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5年 《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参与北极国际合作。当前,北极问题正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将对我国的生态、经济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参与北极国际合作刻不容缓。本研究主要从参与北极科研、经济、治理合作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对我国参与北极国际合作进行整体概述。可以发现,当前对北极国际合作研究的相关文献有逐年增长趋势,但对北极国际经济合作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献并不多,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及《中国的北极政策》颁布,对中国参与北极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将会是以后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北极燕鸥,它们夏季出生在北极圈10度以内的地方,出生后6个星期就离家南飞,一直飞到远在18000公里外的南极浮冰区过冬.  相似文献   

3.
海拔5896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因海明威在其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提及而增加了知名度.近年来,该山山顶积雪融化得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该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相似文献   

4.
当前,北极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挑战,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为此,美国跨部门北极研究政策联合委员会(IARPC)根据法律制定了2013-2017年北极研究计划,确定了今后5年北极研究重点,力争美国在未来保持北极研究的领先地位。该计划重点围绕以下7个研究领域,分别是:海冰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陆冰与生态系统研究、地表热量、能量以及质量平衡的大气研究、观测系统研究、区域气候模型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气候适应工具研究、人类健康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将引起国际政治的深刻变化,发展出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如何在北极事务竞争中既开展国际合作,又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有利位置,是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及目前北极地区争夺态势,提出了我国应对北极地区形势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卫  江昊 《海洋经济》2020,10(6):8-14
气候变暖下的北极渔业逐渐引起国际关注,而技术进步使人类进入北极成为可能,发展北极渔业成为缓解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危机的可行方式。北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北极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如何有序发展北极渔业、实现北极渔业的有效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议论的热点。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北极渔业资源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从现有法律制度、管理组织、影响北极渔业治理的主要因素方面总结出北极的渔业治理与一般海洋渔业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对未来北极可行的渔业治理模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全球的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冰融化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航运界人士将目光投放到北极航线上。对于北极航线是否具有可行性、经济效益,各界人士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试分析北极航线船舶运营收益来源和成本构成,并重点分析北极航线同传统航线的差异,为北极航线的经济可行性论证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因素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及世界经济发展背景下,北极蕴含的大量自然资源、冰层融化后形成的天然航道等,引起了北极及非北极国家的兴趣。近年来,相关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以谋求北极利益,从而催生了合作与对峙叠加的复杂局面。梳理北极地区发展近态、重点分析俄罗斯的北极政策及可以给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北极航线问题属于很难获得定量信息,并且真正需要咨询专家进行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的现象,提出利用管理技术中进行定性分析的鱼骨图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诊断并进行实际分析,进而讨论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优点及应用的局限.在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面对北极航线问题应采取的策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北极航线问题现状,发现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帮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冰岛存活了700年的奥克冰川彻底消失,人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奥克冰川的消亡只是地球冰川快速消融的冰山一角而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地球上的冰川,包括南北两极的冰川,都正在加速消融。而冰川消融将会给地球生态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灾难,亟须人类去认真反思和努力应对。冰川的葬礼和挽歌地球上的水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其中固态水就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北极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是各国高度关注的新领域之一。本研究提出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范围,通过主要统计指标分析了当前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油气资源开发、北极航道利用、船舶建造等产业活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提出了未来中俄北极合作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6)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就北极观的名称来由、地理位置进行了考查。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实地考查,得出北极观即是花塔村真武庙,花塔村真武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北极观,并寻找到了该观的确切位置,为挖掘、整理古晋阳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天下     
《经济月刊》2008,(2):10-11
北极熊“雪花”;在伦敦看中国;救助白天鹅;就业之春;生于1888年。  相似文献   

14.
《大陆桥视野》2012,(17):87-87
2012年8月17日,中国北极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停靠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港。法新社说,这是“雪龙”号执行的第五次中国国家北极科考任务,却是它首次停靠、也是中国科考队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  相似文献   

15.
极光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4):F0004-F0004
极光(Polar light,aurota)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源,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气候难民"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都已不再是杞人忧天,而是正在发生的变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7年的一份评估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之下,疟疾、登革热等一系列疾病将更加泛滥,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从地缘角度出发,在界定北极航道引致的地缘经济利益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灰色关联法,对北极航道利益相关主体的综合实力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聚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日、美、俄是北极航道各利益相关主体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传统航线受益国的综合实力最弱;北极理事会观察国中,德、韩、英、法、意的综合实力较强,与美俄之外的环北极国家相当,而西班牙、印度、新加坡的实力则相对较弱;(2)北极航道各利益主体的综合实力主要由其获得能力决定,其中,远洋航行技术是首要因素,经济实力的重要性与地理区位相当,军事实力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北极圈内海冰、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速度显著加快,对世界气候、环境、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极事务日益成为各国竞逐博弈的热点。英国由于地缘关系,对北极事务尤为关切。本报告调查研究了英国北极事务的总体战略,从环境、商业、航运以及旅游和渔业因素等方面对英国的各项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强北极地区科考力度、加快推进北极航道航行、鼓励北极地区商业投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科考船成为世界探索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中远海海域的科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可望不可即的南北极旅游,也变成了现实.并且越来越盛行,因为很多探险旅游者,面对着气候的变暖,很多地方正在消失,想成为最后极地的探险者.极地的科考意义和极地旅游的盛行对它的冲击在一定意义上是矛盾的,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事件引发的思考,各国对于此方面的环境的法律或条文是欠缺的,面对此我们可以提前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1,(1)
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北极冰川的消融使北极航道的经济和战略价值逐渐凸显,俄罗斯北方海航道作为北极航道东北段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全面开发北方海航道仍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并非北极国家,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北方海航道不仅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加强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度。研究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的开发情况及中俄合作开发北方海航道的路径,对深入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