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EC储量的动态评估和数量变化是油公司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对国际油气储量分类应用的辨析,SEC、SPE及国标储量的构成、评估体系及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概念理清关系。结合低渗油气藏地质特点、储层特征、生产规律深入分析SEC储量评估方法,分证实已开发储量(PD)和证实未开发储量(PUD),对评估参数逐项优化选择,说明注意事项和取值原则,实现油公司"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五统一,促进已开发储量高效生产,未开发储量经济有效动用。  相似文献   

2.
SEC标准油气储量评估的常用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标准的油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概念和评估方法是当前上市公司最常用的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与经济参数(油气价格,操作成本)和油藏参数(初始产量和递减率)的定量关系,给出了由经济参数,油藏参数的变化预测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变化的近似公式,并绘制了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敏感性分析的适用图版。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定量评估关系式可以看出:一个油田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油藏的产量水平有关,若安始产量较高或递减率较缓,则经济年限内的年产量也较高,即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较大;二是与经济参数有关,若经济极限产量较低,则经济开采年限较长,所以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SEC储量和评估准则进行了认识和了解,分析了未开发和已开发不同类型的SEC储量,从储量静动态评估和价值评估角度上阐述了SEC储量评估方法,不同的静、动态参数和经济参数类型对储量评估结果带来的影响,最终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可以按照SEC准则确定的评估参数和现金流法来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半年,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首次填报了SEC新准则下的年报(Form10-K或Form20-F报表)。通过分析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道达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8家国内外综合性石油公司的SEC年报,揭示出新准则对油气储量评估和披露的三个主要影响:1)新准则对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体现在非常规油气储量,非常规石油储量占年度新增石油证实储量的比例较大,石油储量接替率上升;2)首次对证实未开发储量(PUD)的状况进行全面披露,PUD既是石油公司未来增长的主要潜力,也是主要的可能带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3)可靠技术的应用使部分石油公司有效地增加了证实储量。  相似文献   

5.
SEC储量评估规则,是在美国上市的油公司必须遵循的储量标准。新规则增加了进一步客观评估证实储量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会引起相关问题,企业应谨慎应对。  相似文献   

