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统筹发展是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水平居于全国各省先进水平,但辽宁的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有限,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辽宁而言,实现“三化”同步统筹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力度,补齐现代农业发展这条短腿.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过程.在“三化”同步发展中,辽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协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树立“三化”同步发展的理念,建立协调发展的机制,并充分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同步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任务。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得到的启示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必须正确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同步发展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持带动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漆向东 《农村经济》2012,(10):44-48
在我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三化"协调中,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引擎,农业现代化具有基础地位。"三化"协调的标准可归结为:一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呈同一方向变动,结构水平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二者偏差应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工农业发展平衡,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至合理范围;三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至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城镇文明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而农业现代化是在人地关系紧张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以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使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南,推进"三化"同步是必然路径,也是实施"四化两型"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7.
三化同步发展是三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三化同步推进面临良好机遇和条件,已经具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面着一些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用地非农化、农业产业非农化、农业种植非粮化倾向明显,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农产品剪刀差、农民工工资差、征用农村土地价格差加剧了城乡协调发展难度。加快实现三化同步推进,要紧持把现代农业建设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首位,牢牢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坚持掌握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行最有力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构建我国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一般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增加,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城镇文明向农村扩散并最终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在人地关系紧张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以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使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湖北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就令人欣慰。但是,湖北"三化"发展水平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值得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首次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文献较少。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得"四化"的综合评价值,并构建了VAR模型。分析发现,长期内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只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引起城镇化的原因,其他"三化"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滞后一期的"四化"虽然都能有效提升当期"一化"水平,但是自身对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虽然"四化"还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必须依靠自身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杰 《农业经济问题》2012,(4):84-90,112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江西大部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研究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中部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自然断裂法等,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4-2017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均已进入勉强协调阶段,基本消除失调发展地区、无优质协调发展地区;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出“赣北>赣中>赣南”的空间分布特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总体偏低,且大多数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在推进三化统筹发展中特别重视实现共同富裕,在制定优惠政策时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收入群体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建设内容由注重经济建设转向社会发展,农村工作由侧重面上转向深入农户。从而扭转了较普遍存在的四种倾向: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忽视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和转移,注重平均数而忽视平均数掩盖下的不均衡,片面追求GDP而忽视共同富裕,抓三农工作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内生动态系统的角度,采用PanelData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用2SLS和3SLS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估计。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和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呈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工业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恶性循环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没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研究--胶东地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胶东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为依据,使用胶东地区7市的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Panel Data定量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之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这一互动发展不会自动完成,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适度掌握国际化的进程,并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计算NU值,对新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这种现象带来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这个问题,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是长期博弈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完全信息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并通过模型给出了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的条件。最后,本文得出了一些建设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将武汉城市圈划分为4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即剧变型、缓变型、相对稳定型和稳定型,并总结了不同变化类型的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地区,其土地利用变化也明显不同,且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状态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产业非农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地区的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系数与土地利用的综合变动系数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按照产业非农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土地变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