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治理结构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化解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治理结构是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过于集中、董事会职能不完善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了制约.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治理结构的优化中,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完善董事会的功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营者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带来相应的冲击.我国应当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加强合作,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财务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现状,阐述了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应理顺的几个关系,并对如何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文章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世界上最典型的美英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失真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防范会计舞弊有着重大意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而是与我国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市场、经理市场的发育程度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目前在我国均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首先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路径选择,监督约束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开放式基金则可能是上市公司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本文就此提出了:改单边治理为多边治理,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推行国有股权法人化等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及决策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要求。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自身治理模式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商业银行对自身外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文章运用风险—报酬、债券评估等财务管理模型和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借鉴德国、日本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经验,建构出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模式:即提高商业银行在股东大会的地位;由股东大会任命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中,适当增加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中的人员比例,将有利于维护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并改善公司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银行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主要起源于“道德风险”,这是国有制固有的缺陷。政府所采用的正在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的策略,主要就是针对这个问题,但是却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因为政府仍然控制着银行的所有权,没有迹象显示资本重定和公开上市能够导致银行治理结构稳健发展。而且,为了加速资本重定过程,改革者对国有银行注入大量外汇储备,这样做的结果造成货币供给膨胀并导致未来经济增长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利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四省(市)27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样本,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治理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国有属性特征较为明显,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但对集中型股权结构特征又产生消极影响;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战略投资者则能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因此,未来深化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除进一步规范国有股东持股行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外,还应着力培育理性大股东,强化股权制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由“形似”向“神至”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出发,建立一个不同股权结构下银行治理效率变化和治理制度演化的理论模型,探讨外国所有权与国内银行治理制度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最优安排;只要外国所有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阀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向国际先进的治理制度演化。为实现我国银行改革的预期目标,监管当局应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控制权性质、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治理机制进行的。鉴于公司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因而这些研究总体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也很少涉及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问题。以经营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的新动向。本文在少数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受到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的显著影响,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系统有其独有的特征:过度的信用快速扩张;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乏力的中央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监管以及大量的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中国需要在金融、企业和财政系统三方面进行协调化改革。依据对中国资本调整策略的详细分析,本文提出不良债券部门交易(bond—bad deptswaps)是处理不良贷款的最好方式。从长远看,中国不仅要将国有银行商业化,还应给国有企业引入严格的预算约束,改革税收体制,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使国有银行顺利上市,政府对国有银行进行多次注资,从报表数据来看,基本实现了目标。但政府注资的效率如何以及这种补充资本充足率的方式是否具有持久性值得进一步探讨。经过分析,政府注资国有银行无论是在转轨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公地喜剧”背后充满了忧患,忧患产生的根源是产权不清晰;消除忧患的根本途径是明晰产权结构,实现国有控股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从产权行政约束向契约约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以银行公司治理与传统公司治理的不同作为切入点,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银行的债权治理缺失和监管问题正是由这些特殊性所引起的。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政府的行政干预和保护是商业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缺失的根本原因,应当建立合理的内部制约机制和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以改进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西方杠杆治理理论,从实证角度对我国上证50和中小企业板块中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我国银行对企业约束的加强,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都随着负债的增加而降低了。杠杆治理效应在中小企业得到体现,但在上证50中却没有很好的显现,银行对这些公司的约束还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从安然、世通的轰然倒下,到金融危机中华尔街五大投行的顷刻覆灭,一次次将社会关注的焦点聚焦到公司治理上。研究美国公司治理中暴露的问题,有利于完善我国投资银行公司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