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缺一不可的,但同时又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所以寻求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调控到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均衡点,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是关键。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失灵的表现经济学把市场称为“看不见的手”,在经济运行的实践中,市场经济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市场机制的盲目和无效。但政府干预不是万能的,所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不当,不仅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反而阻…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我国早已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市场机制必将取代传统的指令性计划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市场和政府两者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其基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种限制,导致市场的自动运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市场经济下政府管理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存在着缺陷:第一,市场调节在某些领域失灵。例如那些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中,许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它们有足够的发展,而需发挥政府的经济和行政功  相似文献   

4.
马玉德 《中国经贸》2009,(8):161-162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都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被称为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宏观经济缺乏稳定性、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建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杨团 《科学决策》2004,(5):35-37
市场机制和规则扭曲,非营利组织缺位,政府资源不足,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社会政策作为主要手段,仅仅依靠自身都极不完善的市场,极易走向所谓宏观资源配置失灵下的微观制度畸形。  相似文献   

6.
一、自然资源领域中的市场失灵 市场是靠价格机制和良好的产权约束而得以维系的,如果市场机制失灵,我们一般可以从价格和产权两方面去探究原因.在自然资源领域,我们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物品属性和不明晰的产权机制带来的外部效应两方面来探究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场、政府"失灵"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新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配置资源的功能,早在18世纪就被亚当·斯密所揭示.但他没有证明这种配置的完全有效性,自1776年以来,以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给予证明.相反,后人发现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配置资源时在某些方面并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无效,常会出现市场机制转移资源能力不足的问题,即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产生于三种情况:第一,提供我们日常消费的物品与劳务方面;第二,引起外在成本与外在收益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第三,垄断对产量的限制.市场失灵的原因:一是市场环境的缺陷;二是公共物品配置失效;三是外部经济影响.针对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缺乏效率问题,经济理论家们主张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来补救.  相似文献   

8.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十分推崇市场的自发秩序,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把社会保障制度看作是破坏了市场的自发秩序和自由竞争。这种新自由主义思想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应予分析批判。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弊端,而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存在于市场机制之内,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应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意味着市场经济通行的规则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加强,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是准确定位政府经济职能的关键。“市场失灵”存在自发的市场解,政府管制的领域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政府管制的方法也得借助市场机制。开放经济背景下,我国政府不仅要承担一般的经济职能,而且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转变为竞争型政府。  相似文献   

10.
政府介入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集群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集群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增长。政府介入集群发展的理论依据是由于集群存在"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公共产品的需求、集群的负的外部性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致力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形势,对于推进政府改革,提出了愈来愈迫切的要求。转轨时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失灵并存问题,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以及现阶段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磨合的集中反映。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限政府,是消除政府规制失灵的关键,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所以,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关键是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得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市场面临市场失灵与市场化不足、政府失灵、个人失灵并存的困境,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及其产权交易的复杂性,政府需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服务、营销等多种方式实现促进和完善市场机制、预防和纠正经济主体的失灵以提升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以及兼顾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目标;采取的治理战略是政府主导下的多元联合治理,掌舵与服务并重,注重保障人力资本市场的运行条件,既要治理也需预防。  相似文献   

14.
王军 《上海经济》2003,(1):47-49
一、"资本市场抑制"范畴的界定 市场机制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许多内在的缺陷,存在所谓"市场失灵"。社会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式来尽可能地避免、消除全部或部分由"市场失灵"所引发的价格信息扭曲,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一般而  相似文献   

15.
倪志龙 《特区经济》2009,(12):256-258
外部性失灵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于外部性失灵的存在,使市场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发市场失灵问题。本文试图从外部性问题入手,分析其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法律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商业企业家队伍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市场机制的客观作用支配、自发调节社会再生产运行的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其实质就是在商品经济运行调程中,主要受制於市场机制和其固有规律,它不能改变商品经济性质和功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运行形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就是把利率从以往由中央银行依靠行政手段来制定,转变为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也就是说,通过市场机制的经济手段,使利率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从而最终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中介,通过资金供求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中央银行保持对利率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正处于中央计划型经济的衰败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因而会遇到在促进市场的发展不适应这种发展而带来的“政府失灵”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及时理清管理思路,分化一定的行政权力,调整管理方式,实现政府对市场机制的有效管理。一、变革时期“政府失灵”现...  相似文献   

19.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机制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然而对于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或部门,以及存在不完全竞争、垄断和外部经济性的条件下,价格机制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是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即市场失灵。这时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以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是民生之本。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常违背市场准则,生产劣质产品,损坏人民的利益,出现市场失灵;而政府监管的加强又会导致企业和市场的运作失去活力,诱发政府寻租行为,出现政府失灵,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带来的两难困境,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引入第三组织的力量,使企业的生产处于第三组织力量的监督之下,使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保证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