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代劲 《银行家》2022,(3):131-133
知识产权质押作为一种以无形资产为标的的担保方式,打破了企业只能以有形财产融资的传统授信模式.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利润缩减、经营困难增多的情况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让"知产"变"资产",是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为了解辽宁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该省1...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物流金融业务中实施的各种存货质押融资皆为大宗商品质押融资,非大宗商品质押融资还有待开发。依据质押存货选择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种从生产系统分析的角度分析非大宗商品的质量稳定性、价值稳定性、潜在变现能力和潜在销售能力的方法;该分析方法表明了部分非大宗商品用于质押融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在该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非大宗商品质押融资开发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渠道,融资规模日益扩大,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总结国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质押融资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从法律法规、评估体系建设、企业质押资产质量和质押融资担保机制四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科技型企业有形担保资产少、融资难的矛盾.现有学者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研究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研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价值评估这三个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存货质押融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的产生,其中存货质押融资质押率的决策是整个融资过程的关键和存货质押过程风险度量的核心指标。本文提出在长周期下一种基于风险价值分析的质押率决策方法,在对质押融资行为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物流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并构建了长周期下存货融资质押率决策模型;计算企业质押产品的收益率及其波动情况,并求解质押存货的流动性指标及风险值,合理地确定企业存货质押融资的质押率。研究结果可以为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仓单质押融资作为物流金融的一种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面临融资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可得性差等不足。从仓单质押融资创新的角度,通过由大型、核心物流企业构建出基于P2P网贷平台的新型仓单质押融资模式,能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问题,并分析了该模式的具体运作及可行性,为我国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创新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商品融资是商品合法所有人基于真实的贸易和生产背景,以其未来或已持有的商品进行质押,向银行申请短期融资的业务.商品融资对于融资各方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融资方而言,由于商品融资业务担保物范围的拓宽,使企业特鄹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地满足;对于银行而言,通过办理覆押、设置质物监管等方式,可以较好地控制融资业务风险,随着商品融资业务的开展,如何防范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风险也日益受勤重视,本文从一笔商品融资业务案例入手,在对商品融资业务流程及英法律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商品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莹  宋跃晋 《金融与经济》2012,(7):54-56,8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现代融资工具,能有效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方面进行一些思考,以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住晓莉  李明 《财会学习》2021,(12):146-148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疑难问题,即融资登记难,质押估值难,产权处置难,这暴露出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完善。在现阶段,国内知识产权意识低,知识产权转让市场小。为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文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主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融资高风险性是创新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有效合理的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是促进企业更好更快融资、推动中国迈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融资模式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研究热点;然后根据不同风险分担主体对代表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进行分类,浅析各模式运作机理与特点,归纳出相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结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通常将风险评估重点放在企业的评级和财务状况上。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授信因交易而存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是评判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供应链金融最大的风险点在于不完整信息下的信用风险和不对称信息下的道德风险。防范化解供应链金融风险,除了运用常规风险管理手段,更要积极引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来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以基于B2B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对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并围绕金融科技提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控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在银行间接融资占主导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又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密不可分。本文讨论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信贷结构调整,既是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依托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切合实际、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公司金融业务战略。  相似文献   

13.
郭晔  未钟琴  方颖 《金融研究》2022,508(10):20-38
商业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进行的金融服务创新,已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手工搜集2005—2019年323家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战略合作的数据,研究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其信贷风险与经营绩效。结果表明:(1)银行布局金融科技战略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2)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其自身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水平;(3)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信贷风险、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提高运营管理能力与拓展中间业务这四个渠道提高了银行经营绩效;(4)全国性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使其信贷风险水平得到降低,资本充足率低的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的效果更强。同时,信用贷款比重越高的银行通过发展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提高经营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顺势而为所进行的金融科技布局的微观经济后果,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在银行间接融资占主导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又与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密不可分。本文讨论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起的信贷结构调整,既是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依托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切合实际、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公司金融业务战略。  相似文献   

15.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而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风险。本文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改善对策,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从贷款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预警评价、经营管理能力预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预警评价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在确定各因素预警临界值基础上,进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示设置,并构造警度评价函数,以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警度判断及处置功能,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预警功能,为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贸易融资资产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之一。在贸易额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促进贸易融资资产的证券化不仅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有效途径。由于供应链融资思想的引入,目前的贸易融资过程与传统的贸易融资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刚刚出现的背景之下,贸易融资资产的证券化需要解决原始资产的风险管理、证券化模式的选择、中介机构制度的创立、信用评级与增级和机构监管等一系列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贷风险直接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本文以与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作为分析视角,在探讨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Since 1988, cash holding of the UK companies has increased from 10.6% to 16.4% of total assets. To explain this increase, we develop a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and analyse the dynamics between cash holding and its closest substitutes, trade credit and short-term bank financ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confirm the signalling theory, as trade credit facilitates access to bank finance. Firms experiencing liquidity shocks resort to cash or trade credit but not to bank finance. Cash holding improves access to trade credit. Additional cash and trade credit trigger a slowdown of the cash conversion cycle explained by agency theory. Cash-rich firms have accumulated more cash than predicted because of an unexpected decline in short-term debt, stressing the role of banks in explaining the increase in cash holding.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new half-yearly time series for the asset ratio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England and Wales, 1860-1913. The series reveal new evidence on the nature of the banks' business and are, therefore, relevant to the debate on the role of banks in Brit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w estimates are used to examine trends and short-term changes in bank liquidity. Analy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changing stability of bank asset structure and with substitutability across different asset ratios. The main finding is of a sharp, long-term increase in liquidity and a concomitant decline in bank credit to the non-bank, private sector. The article also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short-term shocks to the trend increase in bank liquidity. The new findings are supportive of the argument that, over time, English banks became less involved with the non-bank private sector. In general,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English and Welsh bank asset structure became more liquid over time. However, no detailed breakdown of bank loans to the non-bank, private sector (for example, between business loans and personal loans), is available for this period. Moreover, the current study offers no evidence as to the trend in financial provision to the business sector from institutions other than the commercial banks. Nevertheless, the results are clear in showing a strong upward trend in commercial bank liquidity and a relative decline in private sector credit provision by the commercial ban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