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贸导刊》2007,(5):25-26
2006年,随着国家稳定房价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房价调控效果初步显现,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住房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投机因素明显减少。预计2007年房价走势将进一步趋于稳定,全年房价涨幅将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07,(4):62-64
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矛盾将得到较大程度缓解,房价进一步趋稳,住房价格尤其是中低价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可能进一步回落,预计全年房价涨幅将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2007,(9)
2007年上半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近期涨势有所加快,预计全年房价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从36个大中城市集中成交房价的监测情况看,上半年房价高位运行,环比涨幅前低后高,涨势有所加快。与去年同期相比,2007年上半年商品房集中成交价上涨14.22%,涨幅比去年高5.3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住宅价格上涨16.34%,涨幅比去年高7.89个百分点。从2007年3月份开始,全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2007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4.
<正>据专家分析,随着供应的逐步增加,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缓解,预计2014年,市场的房价涨幅将逐步趋缓;交易量方面,购房需求的释放也将保持平稳。随着2013年年底新一轮调控的上马,前期涨幅较高城市的房价涨幅已得到有效遏止,2014年房价是否会继续高歌猛进,还是会受长效机制、资金面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学术)》2007,(9):17-32
2007年上半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近期涨势有所加快,预计全年房价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从36个大中城市集中成交房价的监测情况看,上半年房价高位运行,环比涨幅前低后高,涨势有所加快。与去年同期相比,2007年上半年商品房集中成交价上涨14.22%,涨幅比去年高5.3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住宅价格上涨16.34%,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2007,(9)
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中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2007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7.
2013年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12年4季度的回升态势,国房景气指数在2月份达到最高值97.92,比2012年年底提高了2.4个百分点,前3季度国房景气指数保持基本平稳,4季度有所回落。预计2014年房地产市场景气继续回落,房价涨幅继续回落,全年房价总体保持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我国物价温和上涨,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小幅回落,1-11月累计同比上涨2.7%。预计全年CPI上涨2.6%,PPI下降1.7%。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复苏乏力、粮食丰收、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和翘尾因素减弱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宽松的货币环境、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资源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等因素将推高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预计2013年CPI上涨3.0%,PPI上涨0.5%。物价调控的重点是资源价格改革和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海外视野     
《信息与经营》2014,(1):54-54
《华尔街日报》:明年中国房价涨幅可能降至5%-8%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显示出减弱迹象,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的涨幅出现环比下降。预计2014年中国房价涨幅将降至5%-8%。  相似文献   

10.
2007上半年房价分析及后期走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学术)》2007,(9):37-38
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中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价已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超过1.5%,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从目前情况看,推动近期房价较快上涨的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消除,预计2007年后期全国房价较快上涨的走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年涨幅可能略高于去年。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8%,同比加快0.9个百分点,但比1至11月回落2.2个百分点,延续了下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预计2007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抬头的可能性非常大,并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反弹。2006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除上海外,全国主要城市房价涨幅仍然偏高,显示前期房地产调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出台再次显示了高层从严调控房地产的决心,随后还可能有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新一轮地产调控将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继续推进,重点将加大已颁布政策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针对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国政府加强了调控政策,但同时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量不足,多种需求集中释放,投资投机需求大量入市,地价房价"倒挂"现象严重,导致全国房价总体涨幅较大,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持续拉高。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和相对于资产价格的货币贬值,从紧的货币政策,资金流动性过剩,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扩张等,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08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没有根本改变,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预期逐渐向好。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中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呈波动性小幅上涨,至第四季度价格涨幅有所扩大。预计2008年生产资料价格保持小幅上升,全年价格涨幅将略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针对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国政府加强了调控政策,但同时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量不足,多种需求集中释放,投资投机需求大量入市,地价房价“倒挂”现象严重,导致全国房价总体涨幅较大,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持续拉高。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和相对于资产价格的货币贬值,从紧的货币政策,资金流动性过剩,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扩张等,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08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没有根本改变,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预期逐渐向好。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运行,工业生产者价格快速上涨。预计2022年CPI仍将延续温和运行态势,全年涨幅在2%左右,主要工业品价格中枢将趋于回落,PPI同比涨幅有明显下降,全年涨幅在2.2%左右。建议加强重点商品价格和价格总水平监测预测预警,持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重点领域价格调控和预期引导,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灵活适度,积极开展跨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16.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4,(10):13-15
2014年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1-8月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下降1.6%,PPIRM同比下降1.8%。未来一个时期,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翘尾因素降低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猪肉价格上涨将支撑物价涨幅。初步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上涨2.0%,全年上涨2.1%;四季度PPI下降1.5%,全年下降1.6%。今年后期物价调控重点应是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淘汰落后产能,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初以来,虽然经过了一系列中央的调控措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趋于平稳,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较快。而从国际经验看,房地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长期上涨,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对由此带来的风险,我们不能不予以高度警惕。文章首先分析目前我国中央对房价的调控手段存在一些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大多数城市将房价调控目标与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被束之高阁,结果形成以房价涨幅10%或者更高作为调控目标,与房价调控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与民众的期待南辕北辙.要使居高不下的房价回归合理水平,房价调控目标不应与GDP增长挂钩,应以房价收入比制定房价调控目标,并要完善房价收入统计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落实官员问责制、彻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我国物价总水平高位运行,同比涨幅先升后降,预计CPI全年上涨5.5%,PPI上涨6.4%。展望2012年,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周期趋于结束、翘尾因素减弱和大宗商品价格趋稳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劳动力成本上升、高货币存量及负利率刺激投资、通胀预期增强和资源价格改革逐步推进等因素将支撑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2年CPI和PPI涨幅将有所收窄,分别上涨4%和4.5%。  相似文献   

20.
2007住宅投资将会继续保持20%以上的过快增长,房价将继续保持过快增长,普通居民对住宅需求的增长将会进一步放慢,住宅房地产实际涨幅大于全国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