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末至明初江南人口与耕地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李伯重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中之第一篇。作者对该时期江南农业生产中人口、耕地、技术、农民经营方式进行了探讨,对以往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十三、十四世纪江南...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系列论文之二,探讨的重,大是此时期江南农业生产技术四个重要方面的进步,即水稻品种、农具、肥料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水稻品种方面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江南人民对水稻主要品系籼、粳和 早、中、晚稻认识的改进,而这种改进又是以他(们在水稻选种和育种方面的进步为基 础的。在农具方面,最重要的进步是铁搭和田荡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这两种新农具对 于水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为重要。不仅如此,对于水田种麦的关键技术──起■来 说,铁搭的使用也是其关键。肥料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体现为肥料种类的增多和肥料加工方法的改进两方面。这些改进义大大促进了大田施肥的普遍。以上几方面的进步,都为“新二作制”──水稻与冬季旱地作物(麦、豆、油菜)的复种制的逐渐推广奠定了基础。总之,在江南农业史上,这个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时期。  相似文献   

3.
“人耕十亩”是明清人对当时江南普通农户经营规模的一个大概估计。本文通过对明清江南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宏观分析和对近代江南农户耕田数量的考察。指出“人耕十亩”这一农户经营规模的标准模式,确实存在于明清江南;但在时空分布上却很不均衡。只是到了清代,它才成为占压倒性地位的普通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与普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农民耕作能力的变化、农家妇女脱离大田农作的增加和农民阶级的“中农化”作用尤为重要,而过去所强调的人地比例的变化,相比之下反而是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伯重 《中国农史》1996,15(1):1-14
“人耕十亩”是明清人对当时江南普通农户经营规模的一个大概估计。本文通过对明清江南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宏观分析和对近代江南农户耕田数量的考察,指出“人耕十亩”这一农户经营规模的标准模式。确实存在于明清江南,但在时空分布上却很不均衡。只是到了清代,它才成为占压倒性地位的普通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与普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农民耕作能力的变化、农家妇女脱离大田农作的增加和农民阶级的“中农化”作用尤为重要,而过去所强调的人地比例的变化,相比之下反而是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近代江南的农家生计与家庭再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国 《中国农史》2002,21(3):68-80
一个个有着独立生计的家户是土地占有和经营的基本单位 ,故农家生计的解释对理解乡村地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视角。以往所谓“农家经济”的研究 ,实际上是从经济学的学科视野对农家生计做单一化的学科分析 ,离农民的日常生活尚有一定的距离。近代江南农民在狭小的家庭土地占有和经营规模条件下 ,普遍地选择兼业 ,除经济的考虑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人口的再生产需要和宗祧继承的家族伦理观念 ,溺女婴就是一个典型地建立在文化习俗基础上的经济选择。着眼于现代化理论视角的分析 ,其价值诉求隐含了更多的应然判断 ,其逻辑是近代江南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合理之处甚多 ,应该朝着合理的现代化方向努力。而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空间中 ,江南农民的家庭生计只能是这样的一种境况。与农民的日常生活逻辑相比 ,学者的逻辑显得十分蹩脚  相似文献   

6.
三中全会前,一讲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总是在“一大二公”上作文章,否定农民家庭经营的作用。结果是越“大”越“公”,农业效益越低,农民越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在农业生产关系上进行了突破性  相似文献   

