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对IT价值的认可,是良好的IT治理的两个前提。聪明的CIO应该使用“推介者”的身份,有效地推动IT在企业中的应用,帮助业务部门获得成功,使企业认同IT的价值,并通过制度化的途径使自己地位稳定下来,使IT治理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企业成长的路径,信息化冲动的由来,还是为了驾驭IT这头不逊的巨兽而求助于“IT治理”的迫切心情,慧路公司都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典型经历因此,它的成功与遗憾值得每个正在寻求“IT治理”之道者冷静思索。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想让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应用,让信息系统绩效最优,最根本的保证是信息系统和业务管理的充分结合,向管理要效益。IT治理可以描述企业是否采用有效的机制,使得IT的应用能够完成组织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技术与过程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IT治理相关的理论基础,提出了IT治理体系架构建设中的IT治理立方体以及相应的信息运维和安全体系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宪宇 《商业时代》2011,(32):42-43
本文从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关注IT治理的理由,并参考COBIT给出了IT治理的基本框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联系,实施IT治理,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IT治理超越了单纯的IT技术应用.是企业应对IT应用挑战的新颖思路和有效途径.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日益复杂、多样的IT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对IT治理及其主要目标的分析,从战略实施层面对企业IT治理的目标平衡、战略集成、监控与评价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探讨了IT治理实施的基本机制,同时更进一步对于企业IT治理实施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地支持企业IT治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黄杰 《商业时代》2007,(36):36-37
IT治理超越了单纯的IT技术应用,是企业应对IT应用挑战的新颖思路和有效途径。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日益复杂、多样的IT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对IT治理及其主要目标的分析,从战略实施层面砖企业IT治理的目标平衡、战略集成、监控与评价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探讨了IT治理实施的基夯机制,同时更进一步对于企业IT治理实施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效地支持企业IT治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所呈现出的种种功能上的“不匹配性”,不是一个“低技术”的问题,即认为IT的水平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所以才产生不断需要资金投入来进行系统升级的IT黑洞;而是一个“非技术”的问题,即在公司决策者们纯粹地把IT作为一个效率提升工具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T(Technology,技术)改变了I(Information,信息)的权力归属,推动了“信息”在组织内的民主化进程,也因此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变革。企业的信息化,其实是一场权力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运动。  相似文献   

8.
IT技术的应用正在传统的电信网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IT技术改造传统电信网络,解决所面临的信息孤岛、收入流失、管理滞后等问题,实现IT技术的科学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正成为电信企业关注的焦点。IT治理,实现IT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就IT治理规划、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记者采访了IT治理、IT服务管理专家、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IT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强。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IT所呈现出的种种功能上的“不匹配性”,不是一个“低技术”的问题,即认为IT的水平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所以才产生不断需要资金投入来进行系统升级的IT黑洞;而是一个“非技术”的问题,即在公司决策者们纯粹地把IT作为一个效率提升工具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T(Technology,技术)改变了I(Information,信息)的权力归属,推动了“信息”在组织内的民主化进程,也因此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权力变革。企业的信息化,其实是一场权力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运动。 所谓的信息化并不是一场技术主义的革命,它的成功取决于多种政治力量的角力,而IT领导者则需要对公司内部的IT权力架构有所洞察:在公司内部谁实际享有IT决策权,谁又应该享有IT的决策权?在这样一场由信息引发的变革中,CIO是选择掌控还是接受宿命,取决于他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智慧。而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CIO的政治成熟度。  相似文献   

10.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近年来发展迅猛,IT治理理论为企业的IT全过程管理提供了管理和控制框架。本文在分析银行IT外包内容和管理需求基础上,以IT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银行IT外包管理框架,不仅对银行加强IT外包管理提供借鉴,促使外包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也能推动IT外包行业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1.
IT风险控制与审计是企业IT治理的关键环节,科学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策略与审计的作用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治理与管理的重要内容。IT治理、IT控制以及IT审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的关注点在于风险与保证。IT治理必须在风险与利益之间找到均衡,通过IT审计不断促进调整IT控制环境,使组织在风险可识别、可控、可管理的环境下保证组织利益最大化。企业IT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应当从"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面设立风险管理职能,并辅以审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强化资源的整合和全过程的优化,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和物流功能的集成化.因此,为了提高信息及其相关技术对物流企业绩效的贡献度,物流企业必须面临IT治理问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具备不同的物流能力体系,从企业高层、业务部门和IT部门三个维度的治理权限出发建立五种IT治理模式,物流企业应该依据自身能力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IT治理模式,对改善IT应用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企业迫不及待的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有人把这“杀进来,走出去”比喻成一场战争,疾呼“狼来了”。提起谁是狼,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国外的IT企业认为他们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更占优势,事实证明在中国网络IT市场两者都是“狼”。中国IT企业之所以也能成为“狼”,是因为长期与国外企业一同竞争长期“与狼共舞”的结果。首先,在中国IT市场上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从一开始“界限”就不是十分明显。国内IT企业和国外IT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IT企业似乎对待“入世”的态度最为平静。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企业业务模式的快速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在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类风险的挑战,IT风险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深入洞察互联网企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面临的主要风险、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痛点和挑战,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技术(IT)风险治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会发起了《互联网企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现状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5.
今天慧点“明确的目标使命.明确的路径描述和明确的客户定位”并非天成,而是过去走过的弯路换回来的北京慧点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姜晓丹不同意把慧点归为一家OA(办公自动化)软件企业,他觉得慧点干2005年提出的iOA产品理念,远远超越传统OA的概念。按照姜晓丹的解释,iOA是一种体系架构,是能够为企业IT长远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IT基础设施,其含义一为面向集成的办公自动化,即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中心,集成企  相似文献   

16.
唐瑶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62-63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进程加快,为增强竞争实力,各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IT治理也成了全新研究领域。追根溯源从涵义、标准以及评价三个方面了解IT治理,并结合工业工程研究视角剖析IT治理的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道富公司在2001年以后的举措展现了一个企业的IT治理如何从几可忽略不计的治理机制,发展到通过有效的治理来实现技术协同,并引进客户流程和数据协同的演化过程。道富公司在IT治理方面的实践,为如何根据新的战略目标制定新的治理途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相似文献   

18.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融资方式是企业筹措资金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在企业成立之后,企业的资金来源按是否来自于企业内部分为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两个部分,公司的资金来源是公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投资的需要是促使企业产生筹资活动的动因,与这两种融资类型相对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目标性公司治理”和“干预性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信息化。现如今我们的很多企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应用阶段,I T和企业的管理系统结合越来越紧密,考虑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IT服务系统的自身管理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IT服务管理体系的介绍,加之对IT服务管理现状的剖析,阐明了在现代企业中应用IT服务管理体系的方向,为企业在实践中应用做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IT环境下,企业虽然对内控的重视度提高了,但距离内控建设还差得很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缺乏合理内控目标、缺乏内控的文化建设、没有将传统内部控制与当前IT环境进行合理融合。针对IT环境下变革暴露出的管理缺陷,企业应借鉴国外对IT治理成功经验,确立内控长远目标,加快完善IT治理与框架建设,完善内控监督,加强自身内控建设。将是提高管理效率,防止财务舞弊,遏止问题滋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