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催化裂解多产丙烯技术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技术的工业化试验表明:常压渣油经催化裂解,丙烯收率超过18%,液化气、汽油和柴油收率之和接近83%。该成果将使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发展向前迈出重要一步,并将对我国乃至世界丙烯生产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生产丙烯的催化裂解技术已在化学工业上得到普遍应用。在化工工业装置生产过程中,这项技术的干气产率伴随着丙烯产率不断地增加而增加。因此,要想让丙烯实现增长,就需要将干气产率大大降低,提高过程的丙烯选择性,这是当下催化裂解技术最关注的话题。文章主要通过研究催化裂解过程丙烯生成的反应化学以及影响丙烯选择性的反应参数,对DCC技术进行了改造,开发出低干气产率、高丙烯选择性的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和DCC技术进行比较,DCC-plus技术的干气和焦炭产率可以分别降低1.59百分点和2.49百分点,丙烯产率增加1.67百分点,丙烯/干气产率比增加了0.58百分点。其中DCC-PLUS技术的丙烯选择性要比之前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已经在国内外的化学工业装置上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焦油品质,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分别研究了2种不同作用方式(混合热解和两段催化裂解)下半焦对陕西府谷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半焦对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后,焦油收率降低,热解气收率增加,其中两段催化裂解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在催化半焦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煤与半焦混合热解所得的焦油收率在600℃时达到最大值;而两段催化裂解所得焦油的收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这种差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反应温度为600℃,采用煤样质量20%的半焦催化剂混合热解时的效果最好,所得焦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由直接热解的52%提高到65.5%,而轻质焦油的绝对收率由4.5%提高到5.3%,增加了约17.8%。  相似文献   

4.
对C_4~+烯烃催化裂解的裂解机理、裂解催化剂、裂解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催化剂的改性是C_4~+烯烃催化裂解的关键,可通过对其酸强度等进行改性,提高催化剂的高温选择性、高温稳定性、抗结焦能力等,提高其目标产物的收率,扩大C_4~+烯烃裂解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17日,“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兼顾轻油生产(TMP)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鉴定委员会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技术创新点突出,申请7项发明专利(已授权2项),形成3项专有技术;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多产丙烯并兼顾轻油收率和质量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开展百万吨级大型装置TMP技术工艺包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千吨级混合碳四催化裂解制丙烯工业化技术试验装置日前在陕西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运行考核。专家组认为该技术工艺指标先进,乙烯+丙烯收率高,催化剂性能良好,建议尽快工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在该过程中,对于混合碳四的分馏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所谓碳四,就是对烷烃、单烯烃和二烯烃的总称,在炼制成品上,90%的产品都以燃料的身份进入市场,而剩余的10%以化工原料的身份被应用到在加工的过程中,不过,碳四虽然应用广泛,但是相比于裂解后得到的丙烯和乙烯来说,在价值上又低了很多,因此如果能大量地裂解碳四,得到更多的裂解产品,那么石油化工的价值将会更高,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催化裂解和蒸汽裂解,而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加裂解速率,通常是将高温蒸汽裂解和催化裂解混合使用,所以这就对催化剂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文探讨的就是将甲醇制烯烃再生催化剂应用到混合碳四裂解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FC-32加氢裂化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加氢裂化活性、很高的开环选择性、显著的优先裂解重组分能力和良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为全面考察FC-3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使用不同原料油,对FC-32催化剂在不同压力等级、不同转化深度以及不同产品方案下进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FC-32催化剂在不同压力等级下均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高的温度敏感性、良好生产操作灵活性和原料油适应性。另外,还结合炼厂的实际使用要求,对FC-32催化剂进行了应用研究,FC-32催化剂可以满足用户处理劣质原料生产高质量裂解原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水杨醛在医药、香料、农药、螯合物等方面广泛应用。合成工艺路线简单,但合成收率较低(在35%以下),令人不满意。应用相转移催化合成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报道收率达70%,80年代国内报道收率达78%(催化剂为进口原料)及40%以下(催化剂为国内生产,收率均以苯酚的投料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丙烯总产量约三分之二来自蒸汽裂解装置,然而蒸汽裂解丙烯短缺不断加剧,导致了对炼厂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丙烯需求的上升。造成丙烯平衡短缺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丙烯需求年增长率为4.8%,超过乙烯4.3%的年需求增长率;二是大多数新增的蒸汽裂解装置建在中东地区,多以乙烷为原料。这导致虽然蒸汽裂解产量增加,而丙烯/乙烯比下降,不可能依靠蒸汽裂解工艺大幅度增产丙烯。  相似文献   

