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凌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5,(10):14-16,28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劳动力在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形成了以“民工潮”为典型特征的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基本流向是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流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是已外出农村劳动力主要的就业部门,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在实现就业地域改变的同时绝大部分人也实现了工作性质的转变。经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跨地区流入人口的数量受到各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数量和劳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十分显著。正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现实,实现管理制度创新,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和限制,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管理的基本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区各地各部门狠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就崇左市而言,建市6年来,累计有93619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推进了该市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达41.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9%;劳务经济总收入31.13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水平,占农村人均收入的1600元。同时,经过培训后的学员,掌握了一门以上技术,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月工资提高300—500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党和政府对此始终给予了高度关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文章对就地就业、离土不离乡、跨地区流动就业和有序转移4个阶段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演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部,所辖13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从2003年开始实施政府主导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来,以每年10万人的规模培训输出农村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层次明显提高。统计显示,全市目前外输农村劳动力已经达到8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3%,每年可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就业的做法1.以定点培训学校为基地,大力开展外输型“定单式”培训。在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依托定点培训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天等县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3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7亩,全县总人口4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7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3.5万人。近年来,天等县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两广”对口帮扶的机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创新思路,强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5年全县累计转移就业8.7万人,劳务经济收入达4.38亿元,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4倍,全县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约69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  相似文献   

6.
胥波 《发展》2005,(11):10-11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输转这一大产业,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综合措施之一.甘肃省皋兰县现有农业人口15.05万人,农村劳动力7.79万人;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6.7%.近两年来,全县已累计输转劳动力5.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4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劳务输转1.74万人次,占全县富余劳动力的69.6%,收入3283万元.在劳务输转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五抓".  相似文献   

7.
五大连池市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针对现存的"部分领导思想认知不足、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未得到有效落实"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工作,完善服务功能,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一为 《发展》2004,(8):4-4
近年来,农村劳务输转工作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城乡统筹就业成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和"两抓两放"的要求,将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和城镇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统一实施项目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应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并作为我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项目,尽早规划、尽早实施,长期有效地促进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2):C001-C002
以往专门对跨地区就业农村劳动力实行的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将于最近被废止,今后我国将对这一群体实行与城镇劳动力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江西省大余县有省定扶贫重点乡镇8个,重点村12个,贫困人口48050人,每年能得到上级的扶贫资金160~200万元,但这对于如期解决众多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为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农民增收,大余县出台了公民职业化工程培训实施方案,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产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以"企业拉动、能人带动、培训推动、产业引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周金花 《发展》2016,(4):38
根据《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进一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各种适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作业能手、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增强文化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的要求,今后灵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到二00四年底吕梁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达到13.2万人,输出达到12.8万人,农民劳务增收人均337元,去年以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笔者深为这项工作如此卓有成效而欣喜,同时也对目前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做强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贺宇 《改革与战略》2007,23(10):62-65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三种棘手的政府问利益博弈问题.即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劳动力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间利益博弈.这些利益博弈问题,增加了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难度,阻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进程.文章就此进行了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尹萍 《辽宁经济》2004,(5):112-112
近几年农民进城的规模越来越大,1998年农村劳动力在建制镇以上城镇就业的人数为5428万人,1999年上升为6683万人,2000年猛增到9948万人。2000年,全国外出农村劳动力比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的20.9%。从另一方面看,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部分,外出劳务收入已经占到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货币收入的1/3。流入城镇就业是农民寻求收入增长的主要门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关农业的、农村的、农民的"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约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曾几何时,随着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口的经济需求,农村劳动力仅靠当地经济发展已经无法完全消化。于是大部分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就选择了离开多年耕耘的土地,来到城市就业,但是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加重了城市的负担。然而,近年来情况有所变化,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许多"农民工"返乡后不再返回城市,而是选择回乡就业或者自主创业,导致大城市的某些岗位出现了"用工荒",这其实是市场调节作用于资源配置的结果。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因,浅析市场调节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而18—25岁的青年农民工又占了农民工群体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波 《发展》2010,(6):45-46
定西市有农业人口264.4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6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定西市把发展劳务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推动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市劳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涛 《老区建设》2006,(4):30-3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大规模的农民流动就业对我国传统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劳动力培训市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培训市场,亟需研究。一、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工作基本情况江西省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全省现有农村劳动力1588万多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900多万人,目前江西省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4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大规模跨地区…  相似文献   

20.
卢新力 《老区建设》2006,(10):22-23
为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安排了专项经费,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补贴和资助。但是,怎样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如何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达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目的?各地都在探索之中。笔者借鉴各地做法,就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谈点看法。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几种形式1、引导性培训。这是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对进城劳务的农民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可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如江苏常州市的“新市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