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国务院1998年发出《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和2001年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机制,绝大部分棉花  相似文献   

2.
一、棉花企业存货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一)国家政策带来的风险。 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规定从1999年9月1日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国家主要通过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等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遇有特殊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棉花流通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对棉花信贷管理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做好当前棉花信贷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政策;另一方面要研究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才能争取工作主动。一、对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信贷政策调整过程的简要回顾 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正式开始。国务院决定从1999棉花年度起,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资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日前,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消除旧的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弊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农...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是在1996年改革棉花供应体制和1998年放开棉花购销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棉花资源的棉花流通改革的继续。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棉花流通直接地纳入市场化法、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面对棉花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怎样保全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建立什么样的信贷管理体制,保证棉花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地封闭运行,已经成为各级农发行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1998年年底,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在客观上要求农发行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棉花收购资金供应管理新体制,并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摸清了家底,使农发行准确掌握了1998棉花年度以前信贷资产存量的形态、结构,为加强资产存量管理摸清了底数。其次,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对供销社棉花企业因从事政策性业务而形成的亏损挂账进行核实,并制订逐步消化的措施,为农发行经营减轻了包袱,有利于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对长期以来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棉花流通体制带来冲击。棉花既然作为商品,决定它必然与市场经济相联系,所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的棉花流通体制,是国家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型经营体制,棉花的价格、市场、流通渠道、质量标准等全部由国家委托供销社统一经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棉花流通体制的诸多方面和环节与涉棉工,农业生产的要求已难适应,特别是在调节供求、实现棉花资源消费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棉花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桎梏。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9’CNCE棉业发展年会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交易市场")国内事业部总经理王冰楠作了题为"践行‘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不断完善棉花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主题演讲,分析了目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在流通环节的具体表现,并就交易市场过去20年的业务发展及如何应对未来变化进行了分享。王冰楠首先通过两张老照片回顾了交易市场成立的历史。交易市场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1998年〔1998〕  相似文献   

9.
棉花质量问题关系到产、供、需各方的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化,对棉花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纵观我国棉花体制百年历史,自1905年5月我国设立棉花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机构由简单到复杂,检验队伍由小到大,检验内容由少到多,检验办法由完全靠人工感官检验到人工感官检验与仪器测量相结合,棉花试验工作越来越完善。但是还要看到,目前我国棉花质量保障体系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棉花质量一直严重困扰着棉生产、供、需各方。本试图从分析我国目前棉花流通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入手,提出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不仅说明市场体系和秩序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出了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严峻任务。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42号文件以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走过了十年的改革历程。这十年中,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我国棉花产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与欧美之间的服装纺织品贸易摩擦以及从去年开始逐渐形成的全球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展之路极不平坦。回顾这十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认为,棉花流通体制各项改革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2.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中央和地方责权分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加强粮油收购贷款管理,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由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定,我省农发行系统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总行的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强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尽快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通知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务院对棉花"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的要求,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已经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是,我国现行的棉花流通方式,仍然十分落后,制约了我国棉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99棉花年度开始进一步改革棉花流通体制,实现棉花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农发行是棉花收购资金的主要供应者,改革也对棉花贷款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棉花贷款管理实践,就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贷款管理的影响和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做些探讨,在此求教于大家。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对农发行棉花贷款管理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流通体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1949年度至1953年度的自由购销、1954年度至1978年度的统购统销和1978年度至1998年度的政策调整及体制改革探索三个阶段。棉花流通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棉花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我国棉花资源充裕,棉花替代产品增多,国内用棉稳中有降,  相似文献   

15.
对农发行参与和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邵强陈树宏1.吃透文件精神,视粮改为机遇,全方位参与粮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对粮食收购企业几十年“大锅饭”体制的彻底打破,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客观...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已于昨天结束。温家宝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部署了2001棉花年度的棉花工作,为推进和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本年度棉花生产和收购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农业发展银行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副总理的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棉花信贷管理,为实现棉花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和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结合传达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并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深化棉改的重要意义和对农发行的重要影响自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后,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棉花购销价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棉花流通体制的旧格局,实行具有竞争活力的新体制,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棉花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棉花生产合理布局和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棉花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国家一直实行着严格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原有的棉花流通体制暴露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计划往往脱离实际,不能及时反映棉花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机制不灵活,不利于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难以有效地引导棉花资源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制约着纺织工业优势企业的发展。国务院适时作出改革棉花流通体制,拓宽棉花经营渠道,理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目标,确定了任务,理清了思路,提出了工作要求,是我国粮食工作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方针。通过学习和调查,笔认为要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本就下列两个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主管棉花收购资金的政策性银行,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棉花贷款风险,保全棉花信贷资产,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中农发行贷款的风险(一)棉花企业借改革改制之机悬空逃废农发行贷款债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社棉花企业都要适应棉改的要求,面向市场,在经营体制上与供销社彻底分开,成为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棉花企业要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从全社会的企业改革情况看,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企业的改制形式已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1999年起对新疆棉花流通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主要内容是:(1)适当控制棉花种植面积,调整棉花生产布局。(2)逐烟建立政府指导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3)拓宽棉花流通渠道。(4)改革棉花出口体制。(5)加快供销社棉麻企业的改革。经过近三年的改革,新疆棉花流通体制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发展与完善?以下就这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