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鹏辉 《中国市场》2012,(35):51-52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不断创新高,而人均GDP也进入小康社会行列。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是触目惊心。然而目前是中国"十二五"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好环境规制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平衡,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对目前已有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大致的概述和综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不同强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不同地区的产业升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设定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的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征税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增加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投资治理型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利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区域产业升级均有显著影响;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而技术创新的专利结果并没有对区域产业升级表现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关环境规制与产业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主要有两个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以及波特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一国环境规制的严格化会弱化该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该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而波特假说则认为环境管制能够诱发创新。新的环境管制标准可以刺激起企业更多的创新活动,引致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该国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国外学者实证研究时由于研究对象、模型、数据等因素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一致甚至相反,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国内学者也做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国内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产业升级理论指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对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它是从大的历史跨度进行分析,在具体实践中不容易应用。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依据。但战略性贸易政策要在发展中国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其中目标产业选择最为关键。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合适技术"产业上更具有比较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是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产业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成为国际经济学和环境管理与能源政策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各种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对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政府的环境规制提供借鉴和建议,以求政府制定的环境规制政策既能解决环境问题,又能最小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主要观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希望能够推动国内的相关研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升级和迁转,安徽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选择。但是产业承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再者安徽省的环境规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加强环境规制以促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资源与环境政策等多项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和综合学派三个流派及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归纳了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并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述评,以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政府通过调整环境规制来持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2010-2019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将环境规制、绿色金融与能源足迹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降低能源足迹;绿色金融对环境规制与能源足迹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环境规制抑制能源足迹增长的效应就越明显;绿色金融通过强化环境规制的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对降低能源足迹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环境规制发挥其正外部性,通过环境规制提升区域创新水平、驱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效果就越好,进而降低能源足迹。因此,政府在积极推行环境规制政策的同时,应重视发挥绿色金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环境规制更好地降低能源足迹“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环境倒逼机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针对河北省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应坚持以环境倒逼机制为抓手,以产业增质增量为目标,通过节能减排、环评审批制度、淘汰落后产能等"五大对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贸易的环境效应所探讨的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是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区分为六个方面,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收入效应、产品效应和法规效应,进而分别从理论模型到实证研究不同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平衡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间冲突,早期的环境条约意图规范加入投资规则。晚近以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规则已经成为新式投资协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国际投资协定纳入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看,经历了从投资协定到自由贸易协定的多元化发展;从立法内容看,已经形成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日趋完善的发展;从规范对象看,意图直接规范跨国公司的倾向已经显露。我国的投资协定在国际背景下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都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研究贸易自由化所导致的环境后果的主要方面和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参考Dean建立的联立方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贸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采用3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我国应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我国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的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因此,总效应为负: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实施一系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政策措施,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贸组织中的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近几年来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分析了贸易与环境涉及的主要问题,指出世贸组织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处理环境保护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问题出在世贸组织既定的原则对环境的适用性上面。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条款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以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否则环境保护会成为世贸组织的一个不解之题。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传统上被认为是一国内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但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产业政策已经受到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政策体系的严格约束。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案的发生使我国对幼稚产业的促进政策不得不面临诸如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及例外、TRIMs协定等诸多方面的检验。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幼稚产业的发展政策必须考虑贸易政策的协调作用,必须研究和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相似文献   

17.
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个角度,分析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动因,指出对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而言,双赢的策略是发展集聚经济。东道国成功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制可以分为产业耦合和产业升级。在产业耦合层次,集聚经济应建立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地方协力生产体系;在产业升级层次,集聚经济应克服锁定效应,不断沿着价值链向上攀升。政府吸引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重点应该从提供优惠政策转向建立地方协力生产体系;并且要为国内企业创造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不断地发展、壮大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世以后,中国钢铁贸易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同时随着国内钢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进出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本文着重研究了未来中国钢铁贸易的趋势,分析了相关经济政策变化对钢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钢铁贸易政策调整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We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a one-sided price regulation of one of two complementary inputs. The provider of the regulated input is a domestic firm, while the provider of the other input is a foreign firm. This describes the market structure for several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here the regulated input is access while the non-regulated complementary input is content. We show that one-sided regulation may have negative welfare effects compared to a free market economy, unless the regulator has a first-mover advantage. In the latter case, regulation is welfare enhancing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foreign input provider uses linear or non-linear wholesale price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我国36个产业部门在1992-2003年间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为服装业等13种产业长期稳定地处于比较优势,化学纤维制造业等9种产业长期处于比较劣势,非金属矿采选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减的态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7种产业的比较优势处于递增的态势。同时对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也进行了相应地测度。文章对实证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