6.
开展SEC储量评估是《美国联邦法规》的要求。2000年开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先后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各公司每年按照SEC要求披露油气作业方面的内容。三家石油公司于上市伊始便分别委托外国储量评估公司进行储量评估。这种做法存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风险,且不利于国内石油公司油气储量自身评估人才的培养,同时会造成国内石油公司缺乏与美国SEC"面对面"的沟通能力,易丧失话语权。因此,可考虑从国家和石油公司两个层面建立SEC储量评估机构和机制,建立独立于生产与经营部门的储量评估与监管(内控)体系,培养SEC储量评估专家人才,完善储量评估技术体系,强化储量数据管理,适当开展与国外储量评估公司的合作,分阶段逐步实现SEC储量独立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把SEC储量评估成本分为固定与可变两大类,针对注水开发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研究操作成本分项与开井数、产油量和产液量的相关性,通过分项归属,建立了适合注水油田特点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分类序列,以辽河马家堡油田实例验证,储量价值提升8.7%,进一步证明了其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2004-2006年,数家国际石油公司的重大储量调减事件对石油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在其2008年12月发布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新准则中加强了对储量披露的监管力度.2010年是在美上市石油公司在SEC新准则下第一次发布年报.本文依据BP、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道达尔、壳牌、西方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的储量年报内容,阐述了国际石油公司的储量管理做法,总结了这些公司在SEC新准则下的储量管理共性,提出了基于SEC新准则的证实储量管理与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2006年,数家国际石油公司的重大储量调减事件对石油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2008年12月发布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新准则中加强了对储量披露的监管力度。2010年是在美上市石油公司在SEC新准则下第一次发布年报。本文依据BP、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道达尔、壳牌、西方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的储量年报内容,阐述了国际石油公司的储量管理做法,总结了这些公司在SEC新准则下的储量管理共性,提出了基于SEC新准则的证实储量管理与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石油储量规范》(GBn 269—88)实施以来,对指导与规范各油田石油储量计算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就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并就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该项标准,提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现行的油气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需要,影响了中国油气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增强油气自主供给和保障能源安全,顺应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在会计准则对于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上,增加“完全成本法”,与“成果法”并存,允许中小型油气企业自主选择.建议尽快修改中国现行的油气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3.
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哈中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道相继投产,使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第一次往东从资源国直达消费国。预计2020年该地区哈萨克斯坦出口原油将超过1亿吨,俄罗斯方向仍将是其最主要的出口方向,输往中国的哈国原油不会超过其出口总量的1/7。2020年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其中输往中国的天然气将接近一半。由于中亚地区多条油气管道正在规划或实施增输改造,未来不同方向的油气管道外输竞争将十分激烈。为此,对中国的政府和石油公司提出了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成为全球石油行业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深水油气开发阶段.中国石油的海洋油气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已从浅海走向深海、从国内走向国际,但实际工程技术能力与国家发展海洋、走向深海的要求相差甚远,深水工程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显.国际原油价格跳崖式下跌以来,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量价齐跌,给公司的海洋油气业务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国家正在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部署,又给海洋油气业务带来了机遇.建议中国石油利用此次海洋装备制造相对低价的机遇期,稳步发展海洋业务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快深水能力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IEA:世界油气上游成本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上游活动的单位成本飙升、美元贬值以及油田资本支出更多地转向技术复杂的深水区和小油田,自2000年起,尤其是2004年以来,全球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新油田和增加现有油田产量所耗费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钻井是上游资本开支的最大组成部分。高油价推动了钻机需求与日费的上涨,越来越高的钻井成本反过来也推动了新设备的开发成本和租赁服务成本的上升,从而支持了远期油价的趋高走势。成本的增加推动了所有地区上游项目新增单位产能投资成本的上升。但由于新产能陆续投产以及油田服务和相关原材料需求的增长放缓,加上有些公司因期待成本回落而推迟作出投资决策,上游成本增加的速度在减缓。预计世界油气上游成本在2009年将会比较稳定,此后,成本的实际水平(经消费者物价指数调整后)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雍斌 《国际石油经济》2011,(Z1):78-83,173,174
一项完整成功的油气并购包括战略选择、并购实施和整合三个阶段。收购只是项目执行的开始,仅表示收购者拥有了收购区域的油气资源,收购后在人力资源、文化、组织结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优化和有效融合,才是项目收购最终成功保障。本文根据项目整合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分析论述了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整合的模式和策略、面临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项完整成功的油气并购包括战略选择、并购实施和整合三个阶段。收购只是项目执行的开始,仅表示收购者拥有了收购区域的油气资源,收购后在人力资源、文化、组织结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优化和有效融合,才是项目收购最终成功保障。本文根据项目整合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分析论述了海外油气并购项目整合的模式和策略、面临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余洋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3):27-29,33
到2006年底,中国长输油气管道总长度已超过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约5万千米,原油管道约1.5万千米,成品油管道约0.56万千米,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跨区域油气管网。2006年,中国多条天然气干线联络管道相继建成,冀宁联络管道连结陕京二线和西气东输,淮武联络管道连接西气东输和忠武线,提高了中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此外,区域性输气管道建设方兴未艾,广东LNG管道工程正式投产运行,西部管道以及珠三角成品油管道等多条成品油干线管道陆续建成。目前,中国已形成多个油气区域管网,其中包括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中南、珠三角地区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主体框架,以及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区域性原油管网。近几年,中国的钢铁冶炼和制管水平大幅度提升,X70等高钢级管线钢得到了大规模应用,X100管线钢的研制开发获得成功,陆上管道施工的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道工业将继续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与国内项目相比,海外项目在投资环境、作业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投资主体与资源国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我国企业在对海外油气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依然采用针对国内项目编制的规定和方法,由此造成海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存在以下问题:未深入研究并提出合同条款中存在的问题和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未对收入和支出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缺乏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以及对油气项目所属资源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税收政策、限产政策等的定性分析.为提高海外油气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效性,应充分研究合同条款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指导项目的生产和操作;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判断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研究项目的油价临界值和百万吨产能投资临界值等关键指标;充分考虑油价风险、限产风险、投资预算风险和投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