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婷婷 《时代经贸》2008,6(10):104-105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长寿区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为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建材、合成材料基地,区域性专用物流节点城市。重庆市长寿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自身明显的区位优势,构建山水、人文、生态并举的和谐宜居城市,既是长寿自身城市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整个大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研究长寿作为成渝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长寿城市自身的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成渝经济区的集聚及辐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对国家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新部署、新要求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自贡必须找准问题关键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成渝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渝两地经济加速融合,作为地处"成渝之心",同时进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1小时经济圈",可直接承接"双核辐射"的大足,要在2015年建成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机遇空前,挑战更甚。要找准大足的差距,分析大足的优势,探寻大足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都、重庆两个特大中心城市,在没有次一级的中心城市支撑下,造成了对本区域的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虹汲效应",内江、自贡等成渝经济区的中部地带发展陷入了"塌陷"的境地。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方向是推行"多极多点"发展战略。由于内江、自贡等城市之间独特的条件和基础,推动内自一体化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如果能将大关中和成渝整合在一起,形成以西安、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三角经济区,使大关中和成渝形成一个拳头,把西北、西南的经济重心构建成统一的西部重心和龙头,打造成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并列的中国第四增长极,不仅对大关中和成渝地区的发展,而且对带动整个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实施城市化战略,充分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建成西部最大的城市连绵带是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一大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的统计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存在缺乏特大城市的断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婷 《时代经贸》2020,(12):80-8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它要求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 市化的重要示范区。” 其中“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这个定位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衔接的,它要求该城市群在新时代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中充分发挥聚集带动效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成渝地区的城市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成渝地区属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受制于区位因素的影 响,全方位融入全球化比较困难,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中长江沿线城市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沿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群应与川东渝西城市群建设并重,共同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立体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3.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心职能指数、可达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地级及以上16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一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二级中心城市,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川渝毗邻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渝两地之间发挥中转与承接作用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济空间格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个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可见,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布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如何优化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从而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缩小其与全国差距。研究结果建议,在未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中,继续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空间战略,重点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黔经济区、呼包鄂榆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昆明—瑞丽国际通道。  相似文献   

15.
重庆、成都、西安是我国西部最大的三座城市,重庆和成都一体化发展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打造成渝经济区的规划也已进入编制阶段:而西安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自古就和四川联系密切,”天府之国”最早指的不是成都平原,而是陕西关中地区。所以,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四川和陕西都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孙婧 《商周刊》2012,(9):32-32
重庆背靠两江新区,成都携手天府新区。两大发动机启动,成渝经济区方能轰动油门,加速前行。成都市18.5公里的地铁一号线,列车满载着行人不停往返于新区与主城之间。2010年,重庆率先将两江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成都方面也不落后,积极申报"天府新区"。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明确要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其总体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商宜业宜居的国际现代化新城区。  相似文献   

17.
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成渝经济区147个区、县级行政区整合为124个研究单元,运用城市中心性、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断裂点等模型,分别对2015年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点、线、面"要素特征进行刻画,得到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总体形态。研究发现:1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体系可划分为三级,其中成渝"双核"城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绵阳、南充、宜宾、万州等四个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乐山、内江、达州、永川等4个城市为三级中心城市;2成渝经济区城市群形成了"3—7—4"三个等级的空间轴线网络,以3条成渝互通通道为第一等级,7条"双核"对外放射通道为第二等级,4条地市间互通通道为第三等级;3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经济腹地范围囊括现有成渝经济区中的117个区、县级行政区,边缘地区的30个区、县未能纳入;4成渝经济区正经历从行政经济向区域经济过渡的关键阶段,成渝城市群是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给重庆这座年轻的直辖市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双桥区地处成渝经济走廊,居重庆大足、璧山、永川、荣昌4县(市)的中心,是中国第一个重型汽车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红岩、斯太尔重型汽车享誉海内外,是渝西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其独特的重汽优势;格外引人注目。 在城市建设,投资环境方面该区副区长李裕敏接受记者访问时介绍道,双桥区作为中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处在成渝经济走廊发达圈内,距重庆市区80公里,成都市区260公里,距旅游胜地大足石刻27公里,幅员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区2镇1街,拥有风光秀丽的巴岳山和龙水湖风景区、国家3大重型汽车基地之一的重庆重汽集团。“中国道路——红岩汽  相似文献   

19.
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途径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61-162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东北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沈阳经济区发展基础良好,未来建设应从中心城市、发展轴线、增长节点等多个方面着手,同时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对西部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是西部开发的前提。城镇是区域的核心,是生产力、科技力量集中的地域。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提出了重庆城镇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重庆城镇发展是推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