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发展生态文明的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不同形态的文明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新形态的文明,它既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先进性要求。发展生态文明的先进生产力,就是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4)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它倡导人类、自然、社会人和谐共生,和谐是它的灵魂。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助力信阳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文明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说,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文明形态。深刻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业文明转型与人类新文明的构建,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取向。这场新的文明互动,将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资本逻辑,彰显人的全面解放的生命逻辑为内涵,从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新纪元精神与探索实践有机结合的人类文明新范式。在人类文明转型中,这种以"天、地、人"为共同体的大生命观统领的大科学观、大社会观与大人格观,必将推动人的大人格的逐步形成以及人类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和谐世界"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是人类发展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含了社会价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强烈要求,是中国继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观念上,摒弃传统的征服自然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它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历史逻辑,同时也是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由此招致的生态危机已经阻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文明所遵从的经济发展观、自然无价论、科技万能论和消费主义观等非生态观念,是人类陷入生态困境的思想根源。在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只有实现非生态观念向生态观念的转变,才能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从而使得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阳 《时代经贸》2009,(7):144-144,146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它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共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是人类知识积累的历史.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经历了语言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和数字阶段.数字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明,不同的人类文明彰显着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的奴隶演变到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现如今则强调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不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和农村作为人与自然直接发生关系的两大空间载体,各自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分治格局,加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应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以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为落脚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创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融、和谐统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本真内核是人与人和谐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文明理念.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及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辩证否定,揭示了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把生态文明寄希望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锻造了生态文明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类,共产主义确立了生态文明需要的全新的生产关系,共产主义选择了生态文明需要的新的生产模式.共产主义将揭开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追求文明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由于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党的十七大总结人类文明历史规律,立足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经过了原始的刀耕火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逐步经过几大阶段的发展。而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发展里程上的必经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科学发展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向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先进的要求。生态文明中的先进性不仅体现高水平更代表着正确的前进方向。生产力的发展应该顺着生态文明的前进方向,确保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辉煌成就,却也使人类陷入沉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类文明形态的转型,即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本质要求。国内外学者以对现实严峻生态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超前的忧患意识,从社会发展的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观念层面阐释了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生态转向的实质内容。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的启示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生态化地演进,工业文明将必然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的内在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得以复归;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得以修复;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得以均衡发展形成生态生产力;线性非循环经济发展得以转向了非线性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生态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础之上,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共同生息的完美状态。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通过自身或外界的力量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的动态过程。这种改造利用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自然的条件下改造和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文明阶段,人类都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伟大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结果,而这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又离不开政府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和协调,可以说伟大的文明创造既需要伟大的人民参与,也需要高效、强大的政府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做基础和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工业文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以原子能、计算机、宇航科技、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关系的反映,这种价值关系的嬗变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紧密相联。因此,人类自身进化的历史、社会发展实际就是人与环境之价值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重视环境价值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一种形态,是实现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有效实践,是构建和谐城市、低碳城市、幸福城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