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传灵 《会计师》2012,(17):23-24
<正>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要复杂一些,而且利息的处理从持有、转让、贴现有不同的方式,需要财务人员结合职业判断做出合理选择,本文从带息应收票据的取得、持有、转让、贴现等几种业务的核算与其职业判断的应用进行解析。一、带息应收票据的取得企业收到带息应收票据,应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入账,因为我国的商业汇票的期限较短,若采用现值入账,计算、摊销工  相似文献   

2.
银行承兑汇票(Banker‘s Acceptances)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商业汇票是指交易的付款方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以无条件委托付款为基本内容,按法律规定签发给收款方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划分为企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相似文献   

3.
贺丹丹 《会计师》2012,(9):23-2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要复杂一些,而且利息的处理从持有、转让、贴现有不同的方式,需要财务人员结合职业判断做出合理选择,本文从带息应收票据的取得、持有、转让、贴现等几种业务的核算与其职业判断的应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我国应收票据分为两种: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按是否计息分为带息的商业汇票和不带息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其实质是一种短期债权,在会计准则中被视为短期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5.
商业汇票背书转让是指在商业汇票到期以前,持票人可以根据购买的需要,经过背书而将商业汇票转让给销货方;销货方收到票据后可根据需要再作转让;最后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委托银行办理托收。企业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有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当...  相似文献   

6.
财会之窗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的一种,主要用于国际贸易短期融资。由银行在汇票上加盖“承兑”字样,作为承兑人承担付款责任的远期汇票。一家购买外国商品的进口商,可以请求银行承兑外国出口商要求进口商付款的汇票。这张承兑汇票可以由出口商持有,也可以卖给承兑银行帐号取得现款,或者  相似文献   

7.
薛莹  张鑫 《中国金融电脑》2004,(1):71-73,76
商业汇票是一种常见的支付结算工具。商业汇票通常是由企业签发出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银行开有账户)签发的,并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开户银行;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签发并承兑付款,也可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汇票除具有支付结算功能外,还具有流通手段、进行质押融资、充当信用工具等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商业汇票因其方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商品流通、劳务、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及…  相似文献   

8.
建议扩大“应收票据”会计科目的应用范围周鸣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这个概念应是十分明确的。近年来,由于企业收到转帐支票,可以背书后转给其他单位,产生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商业汇票转贴现市场简介(一)市场层次划分商业汇票市场按市场层次分为商业汇票一级签发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一级签发市场业务主要是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业务;二级交易市场业务主要是指由于票据权利转移而产生的业务,包括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及回购业务等品种。商业汇票转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以一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商业银行应该依托上海票交所的系列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基于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是指出票人依托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系统,以电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在特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电子商业汇票分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属于银行信用,风险较小,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则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由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相似文献   

11.
一、票据承兑存在的主要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集汇票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于一体,具有可靠性、稳定性,加上本身的资金融通功能,被银行和企业共认为“效益增长点”,票据融资在信贷增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有效地改善了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2.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要复杂一些,而且利息的处理从持有、转让、贴现有不同的方式,需要财务人员结合职业判断做出合理选择,本文从带息应收票据的取得、持有、转让、贴现等几种业务的核算与其职业判断的应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一、交易品种单一,银行承兑汇票占绝对地位在现有的票据交易中,银行承兑占居绝对的地位,商业承兑业务发展缓慢,而其他性质的票据,如本票、信用证等几乎处于空白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在推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第三者时,由于第三者对汇票签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誉度缺乏了解,一般不愿意接受其签发并经过背书转让的商业承兑汇票,这抑制了商业承兑汇票在流通中的数量。另外,商业银行对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的试点企业大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应收票据"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该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业汇票是出票人依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虽然与纸票相比,票面要素和票据行为实现了完全的电子化.但电子汇票与纸质票据在金融工具的属性上并没有区别,仍然是一种具备融资功能的远期支付结算工具,仍可分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相似文献   

16.
商业汇票原是资本主义商业信用与货款结算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票据,一般由销货人对购货人开发,经购货人或他委托的银行在汇票上签章承兑,于汇票到期日由承兑人付款给持票人。这种承兑后的汇票称“承兑汇票”,承兑人在法律上负有到期履行付款的义务。贴现是与汇票相适应的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是以未到期的经过承兑的汇票,向银行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这一结算工具也在银行、企业事业单位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与之相应的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逐年增长,并日趋活跃,逐渐成为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一是增加市场工具品种,扩大票据经营规模。在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贴现申请予以重点扶持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经营规模大、效益好、信誉优良的县域企业作为试点,允许其开办商业承兑汇票签发,并从商业汇票流通的各个环节给予积极的支持,以逐步形成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共存的多元化票据市场格局,缓解银行信用压力,促进商业信用的提高和社会信用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商业承兑汇票是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商业汇票,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短期融资和支付手段功能得到了广泛而长期的运用。但是,目前在我国票据市场中,银行承兑汇票仍是“一票独大”,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信用工具和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持有商业汇票的企业,在汇票到期之前如果需要周转资金,可将末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由银行按统一贴现率计算确定贴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它相当于企业以应收票据为抵押从银行取得的一种短期贷款。现行制度对于贴现计算方法规定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1.贴息一票据到期值、贴现率X贴现期(贴现期指贴现回到到期日的时间间隔)2.票据到期值一面值\(1十利率X票据有效期限)(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等于面值)3.贴现实得额一票据到期值一贴息我nJ将上述公式举例计算如下:[例〕某企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一批产品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