11.
1,4-丁二醇的生产正从以乙炔为原料的Reppe工艺转向以环氧丙烷、丁二烯或丁烷为原料的工艺路线,较详细地分析了1,4-丁二醇国内外应用及市场情况,通过分析国内外1,4-丁二醇的生产和销售现状,以及今后几年需求预测,提出1,4-丁二醇产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剂油比和水油比对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炼”(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的简称,下同)催化裂化(FCC)汽油为原料,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为芳构化反应装置,考察了剂油比和水油比对芳构化产物收率、产品的马达法辛烷值(MON)、研究法辛烷值(RON)和液体产品组成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剂油比的提高,干气、液化气和焦炭收率逐渐增大,汽油和柴油收率逐渐减小,产品的转化率在94%左右,且随着剂油比的升高转化率先减少后增加,当剂油比为14.67∶1时,产品的转化率有最小值;MON和RON随着剂油比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少,当剂油比为6.03∶1时,产品的MON和RON有最大值,分别为83.50%和96.83%;随着水油比的加大,汽油、柴油和焦炭收率与产品的MON和RON逐渐减少,干气和液化气收率变化不大,而“兰炼”FCC汽油的转化率在94%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聚丙烯中试装置上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丁烯-1质量分数不同的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对其力学性能、透明性及共聚物中正己烷提取物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并在聚丙烯生产装置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当丁烯-1的质量分数达到一定值时,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聚丙烯与丙烯/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透明性相似,但前者综合力学性能更好,正己烷提取物的质量分数更低,可广泛运用于食品包装行业。  相似文献   

14.
对聚丙烯三元及丙丁无规共聚生产中,丁烯的加入造成汽蒸器废气回收系统无法运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与技术改进,保证了回收气系统在三元及丙丁无规共聚生产时运行正常,使汽蒸出的大量丙烯、丁烯、丙烷混合气充分回收利用,实现了聚丙烯三元及丙丁无规共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5.
脱乙基型碳八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KI-110脱乙基型异构化催化剂在芳烃联合装置异构化单元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SKI-110型催化剂具有空速高、氢烃比低、提温速率慢、活性和选择性良好等优点,实现了国产催化剂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研究热点。其制备分物理和化学两大类,在化学法中尤以酯交换法工业应用最为广泛。重点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及其工艺路线下,酸、碱催化剂和生物酶等3种催化剂在酯交换过程中的应用,并对这些制备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规范化,对广东省M市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并选取141家重点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数据和粗糙集的约简功能,分别确定一级安全指标(安全资料、储存场所、使用场所)的18项二级安全指标的权重,并据此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工贸企业进行事故隐患分析。结果表明: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应将风险管理重点放到物理危险的管控上,其中易燃液体、加压气体、金属腐蚀物、易燃气体、氧化性液体的总占比达到91.6%,普遍具有火灾、爆炸、腐蚀等风险;权重结果显示,安全资料方面没有显著问题存在,储存场所中安全警示标志和仓储管理问题较突出,使用场所中需重点整治安全警示标志、防火间距、防雷与静电的问题。研究结果对工贸企业构建覆盖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ses on technologies which have failed to reach the marketplace for reasons which are connected more with the organization in which they were developed than with the technology itself.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stagnant technologies.
Such technologies can clearly be exploited via joint ventures; however there can be problems of finding a suitable partner and managing the partnership when one has been found. To overcome such problems a role for a third party is suggested which has been called the catalyst firm. Such a firm can be involved in identifying stagnant technologies, locating a suitable partner, and ass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rtnership through to commercialization.
This approach is central to the activities of Aprotec, a Manchester-based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which plays the role of the catalyst firm. Experience to date is described in the paper, and a case study is used to show how the approa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朱美芳 《电力技术经济》2007,19(3):43-45,56
介绍了商业票据贴现、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应收账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方式在电网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方面的应用,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发现这些融资方式不仅操作简单、风险低,还可以优化融资结构。与现有半年期短期贷款利率相比,商业票据贴现最多可节省42%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电网企业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
合成氯乙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氯乙酸的应用、合成方法、工业化生产方法 ,即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酰氯水解法、乙酸催化氯化法 ,还介绍了在硫磺和醋酐存在的条件下乙酸催化氯化反应的机理 ,硫磺和醋酐实际上都是乙酰氯的引发剂 ,反应过程中真正的催化剂均为乙酰氯 ;也对国内外乙酸催化氯化合成氯乙酸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在乙酸催化氯化合成氯乙酸过程中采用固体酸作为催化剂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