老师,他们分别是栗原佑子、七户弘子以及山上忠博。  相似文献   

16.
月薪2500元招聘普通软件工程师引来三个“海归”硕士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月薪2500元招聘软件工程师,没想到引来“海归”硕士的争相竞聘。留学两年花费20万换来月薪2500元这家企业在日前举行的招聘会上,以月薪2500元招聘普通的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原本是随便写的,却没想到真的有‘海归’来,还是硕士,还同时来了3个。”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感慨万千,“在国外学习两年,吃苦不说,学费、生活费少说也要20万,总不会是为了回国打工挣这点钱吧?”高投入不能换来高产出,昔日“海归”的光环仿佛一下子就熄灭了,这让不少回国从业…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目前就企业人才开发现状与相关政策问题,对全国近1万家企业和6万名人才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企业人才开发亟须关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人才开发“双轨制”导致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二是企业人才开发“转型”特征明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人才开发制度缺乏。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互联网 热门指数:★★★★★紧缺职位:手机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游戏策划、游戏研发工程师、无线电射频工程师  相似文献   

19.
人才争夺战硝烟弥漫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IT(信息)行业的爆发性发展,在全球造成了人才荒漠,世界面临着“人才危机”!不久前,美国微软公司和IDC等两家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0年美国新型 IT人才的需求量为 160万人,其中竟有84万个职位因找不到技术水平达标者而处于空缺状态;今后10年内,日本科技人才将短缺 160万到445万;欧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口三年后将达到 170万人。到2001年新加坡需要信息技术人才25万人,可目前只有9.3万人。全球人才危机,科技人才的…  相似文献   

20.
激活惠普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李开复是一个领袖般的名人。现在,Google用1000万美元让他来建设在北京的搜索实验室,叩开通向未来的大门。Google希望李开复能够帮助自己攻克中国的搜索市场——它现在落后于本土的搜索企业百度。而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2004年,有35万计算机专业人士、IT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从中国的高校毕业,而与此对照的是,在美国这个数字只有14万(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统计)。作为Google全球副总裁、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新的任务就是制造一个人才吸铁石,建立一个研发中心,挖掘中国大学里最好和最聪明的人才,来满足Google高速发展带来的大胃口。将人才应用到创新之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竞争,李开复的故事将告诉我们怎样在这场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