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注焦点。从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归纳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费在应对能源危机方面的协同,在控制碳排放(应对气候危机)方面的竞争,以及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演进过程;描述低碳经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实证路径不一致存在不确定性。系统地梳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低碳排放、能源(化石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从能源经济区域范围共同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影响能源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分析、能源发展关联关系与替代关系分析与能源、经济增长的波动效应建模分析这五方面进行研究综述,认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必须综合研究这三者的动态机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源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问题》2014,(3)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生产函数理论被大量应用,反映出了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为了充分反映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借鉴罗默的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将能源作为独立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探讨能源约束下,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5.
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节能减排政策的施行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都是在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有显著影响,且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间也存在相互的影响。未发现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推行适宜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会阻滞我国的经济增长,而节能减排政策的一项重点应该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省1992~2011年20年间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探寻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出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多元回归关系式.据对该回归关系的参数统计表明,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关系是显著的.研究也表明,单位数量的原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天然气和水电,再次是原煤. 相似文献
7.
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low模型,建立了一个包含能源变量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能源商品的进口及其相对价格等因素纳入理论分析框架。论证了在开放条件下,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在存在能源进口时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面临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稀缺性问题.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能源消费及其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实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能源政策,提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推进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增长中的能源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隗斌贤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7,(1):7-10
能源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也是障碍因素。测算其对经济的障碍,可用能源可供性或能源耗竭程度来表示。克服能源障碍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和能源消耗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综述。国外的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始于19世纪末,兴盛于1960年代,研究焦点集中在基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的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基于收敛假说的旅游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国内研究始于1990年代,研究焦点为旅游产业地位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判断。国内外相关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均衡发展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资本流动、增长因素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窦祥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32(2):16-2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制度等经济增长因素的结构变迁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Erkin Bairam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1990,42(1):63-72
This paper tests aggregate Variabl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production functions for the Soviet economy. The estimated equation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s less than unity and is decreasing quite rapidly. 相似文献
15.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通常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远高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因而“保增长”的重要性远高于“防通胀”。本文认为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情况,核心原因是当前家庭的财产积累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胀将通过财产再分配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经过计算发现:在各组参数设定下,5%的通胀和经济增速下滑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社会总福利成本(对消费的补偿比例)分别平均是18%和59%;通胀福利成本与增长放缓福利成本之比平均为329%,相比之下,在不考虑财产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中,该比例仅为约16%。这说明在中长期“保增长”和“防通胀”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意义,因此宏观调控应该将二者都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增长极理论对菏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理论与经验模型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贸易利益的产生及其分配,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联系。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均表明,一国外贸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对外贸易的变动往往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理论和经验模型上对我国近10多年来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给出了相关的实证检验,旨在探讨并揭示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义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6):38-42
本文研究了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认为失衡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失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失衡的原因在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主义、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混淆和政府与市场功能的错位。本文的结论是应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校正失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