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陈勇  陈嵘 《经济地理》1993,13(3):48-53
  相似文献   

2.
裘建娜  赵秀云  钱晓群 《经济师》2006,(12):67-67,69
合理的城市规模创造出最大的规模效益。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经济规模的基本指标之一,城市位序—规模Zipf理论是研究城市系统的重要基础,可以较好地刻画城市的规模分布。在当前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文章拟利用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对Zipf定律进行统计性实证检验,从而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进行定量描述,并考察各城市规模分布的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由哈尔滨市区、齐齐哈尔市区、佳木斯市区、牡丹江市区、大庆市区、尚志市、双城市、五常市、方正县、宾县、巴彦县、肇东市、安达市等13个地级市市区或所辖县(市)组成,其构建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它的建立有利于省内现代产业体系优势互补、区城服务网络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空间范围的界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点轴理论是都市经济圈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它揭示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是都市圈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哈尔滨分别到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的三条高铁的建成,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将大大促进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经济距离以及引力和场强的计算,界定了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快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形理论来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自1996—2007年12年间的城市规模的分维值,作出辽宁省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用q值、D值、首位度指数、首位城市的理论值和现实值之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形特征(:1)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属于单分形结构;(2)辽宁省地级市城市规模分配体系在总体上趋于均衡,而局部出现不均衡的分异;(3)辽宁省首位分布越来越不明显,首位城市沈阳的城市规模在全国达到了高城市化的水平。明确辽宁省城市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优化城市规模等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形理论的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测算和预测,传统的计量方法存在明显不足。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原理,运用分形理论,借助于Zipf公式分析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从单分形结构向双分形结构的演化趋势,以及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过于均衡,首位城市及大城市规模过小的问题。另外也得出了湖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预测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应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江苏城市规模分布各项参数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从1990~2002年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位序—规模法则能够很好地描述江苏城市规模分布规律;(2)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均衡度不断增强;(3)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规律性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规模分布呈现近似平行状态;(4)江苏城市分布的区域性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1990年至2011年中国地级市市辖区人口的数据,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城市规模恩格尔曲线、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演进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此外,文章还对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帕累托定律和Zipf定律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帕累托定律,但不符合Zipf定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的规模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逢干 《经济地理》1991,11(4):85-90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体系过度分散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本文探讨了导致中国城市体系过度分散的体制原因。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倾向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领域实施全面的控制,在地域广阔与人口众多的国情之下,这种全面控制的管理思路内生出了过度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本文将中国各省区看成城市体系,采用2000-2009年的省区面板数据,以国有经济比重作为国家管制程度的代理变量,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实证发现,国有经济比重显著降低了大城市居民数比重,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理论假说。这一发现说明,放松与减少政府管制是构造更加有效合理的城市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hape of the firm size distribution over time and across sectors, using a longitudinal data set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 in 1978–1998. Although the size distribution is highly skewed and resembles the Pareto law, a variety of patterns emerge across sectors, with the lognormal providing a better fit in some sectors.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underlying firm dynamics evolve over time. In the long term, the distribution has become less skewed and thinner at the tails, the slope of the Pareto law has declined, and mobility of firms at the lower tail has increased. In addition, the slope of the Pareto law tends to become steeper in correspondence with an economic recession, with peaks of mobility of firms at different size classe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将重庆市301个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得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示范点呈集聚分布且具有多中心核密度集聚特征;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的结果表明重庆市相邻区县间的示范点具有集聚的相似属性;局域自相关的LISA聚类显示,示范点多存在“低—低聚类”分布,主要在渝西地区;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示范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较显著相关,但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最后在农业发展、产业融合、交通网络建设、旅游资源优化方面对重庆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京哈—京广铁路线、沿海经济带、乌鲁木齐至广州的铁路线和黄河、长江、珠江以及京包—包兰铁路线正好形成"三纵四横型"的经济增长布局。实行"三纵四横型"的经济增长布局,不仅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的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形成,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区域内外部的合作等措施促进三纵四横型的经济增长布局的尽快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从人才、科研、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2016—2018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有序度和协同度,并基于多维正态云模型,分析了2018年区域内各城市创新水平.结果表明,2016—2018年期间,区域内各地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变大,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向心力不足,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两核向周边辐射的局面.基于此,提出要认清发展格局,将"虹吸效应"转变为"带动效应"、进一步优化协同创新发展环境、细化双圈产业链分工,破题两地同质化竞争提高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研究重点转移带来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关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的研究内容入手,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研究从功能性分配向规模化分配的理论转变过程,提出了针对此种演变带给我们的政策启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同时关注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省级、市级及区级政府设置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根据地理学的空间结构理论从设施的数量、类型两方面入手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和定性探讨,发现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际差异大,集中性高;以旧城区为核心,围绕新城边缘线分布以及个别主题的文化设施完全集中在一区的特点。进而探讨其成因,得出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高人口密度指向性和对交通便捷程度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7.
西藏"⊥"型经济布局结构与重点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曦 《财经科学》2006,(3):102-110
本文在系统阐释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摸式和西藏区域经济布局变迁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西藏"⊥"型经济布局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各自的开发重点.作者认为21世纪初期西藏区域经济开发应按点-轴开发模式进行,重点区域是拉萨经济区、日喀则经济区、山南经济区和林芝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