7.
日本农业经营的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战后日本农业经营的变化日本到 1 955年后才摆脱了战后粮食不足的困境 ,作为主食的大米的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准 ,自给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国民所得也开始提高 ,食物消费也由大米转向牛奶、肉类、蔬菜、水果等多种消费。同时 ,随着经济高速成长期的到来 ,出现了农业人口急剧减少的现象 ,农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 ,日本政府于 1 96 1年制定了《农业基本法》 ,其重点内容是有选择地扩大经营规模和缩小农工收入差距。此法的目的是 ,借农业人口的减少 ,扩大水稻以外如畜牧业、水果生产等的经营规模 ,以此来缩小农工的收入差距。1 992…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实证描述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在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是研究农村经济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主要经在以下阶段:(1)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施的农业政策曾一度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一大二公”政策的实行,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收入差别缩小;(2)60年代和70年代,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居民收入到了几乎没有差别的极低水平;(3)1978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4)80年代中期,蓬勃发展的中国乡镇企业,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经济发展格局,使农民收入提高到一个新台阶;(5)90年代以来,农民工在城乡间、地区间的流动,使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摆脱了单一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土地分户承包经营,农业生产的主体由生产队改变为农户,种植业的经营规模缩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部分农民逐步转移至二、三产业,客观上促成了土地流转,种植业经营规模扩大。但上海种植业的规模经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年,全市粮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3.5万亩,占粮田总面积45.9%,其中粮田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超过90%的是农工商集团和上实集团的农场以及浦东新区,而几个产粮大区(县)的比重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10.
一、培育目标围绕粮食和我省农业主导产业,选送一批目前在农业规模经营方面居于领头羊地位的农民,参加三年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全方位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市场营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形成我省新型职业农民骨干队伍。学员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二、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较高素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农业产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跌至谷底,然后开始出现强劲增长。目前,俄罗斯包括粮食在内的一些农产品实现了自给有余,并且成为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包括肉类在内的其他农产品进口量也大幅减少。农业体制、生产组织、农业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俄罗斯农业复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全国和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的分析,俄罗斯各地区农业复兴程度不一,潜力很大。这对世界粮食及农产品贸易形势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是太湖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太湖地区的水稻生产,自晚唐以后又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因此探讨太湖地区水稻的亩产量,对於了解我国古代水稻生产的最高产量水平和古代江南的农业发展情况,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於我国古代粮食亩产量已有不少研究,但对於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作一探索。由於限於资料,故本文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於宋、明、清三个时期上。  相似文献   

13.
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且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对农民教育培训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方农村》2009,25(4):1-1
在前不久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在如火如荼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安置离开土地的农民就业已经成为首要问题。他认为,土地流转至少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农民必须找到更稳定、有更高收入的其他产业就业的机会;二是类似美国新大陆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互动观点看,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二大阶段:一为“以农业培养工业”;二为“以工业发展农业”。这两大阶段的划分,可由资本流向来决定,即从农业角度看,净资本流出,是为“以农业培养工业”阶段,反之,则为“以工业发展农业”阶段。据本文作者研究,自台湾光复至1975年,农业部门是净资本流出,但自1976年起,却为资本净流入。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螺旋形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农村改革同样出现了事物变化的这种质的规定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农村遇到的问题,是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社会进步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不是自然灾害的原因,也不是农村政策和工作指导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反映。”“阶段性变化”一语,既通俗又深刻地反映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特点,不啻是我们深化农村改革的一贴清醒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江南素称“鱼米之乡”,粮食生产以稻作为主。历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种稻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清代李彦章所编撰的《江南催耕课稻编》(以下简称《课稻编》)就是一部总结水稻生产尤其是提倡种早稻、推广双季稻生产经验的专著。关于双季稻,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文献中就有记载,西晋左思的《吴都赋》中有“国税再熟之稻”之句,说明三国时代的吴国即今江苏一带已有“再熟”稻,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到清代,双季稻面积仍有所增加,但在长江下游,尤其自嘉庆九年(1804)发生水灾以后,农民习惯种植一麦一稻,致使生活贫困。因为江苏“户口最繁,粮赋苛重”,改  相似文献   

18.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且有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等问题.农村里青壮年很少,剩余的都是“老残妇幼”的问题,客观上都导致了“农民荒”现象的发生.农民荒问题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地位和外交自主,同时也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及促进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东临长江、南邻上海,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拥有“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特色风貌。近年来,太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20.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江苏省苏州市原镇湖镇党委书记杨伟根虽然离开该镇3年之久了,但这里的百姓乡亲们却永远惦念着他。是他,在1997年至2001年的4年任期内,将苏州市的这个“西伯利亚”落后镇打造成了名甲江南的“绣品强镇”,老百姓依靠绣品走上了稳定富裕的发展之路。苏州市镇湖镇是中国四大名绣之——“苏绣”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以“精、细、雅、洁”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绣制品、绣鞋、绣枕,自宋朝开始,就为宫廷制作绣衣龙袍,其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但近年来由于地处太湖“漏斗”之底,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